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世以禦道,韬略緻成功

作者:先秦經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道是萬物的創造者,是萬物的原因,是萬物的本源,是萬物的最高和唯一立法者,是一切标準的制定者,并給萬物生生不息地運作提供動力和支援。離開道,則萬物不生,萬物不行。萬物與道之間,這種“存不可須相離,不可須相違的關系,完成,

即為萬物之所蹈。人與道的這種關系,即為人之所蹈。這是一種完全的自然狀态。

在自然狀态中,萬物都自然而然地生活,像魚生活在水中那樣逍遙自在,對自己為什麼應該這樣、應該那樣,都毫無知覺。也不會産生這樣的疑問和困惑,不去問,不想問,也沒有必要問。所作所為也都因循自然,沒有絲毫的機心。

人之是以需要知識,會産生困惑,實際上是因為“魚脫于淵”,于是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不能了解的事,會遇到很多挫折失敗。這才促使人們,尋求道理的解答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找不到解答,也找不到解決辦法。這樣人的認知和行為,都會持續惡化,所作所為全都亂了,并對外傳播和擴散這種不善,表現出對外界對他人的傷害和侵淩。

老子認為,如果聖人治國有道,天下有道,人們都能複歸于素樸,他們對知識是沒有欲求的。知識之是以會産生,是因為有困惑,生活中遇到的失敗要解決。解決不了,就會持續地散播自己的惡與失敗。是以,教化百姓的根本出路在于複道,讓大家都能恢複自然純樸的天性。這樣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了,惡也會在源頭上被消除掉。

這是使萬物不知其所由的意思。對于聖人來說,如果能把天下治理成這樣,可謂是功揆天地。

很多人會覺得詫異,為什麼《素書》開篇大講道德仁義禮,并在後面的章節中,以道德仁義禮貫穿始終,好像看起來并不怎麼具體,顯得比較務虛,為什麼會被人稱之為中國謀略第一書呢?簡單地來說,我們任何觀念和任何決策的出發點,第一依據都是來自自己的宇宙觀,也就是對道的認知。是以,宇宙觀的問題,才是首要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們認知任何事物,都得先務虛再務實,先抽象再具體,先宏觀再微觀,先戰略再戰術,先方向再路線,先高再低,是以,道是一切認知和決策的出發點和依據。

在我們的文化和思想裡,道是宇宙的第一因,是萬物的創造者,也是萬物演化持續不斷的動力系統提供者,是一切生命的推動者和維系者。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加上被人所統禦的天下萬物,從道到物,自上而下,一共可以分為五個層級。第一層是道,第二層是天,第三層是地,第四層是人,第五層是物。

這五層的宇宙系統,人若處于更低的層級,他的心智邊界,便是這一層級的系統内壁,而看不到更高的層級,因為更高的層級會對他遮蔽。如果人處在更高的層級,看更低的層級,無論更低層級的系統内部多麼複雜,站在外部看,它隻是更高層級更大系統裡面的一個很小的子系統。

我們打個比方來說,一個人如果被裝在密閉箱子裡,一方面看不到箱子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他無法身居箱子之内,把整個箱子提起來,更無法操控這個箱子。因為這個箱子的外壁,對他來說,就是他宇宙觀的最大尺度和邊界,他所能影響和操控的一切,也隻能局限于箱子内部的事物。這個箱子對于這個人來說,便是心智桎梏。所謂桎梏,是指心智受蒙蔽。韬略的本質是什麼呢?

第一便是解蔽,跳到更高層級,站在外部看問題,尋找更高的認知體系,讓自己的神智與更高的原理和法則相合。把要認知的對象,裝入自己的心裡,而不是鑽進認知對象的内部尋找答案,這樣永遠都不會找到答案。因為任何系統,從内部看都是無窮複雜的,即便是最低級的系統,從内部看都是無窮複雜的。與更進階的暗含的隐而不見的道理相符應,這是韬的學問。

跳出更低層級,躍升到更高層級,從外部和整體,對更低層級的事物,進行一覽無餘的洞察,并對它們進行迎刃而解般的操控和改變,根據自己的智力所符應的隐藏之道和所見萬物之情,在現實中轉化萬物,使其向更有利于我們的方向和結果轉化,導向對世界更适宜更美好的秩序,這個是略。

我們現在所有的認知模式,不是跳出更低層級,尋求在更高層級認知和操控改變更低層級的事物,而是把自己關進箱子裡面,再打開一個更小的箱子,然後再從更小的箱子裡,打開一個比更小還小的箱子。這種認知心智,是逐次降級的,人的認知,也越來越流散零碎。是以,雖然現在的知識越來越多,人活得卻越來越糊塗。

