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作者:智慧不凡看世界

歡迎您回到我們的欄目!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援,您的鼓勵和關注是我們前行的動力。通過這個平台,我們一直努力傳播人們對心理健康和心理學的認識,傳遞更多的關懷與愛。再次衷心感謝您!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自2021年7月7日,中國教育部正式釋出《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一舉措在全國範圍内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和中國小每年定期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并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長檔案。經過一年的實施,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和思考,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的進展和未來的挑戰。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人類心理健康現狀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大陸的心理健康現狀。根據《2022年中國抑郁症藍皮書》的資料,中國的精神衛生調查表明,目前大陸有9500萬人患有抑郁症,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有40%患有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抑郁患者中,有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占了總人數的30.28%,而在校學生中,抑郁症患者占50%。有41%的患者曾因抑郁而休學,其中7.4%的人屬于重度抑郁。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這些資料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一個充滿心理健康挑戰的社會。如果我們以一個标準的高中班級為例,那麼可能會有整整10位同學患有抑郁症,其中有3人屬于重度抑郁。而随着年齡增長,抑郁症的檢出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分别為10%、30%和40%。這個資料背後,是對大陸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一次警示。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此外,青少年自殺已經成為大陸第四大死亡原因。一項覆寫大陸多個農村地區的統計調查顯示,超過70%的學齡前兒童(3-5歲)存在各種程度的心理問題,包括注意力障礙和交際障礙。這一數字遠高于以往的統計資料,也超過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情況。這個高比例的問題,不僅源于範圍廣泛的心理問題範疇,還受到城鄉教育水準不均等因素的影響。總體來看,一方面,常見心理危機問題逐年增多,但社會上仍然存在着心理問題的知曉率低、就醫率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大陸的精神衛生服務資源匮乏,分布不均,精神障礙社群康複體系尚未建立,是以大陸精神衛生工作仍然面臨嚴峻挑戰。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心理健康測評的重要性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解決任何一種疾病的公共健康威脅的第一步是盡可能發現人群中的所有患者,這也适用于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測評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别患有心理問題的個體,提供及時的幹預和支援。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為什麼要測?測出來怎麼辦?

然而,心理健康測評也面臨一些挑戰。首先,隐私保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資訊傳播不受個人控制的環境中,負面标簽可能導緻歧視和偏見,對于那些已經處于抑郁狀态或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來說,這可能是一種雪上加霜。是以,在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時,確定充分尊重個體隐私和知情同意非常重要。

另一個挑戰是如何以合理、可接受的方式提出測評結果并進行下一步的評估和處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在社會上仍然存在污名化的現象,是以需要謹慎處理結果的表達,以免對受測者造成額外的傷害。

同時,測評隻是一個開始,而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一次測評的結果并不足以做出診斷,而需要進一步的評估和處理。此外,如果隻有測評而沒有後續的幹預和治療,也無法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是以,建立全面的心理健康體系,包括預防、篩查、評估、預警幹預、善後和保障等環節,才是最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盡管心理健康測評是重要的一步,但預防仍然是最為重要的。與其僅僅關注測評,我們更應該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需要學會如何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如何維護親密關系,如何進行生涯規劃,以及如何處理與同學、家長等人之間的沖突。

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普及,需要建立全員參與、全方位覆寫的教育和管理體系。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預防心理健康問題,盡早發現潛在的風險,降低心理危機的發生率。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承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解決心理問題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測評是解決大陸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一部分,但它隻是一個開始。随着社會的發展,我們需要建立更全面的心理健康體系,包括預防、篩查、評估、預警幹預、善後和保障,以確定每一個青少年都能享受到心理健康的權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