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上任後,第一封求救信發往中國
果不其然,阿根廷政壇的“瘋子”米萊一上台,就立刻改變對華立場,此番“華麗的轉身”是在令西方始料未及。從之前的完全抗拒,到現在拼命抱緊中國大腿,前後簡直判若兩人。作為阿根廷新任總統,他此番戲劇性的表态,無非就是兩個字:要錢!很多人表示不了解,難道中國真的願意用自己手中真金白銀的人民币,去換随時可能變成“廢紙”的阿根廷比索嗎?如果仔細分析這件事背後的真實情況,就會發現,中國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
據阿根廷《民族報》12月13日的報道,阿根廷新政府進階官員透露,新上任的總統哈維爾·米萊已經緻信中國上司人,并與中方特使會面,請求在上屆阿根廷政府與中國簽署的協定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貨币互換的規模與額度。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償還即将到期的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債務。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今年1月,阿根廷和中國已正式擴大貨币互換協定,阿根廷現有約1300億元人民币的外匯存底,同時還有350億元人民币可支配額度。但是這對于病入膏肓的阿根廷經濟來說,數量還是遠遠不夠。在正式就職當天,米萊向支援者發表講話,聲稱現在必須采取“休克療法”來緩解經濟危機,但要分階段進行,可關鍵問題是,阿根廷現在沒錢。
擴大中阿本币互換規模,中國該答應嗎?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還在給阿根廷“挖坑”。在阿根廷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達成的重大債務協定中,擴大外匯存底數量和規模,是一個關鍵條款。這意味着米萊要麼盡快擴大出口,賺取更多外彙,要麼就借更多的外債,繼續走“借新債,還舊債”的老路。很明顯,米萊并不願意重蹈覆轍,他雖然略顯“瘋癫”,可智商還是線上的。對于美西方金融機構挖的大坑,他不準備帶着阿根廷群眾集體往裡面跳。是以,如果想避免落入西方國家早就設計好的發展陷阱之中,大大方方地向中國求助,可能是米萊政府當下擺脫經濟發展困境的唯一道路。
對此,阿根廷《第十二頁報》網站形容稱,新總統米萊在選舉前,信誓旦旦表示不再與中國合作,而且不準備加入金磚國家組織。可是一上台,他的對華立場就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又寫親筆信,又親自接見中方特使,并且重申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促進兩國經貿,人文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入發展。
那麼,面對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阿根廷新政府,中國該不該在已經達成的1300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貨币互換的規模和額度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确一點的是,貨币互換不是用人民币去換“廢紙”。今年6月,中阿達成協定,以1300億人民币,交換4.5萬億比索,有效期三年。這其實不是白給對方送錢,而更像是平時使用的信用卡。隻不過在這裡,雙方是用國家信用和實物做抵押。
也就是說,中國給阿根廷開了一張額度為1300億元的國家級信用卡,阿根廷可以用這些錢從中國采購物資,也可以用人民币償還債務。三年之後,用了多少額度,就要連本帶利歸還。是以網上有人說阿根廷用比索換人民币的說法,是不準确的,因為阿根廷到時候歸還的也是人民币。就算比索到時候完全崩盤,也不會影響中國收取應得的本金和利息,除非阿根廷這個國家沒有了。
其次,如果從中國當下發展的階段來看,綜合各種情況權衡考慮,中國應該同意擴大互換規模。這種上千億規模的大筆交易,是促進人民币進一步走向國際化,成為全球貨币的重要一步。如果阿根廷是以能夠擺脫美元的束縛,竭盡全力保持獨立自主,在與中國的深度合作過程中走上财務自由之路,其他國家必然會紛紛跟進。到時候,人民币将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通用貨币。無論是直接本币結算,還是人民币跨境支付,不用我們大力推廣也會水到渠成。是以即便在阿根廷這件事情上,中國可能沒有賺到錢,但長遠收益要比眼前利益大得多。這應該就是中方明确表示,将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阿關系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