更有甚者,言必稱資料。資料是比物更低的一個層級。是把物分解開,非但沒有解除物蔽,還再次淪入更低層級的數蔽。也就是莊子所說的,數數然的那種人。

古人講的陰陽術數,并不是從物的層次降低到更低的數的層次。而是以天地陰陽的更高層級,掌握物的産生和變化之理。這一點一定要厘清楚,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數。

第二,跳到外部之後,才能對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進行合理轉化。才能站在外部操控更低層級的系統。比如,跳到籠子之外來操控籠子,就會發現,它隻是一個籠子而已,要提起它,是一件非常簡單和容易的事。韬,講的是知道以明物。略,講的是行道以轉物,了解了這個籠子的情況,這是韬的學問。把這個籠子拎起來,改變它的形态,對物進行轉化,這是略的學問。

對于掌握韬略之術,進而超凡入聖這件事來說,需要經曆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能解除物蔽,方能明物禦物。跳到物之外,看待物,操縱物,可以影響和塑造天下财貨器物。比如天賦很高的一些企業家、商賈等,他們比普通的凡俗之人,心智層次是高了一級的。因為他們可以跳到物之外看待天下之物,了解宇宙在物貨層次上是如何運轉的。這個心智層級的最高代表,是呂不韋這樣的人。

凡俗之人,之是以一輩子都是凡俗之人,是因為他終生都反被物所役使,被周遭的一切蒙蔽了心智,而不能跳出凡俗。解除物蔽,進而才能使物馭物,成為物之主。

有讀者會問,為什麼能夠改天換地的經天緯地之道,隻有道德通天的聖賢才能掌握,而凡俗之人,盡管精于算計,也難以掌握呢?凡俗之人,之是以是凡人,是因為他們無法從周遭的事物中跳出來,無法從一曲之理、一孔之見中解蔽超拔出來。而道德通天的賢人君子則不然,他們看待天下萬物,是站在更高的層級,站在外部居高臨下地去認知它、去操控它、去改變它。

第二個階段,能解除人蔽,方能治人。我們看《論語》,裡面通篇都是一個主題:知人。可以說,儒家的宇宙觀,就是建立在對人的認知之上。而且儒家是跳出人的桎梏來認識人、了解人,從外部來操控人。到了這個階段,才可以具備治人的心智,才能為天下定人倫之序。曆史上那些大儒,他們做的事,都是以人倫綱常為天下制定秩序。做到這個層次,才能使人馭人,成為人之主。

像呂不韋這樣的人,即便積累再多的财富,也不會給天下帶來和諧的秩序,因為他不知人。

第三個階段,能解除地蔽,才能治世。隻能治人,還不夠,聖賢之人,還需要了解和應對世事形勢的變化,才能長久地成功。因為人要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必須得有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物質基礎,則皆出産自大地。怎麼才能讓大地為人的生存,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物質産出呢,讓基于物産所産生的形勢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呢?是以,這就提出了比知人更高的要求,要知天地。這就需要經營人和萬物、土地三者的關系,并進行綜合管理和經營。物的發展,出現了形勢,人怎麼利用形勢,就需要跳出形勢,從外部了解它。

怎樣才能經略大地和大地上的人和萬物呢?這就需要取法于天。唯有知天,才能知地。因為真正決定物産的,是天文和氣候等更高層級的系統。比如自古以來的農業生産,都依賴于觀象授時。所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古代輔佐君王的賢臣來說,這是基本技能。到了這個階段,可以輔佐君王,治國安邦,建功立業。

第四個階段,從知天地,到外天地。能解除天蔽,人與大道相通,才能提挈天地。像列子說的昔之聖人以陰陽二氣因統天地。像《黃帝内經》所說,古之真人,提挈天地,都是站在最高層級,統禦天地。

第五個階段,與大道相通之後,離形去知,進而與道混冥為一體。這是最高的一個層級。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我們前面說過,人的能力,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認知,能不能明物;另一部分是行為,能不能轉化事物。可見,能力的大小,取決于一個人的智力所能通透多少事物并進行轉化。我們平常所了解的謀略,多是具體的一事一謀,隻是術的技能。這隻是一種急智應變,或者是小聰明,或者是經驗之談、熟能生巧的術,而不是從普遍法則和通用原理出發,從更高層級出發,解決更低層級的問題,對任何事都能遊刃有餘,都能夠明物轉物,應之無窮。後者才是真正的韬略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