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地理标志協定已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這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高水準的地理标志保護雙邊協定,是近年來中歐經貿關系發展取得的重要務實成果。
即日起,農參在地标專欄增設《中歐地理标志協定》第一批100個中國産品展播,分享更多高品質發展的地理标志産品。
今日聚焦:鳳凰單叢。
鳳凰單叢茶,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特産。鳳凰單叢茶出産于潮州鳳凰山脈(位于廣東省東部),又因“單株采摘、單株制茶、單株銷售”的生産經營模式而得名,從屬烏龍茶系,屬于半發酵茶。茶葉品系高達80多個,是大陸茶樹品種中花香類型最多樣的特種茶類,茶湯獨具“天然花香、特殊叢韻”,被譽為“茶中香水”。
産品介紹
鳳凰單叢茶出産于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因鳳凰山而得名。相傳南宋末年,宋帝衛王趙昺南逃路經烏岽山,口渴難忍,山民獻紅茵茶湯,飲後生津止渴,賜名為“宋茶”,後人稱“宋種”。還有“鳳凰鳥聞知宋帝口渴,口銜茶枝賜茶”的傳說,是以又稱“鳥嘴茶”。至清同治、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為提高茶葉品質,人們通過觀察鑒定,實行單株采摘、單株制茶、單株銷售方法,将優異單株分離培植,并冠以樹名。當時有一萬多株優異古茶樹均行單株采制法,故稱鳳凰單叢茶。
潮州市位于廣東省東部,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潮州市茶葉主産區具有山高日照短,雲霧雨量多,冬春不嚴寒,盛夏無酷暑的天氣特點,境内植被多樣化,山清水秀,綠化率和森林覆寫率高,極适合茶樹生長,茶樹生長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四季都可産茶。
鳳凰單叢茶的采摘初制工藝,是手工或手工與機械生産相結合。制作過程是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撚、烘焙6道工序。按照制作工藝,可将其劃分為肉桂香、黃枝香、蜜蘭香等十大型号80多個品系。
鳳凰單叢茶成品茶外形條索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油潤有光,并有朱砂紅點;沖泡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具獨特的山韻。茶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詩雲“願充鳳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裡仙”。
鳳凰單叢地理标志保護産品保護範圍為:潮安縣的鳳凰鎮、鐵鋪鎮、文祠鎮、磷溪鎮、官塘鎮、登塘鎮、赤鳳鎮、歸湖鎮、古巷鎮、鳳塘鎮、萬峰林場;饒平縣的浮濱鎮、錢東鎮、樟溪鎮、浮山鎮、湯溪鎮、三饒鎮、聯饒鎮、新圩鎮、新豐鎮、饒洋鎮、上饒鎮、建饒鎮、高堂鎮、新塘鎮、東山鎮;湘橋區的意溪鎮、橋東街道茶區;楓溪區的雲步草岚武、槐山崗茶區等30個鎮、茶區現轄行政區域。
産品榮譽
(1)地理标志産品
2010年,“鳳凰單叢茶”被原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2020年,入選《中歐地理标志協定》,所屬類别:茶。
(2)其他
2001年,桂花香單枞再次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産品;
2002年,選送參加“中茶杯”評比桂花香單枞獲得一等獎;
2002年,蘭花香單枞獲得第四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2002年,選送的蜜蘭香,八仙單枞二項獲得廣東省第五屆名茶品質競賽金獎;
2003年,“國賓牌單叢茶”、“南馥牌單叢茶”、“宏偉牌單叢茶”同時被認定為廣東省名牌産品(農業類);
2003年11月,鳳凰單叢在廣東省首屆茶文化研究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暨茶王大賽中榮獲單叢茶王獎;
2004年,“宏偉牌單叢茶”獲得“廣東省著名商标”稱号;
2004年6月,海峽兩岸(福建)優質農産品貿洽會中國(福建)茶葉博覽會茶王大賽榮獲優質獎;
2004年11月,中國茶,廣州(國際)采購會暨第三屆全國名優茶品質評比大賽榮獲玉蘭香單叢金獎;
2008年,鳳凰茶區被中國茶葉學會評為中國名茶之鄉;
2008年“潮州工夫茶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2017年“鳳凰單叢茶”被農業部授予“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号;
2019年潮州單叢茶特色農産品優勢區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