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期間互相争霸了幾十年,最終以蘇聯的解體告終。
在這之後,美國便開始在全球範圍内推行自己的霸權主義政策,并且毫不留情地鏟除那些反對自己或者威脅自己的國家的上司人。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小小的東亞國家始終沒有引起美國足夠的重視,那就是北韓。
盡管北韓的政治制度與國際社會格格不入,而且經常進行核試驗等挑釁行為,但美國一直沒有對其發動戰争,甚至有時還會主動與其接觸并嘗試緩和關系。
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北韓擺明的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美國就是不敢輕易動它呢?可不簡單是因為北韓的核武器!
美式霸淩主義:對待不同國家的不同态度
近年來,人們經常談論美國在全球範圍内的霸淩行為,而随着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影響力在世界上不斷擴大,美國所謂的霸權地位也正在動搖,随着俄烏沖突的爆發,到如今許多沖突的爆發都已經成為了美國意料之外的情況。
但即使是這樣,對于一些國家來說,美國這種霸道表現可能是相當明顯的,而對于其他國家,則可能不太明顯,表現得明顯的就是美國對待前南斯拉夫上司人米洛舍維奇的方式。
當科索沃戰争爆發後,美國抓住時機,利用各種手段介入南斯拉夫内政,最終讓米洛舍維奇失去民心支援,被迫辭去總統職務。美國的這種強勢作風無視南斯拉夫本國利益,可見其“世界警察”身份的展現。
不僅僅是米洛舍維奇遭到了美國的“黑手”,還有美國對伊拉克前上司人薩達姆·侯賽因的态度轉變,畢竟薩達姆起初是在美國的庇護下得以坐大,但給美國做事又怎會有好下場?當伊拉克戰争爆發,那個以“假笑”示人的美國當即就翻臉,将他給殺了。
此事表明,美國會因自身利益需要,随時改變對某國态度,并不會長期庇護,所謂的庇護也隻是美國在當時有利可圖,當有更大的利益的時候,曾經的“小弟”們随時可以變成炮灰。
卡紮菲的最終下場也印證這一點,利比亞原油資源讓美國覆寫,但卡紮菲頻頻公開指責美國“霸權”,引火燒身,2011年被反對派所殺。可見,美國面對強硬反對者會采取激進手段。
美國對待不同的國家采取的手法和态度差異很大,絲毫不會考慮被影響國的利益或損失。
我們有必要警惕這種“雙重标準”,但唯獨北韓美國卻始終不敢輕易去動他,哪怕北韓都“指着鼻子”跟美國對着幹,這是為何?
美國曾試圖控制亞洲,結果在北韓戰場吃了苦頭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美國引發這場戰争背後的小心思有很多,不僅僅是美國想要遏制共産主義勢力在亞洲的擴張,因為當時的美國認為北韓也跟随中國走上共産主義會威脅其在亞洲的利益,還有就是美國想借打仗來展示冷戰時期的決心和上司力。
于是,美國選擇站在南韓一邊支援其作戰,當時北韓半島上的南韓已經是美國的遠東盟友,美國認為北韓占領南韓就等于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安全。
在美國的武器裝備面前,北韓軍隊節節敗退,無力抵抗,隻能向北鄰中國和東鄰蘇聯求援。當時的新中國剛走出内戰陰影,國力較弱,但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北韓淪陷對中國安全的重大威脅。
畢竟北韓是中國的鄰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最關鍵的是,如果北韓失敗了,那戰火必定會蔓延到中國邊境,到時候國家主權就受到了挑釁,如果讓美軍得意地占領北韓,它必然會接着向中國施加壓力。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意識到不能再退,必須正面威懾美國的侵略行徑。于是毅然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支援北韓,保家衛國!
1950年10月,剛度過建國一周年的中國派出數十萬志願軍開赴北韓前線,與美軍展開殊死較量。開戰之初,美軍仗着裝備優勢,小看了剛成立的中國軍隊。他們手持各種自動武器,駕駛先進坦克,操作北韓軍隊前所未見的大口徑榴彈炮,士氣高昂。
相比之下,志願軍的裝備則處于劣勢。由于中國當時還無法獨立制造重型武器,武器裝備大多來自戰争繳獲,甚至有人連武器都沒有配置設定到。但志願軍毅然決定以人海戰術應戰,不懼強敵,誓死堅守。
讓美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北韓戰場上他們竟然兩次敗給了中國志願軍。第一次戰役迫使美軍放棄感恩節前結束戰争的幻想,第二次戰役則更加慘重。到1953年,美軍統帥不得不簽字停戰,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沒有在勝利時停戰的将軍。
這場戰争以中國志願軍的偉大勝利而告終。它粉碎了美國控制亞洲的野心,也讓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多年後提起北韓,美國政府仍心有餘悸,但這可不是如今美國不敢輕易動北韓的原因!
想要了解背後的真正原因,我們必須明确北韓的基本國情,作為一個位于東北亞的小型國家,北韓在經濟領域确實存在一定的短闆。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北韓在軍事領域的強勢表現。特别是在成功研制出核武器之後,北韓在國際舞台上的自信心急劇上升,展現出極強的防禦意識和決心。
更關鍵的是北韓所“倚仗”的國際支援力量也不容小觑,北韓與中國在曆史和文化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雙方關系密切。作為北韓的重要鄰國,中國對北韓的政策一直秉持友好和支援的原則。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對北韓表現出積極的姿态,為其提供了不少援助。
如果美國敢動北韓,那将會直接觸及到俄羅斯和中國的利益,到時候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也不可能坐視不管,面對如此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美國在對朝政策上自然需要更加小心謹慎。盡管美國的軍事實力在全球範圍内首屈一指,但要真正對北韓采取行動,恐怕仍将面臨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