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深圳舉辦的
第二十五屆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正火熱進行中
16日晚
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的展會
也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的關注
報道稱
高交會首次引入科技成果和
知識産權交易中心、資料交易所
電子元器件和內建電路國際交易中心進駐
全方位暢通
“科技企業-科創人才-科技産品”
一站式管道
高交會首日洽商交易額創下新高
達186.65億元
高交會上
都有哪些人工智能
新産品、新技術?
一起跟随記者來打卡
↓↓↓
AI無處不在
“黑科技”不斷上新
2022年底,ChatGPT掀起一股大模型浪潮。作為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高交會,各大科技企業借此平台紛紛亮出“看家本領”——大模型。
今天(11月16日),深圳衛視&壹深圳用戶端記者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6号館看到,科大訊飛展台前有不少觀衆圍觀,大家都争先向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3.0提問題,而該模型螢幕上不到十秒鐘就給出了準确的答案。
一道數學題、計算機程式設計、詩句……這個模型都能信手拈來。據科大訊飛從業人員周馬麗介紹,“模型可應用在職場、營銷、生活、公文、客服等多種場景需求。”
據悉,3.0版本的大模型具備“像人一樣主動溝通”的能力,可以實作從多輪對話、到主動對話、再到啟發探究式對話,讓每個人變得更強大方面都發揮着巨大價值。
AI+元宇宙的新玩法十分“吸睛”。在智能城市展區,深圳趣象時空3D内容AI生産與互動引擎“Anatman”,通過上傳照片可快速生成專屬的3D虛拟形象,并搭配3D虛拟場景,實作在元宇宙裡開直播甚至開演唱會。
記者站在攝像頭前做出點贊、比心、轉圈圈等動作,螢幕裡的數字人立刻就能完美重制。
深圳趣象時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人員聶祖承說,這個引擎可應用老人陪護、直播、會議等場景,還能替代本人去直播、交友、打遊戲、開會、答題、談生意。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AI+智能駕駛的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新一代AI+晶片等新技術、新産品。本屆高交會,可以看到AI無處不在,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快速發展。
人工智能 前沿科研成果、應用場景
紛紛亮相
作為行業風向标、創新風向标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展,是本屆高交會的重點展示闆塊之一。
3萬平米的展覽現場設有人工智能、智能終端等主題展區。衆多人工智能企業及科研機構,帶來了彰顯大陸人工智能實力的前沿展品。
原味智能檢測儀、浮空器、無人車和無人巡航機器,是光明實驗室智能感覺與計算成像團隊參加本屆高交會帶來的部分新産品。該實驗室副研究員徐捷介紹,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應用到空氣品質檢測、海水監測中。
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高交會現場展出的各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工智能新産品,在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體驗同時,也彰顯了科技的人性溫度。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負責人畢成表示,AI+機器人将成為未來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公司已實作了核心零部件的國産替代和全棧式的算法自研。“互動效率的提升,能夠極大提高機器人對于自然語義的了解程度,使機器人變得更‘聰明’。”
人工智能改變生活的同時,也在加速賦能各行各業形成新質生産力。內建了資訊、制造、材料等技術的一台四足機器人,通過内置超級AI算力,可以廣泛應用在工業生産、醫療救援、供電保障等領域。
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區域營運經理柯澤勇介紹,它能夠與人進行智能互動,如語音控制、智能感覺環境等。執行工業任務的時候,機器人看到儀表後會對讀數進行處理,并生成工業巡檢表單,為工業安全保駕護航。
“本屆高交會,人工智能進入各行各業賽道的速度要加快了”,深圳市新一代資訊通信産業叢集總促進機構負責人畢亞雷認為。
如何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有關專家建議,深圳應發揮在産業更新、産品開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促進人工智能同産業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實驗室(深圳)主任助理張博表示,從産業的角度,現在要做的是用人工智能賦能産業。深圳是人工智能的一片沃土,很多企業對于技術是非常敏感的,他們也在進入到這些領域裡。
深圳衛視&壹深圳用戶端記者 /黃濤關大軍 王莉芳 李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