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微生曉芸
編輯丨微生曉芸
前言
有人提到蒙古國可能會想到“烏蘭巴托的夜”,蒙古國靠近中國和俄羅斯。
然而實際上蒙古國内除了本地文化,更多的是接受了俄羅斯和日韓文化,漢族文化卻比較少。
為何會有這種轉變呢?蒙古國的飲食習慣和風土人情都是怎樣的?
不一樣的風情
有人提及蒙古國就想起了成吉思汗,蒙古國草原茂盛,土地開闊。
似乎印象中大家都以為他們是住蒙古包,出行是依靠騎馬,時常在草原上奔騰的。
但是随着時代發展,蒙古國的首都也很接近現代化的城鎮,取而代之的也有平整的大馬路。
但是這也隻是指首都烏蘭巴托,在蒙古國其他的大部分區域,還是隻有荒漠和土地。
并且因為蒙古國以前是放牧民族,再加上資源的開采,蒙古國的沙地也越來越多。
雖然蒙古國是第二大的内陸國家,但是能居住人的地方卻很少,甚至近一半的人都在首都烏蘭巴托。
大家了解過可可西裡和羅布泊就知道,荒漠地區大部分塵土飛揚,時常會刮起沙塵暴。
有人沒見過沙塵暴,它其實就狂風夾雜着沙子,鋪天蓋地的将房子街道撒上居多的沙礫。
風吹過可能會留下一些灰塵痕迹,沙塵暴就是不僅有風,還帶來了無處不在的沙子。
有人覺得這個不算什麼,但是沙塵暴來臨時,基本上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黑色的。
因為它足夠大足夠高,即使當時烈陽在天,沙塵暴也可以遮天蓋日,讓白天直接變成黑夜。
除了黃色的沙塵暴,還有紅色的沙塵暴,有些人可能沒有見過那種整個世界都泛着紅光的樣子。
蒙古國的首都雖然發展的已經和大城市一樣了,但是空氣品質一直很堪憂。
連帶着我們國家的北方地區,也時常是受到沙塵暴的侵擾,或許這也是自然界的提醒。
有些地區是天生荒漠,但是更多的還是人類過度放牧,開采,砍伐樹木,導緻環境越來越差。
有人說蒙古國雖然地廣人稀,但是也比不上俄羅斯吧?
實際上蒙古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根據資料,平均一兩公裡才分到一個人。
如果你是要坐飛機去蒙古國的話,降落的時候就知道機場名為成吉思汗國際機場。
成吉思汗這四個字也在蒙古國的各處都可以發掘,甚至你去蒙古國,最不容錯過的就是成吉思汗景區。
作為“天之驕子”,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是蒙古人的驕傲。
這個景區也是5A級别的,當地人每年都會在這裡多次舉行活動,表示對他的紀念。
活動聲勢浩大,往往除了本地人,還會有很多外地人千裡迢迢趕來這裡,就是為了參加這個活動。
活動時間有四個時間點,上半年是三月,五月會舉辦兩次,下半年是八月,十月舉辦兩次。
如果對這個活動感興趣的話,可以提前在網絡上搜好攻略,這樣也不會錯過活動。
特色的生活環境
來到蒙古國,直奔烏蘭巴托,這裡其實和大都市差不了很多。
白天街上熱鬧非凡,夜晚有些地區也是燈火通明,作為首都,這裡彙集這全國的進階人才。
有人發現,除了一些用蒙語的店鋪,居然還能看到一些南韓,日本的店鋪名字。
即使在大馬路上,有時候也會發現日本車牌的車子,看得出來,日韓文化對蒙古國也有不少的影響。
而在烏蘭巴托旅遊,對逛蒙古國是很友善的,因為作為首都,這裡交通很是友善。
不管你是要去蒙古國哪個城市,都可以從這裡直接前往。
在烏蘭巴托,你還可以看見喇嘛教,因為大部分的蒙古人都信喇嘛教。
提及蒙古國的曆史,其實喇嘛教存在很久了,以前烏蘭巴托的寺廟更多。
隻是回顧曆史,多多少少也會經曆“不好”的時期,是以這些喇嘛寺也被毀得差不多了。
蒙古國的藝術也很有意思,大家應該知道馬頭琴。
有人想起蒙古可能是一群人圍着篝火跳舞,有人在旁邊演奏馬頭琴,大家載歌載舞,十分快樂。
還有歌曲中的“呼麥”也是蒙古那邊的精粹,他們的傳統藝術都值得了解一二。
來到蒙古自然也不能忘記去看那些曆史遺留下來的景點。
首先是蒙古國家曆史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元朝是怎麼建立的。
還有庫蘇古爾湖,它号稱“東方的藍色珍珠”,景色美如仙境。
特色的景點美食
蒙古人吃飯其實和大家想象的差不多,喜歡大口吃肉,飲品也多是奶制品。
他們平時吃羊肉更多,可能在我們國内,大家是豬肉吃的比較多,羊肉吃的比較少。
國内人要是自己在家做羊肉,似乎總是去除不掉羊本身的味道,是以吃得少。
而蒙古人從小到大都是吃羊肉長大的,是以對羊肉的做法十分的了解,也知道怎麼做才最好吃。
比如烤全羊,它首先精選那種三歲左右的小羊羔,畢竟太大了也不友善烤制。
然後在羊肉裡放好調料,這樣也友善烤的時候把調料腌入肉裡面。
烤全羊是蹄子向上,背部向下,這樣烤出來的肉很緊緻,直到變成焦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烤全羊最開始也是用大火,之後用小火慢慢的烤,這樣不用擔心大火會把肉燒焦。
又可以保證每一處肉都可以烤熟,也比較均勻,等上桌了加上自己喜歡的調料。
比如有些人喜歡蔥花什麼的,如果喜歡的話可以自行加入。
上桌的烤全羊是一整隻的,需要切開才好使用,除了烤全羊,他們吃其他肉也差不多。
不會像我們把肉切片或者是剁小點,總是一大塊肉直接下鍋。
他們那裡有時候為了友善吃肉,也是直接下手撕開,大口吃肉大口喝湯。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湯,也是十分鮮美的羊肉湯,尤其是蒙古那邊高山地區也不少。
為了抵禦寒冷,羊肉羊湯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十分有效的增加能量和熱量。
都說肉還是嫩的好吃,蒙古族的牛羊肉确實口感會更棒一些。
這或許是因為溫度的原因,也或許是這種自然放牧的比圈養的人工牛羊肉更緊緻。
有蒙古人來到中國,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羊肉餃子和羊肉包子。
但是嘗了之後可能會覺得,這個肉還是比他們本地的肉差點意思。
除了牛羊肉,有時他們還會吃鹿、兔子、雉子這些動物,蔬菜吃得不算多,但是這些年也開始食用更多種類的蔬菜。
飲品方面,大家應該聽過蒙古的馬奶還有馬奶酒,蒙古馬群也很多,是以馬奶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飲品。
雖然在我們這邊,大家經常說的都是喝牛奶,但是蒙古那邊喝馬奶要比喝牛奶還要普遍。
蒙古人飲食習慣豪放,為人也比較直接,經常和朋友飲用烈酒。
尤其是天冷時,将烈酒加熱,不僅可以更好的補給能量,身上還會暖烘烘的。
結語
蒙古的景點衆多,沒有全部列出來,除了上面那些其實還有帝國首都哈勒和林遺址。
總之旅行還是得依靠自己去看,這樣才能真切的感受那裡的風土人情。
旅行雖快樂,但是安全第一位,尤其是我們國内也有很多風景好的地方,可以先看國内再考慮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