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作者:通古斯調查員

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資本主義列強就開始對中國進行瘋狂的侵略,大量派遣軍隊進駐中國領土、領海,肆無忌憚地踐踏中國的領土行政主權和司法主權,極大地損害了中國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獨立。

1840年英國挑起的鴉片戰争,由于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最終以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而告結束。

根據《南京條約》第12條規定:

舟山海島、鼓浪嶼小島、歸英軍駐守;

英國第一次入侵西藏

1884年,一支英國軍隊從錫金偷偷侵入西藏;1886年,英國又出動軍隊在西藏亞東以南的邊境地區,對西藏地區進行武裝騷擾。

1888年2月,在經過周密軍事準備的情況下,集結在藏印邊境地區的2000名英軍,在格蘭特将軍的指揮下,向由藏軍駐守的西藏隆吐山發起武裝進攻,悍然發動了第一次侵藏戰争。

隆吐山、納湯(今那塘)、對邦等地先後落入英軍之手。

腐敗的清朝政府懼怕英軍發起更大的攻勢,下令撤除支援藏軍抗英的清朝中央政府駐藏大臣文碩的職務,指令藏軍向後撤兵。

1890年3月17日,清朝代表、駐藏幫辦大臣升泰與英國代表、印度總督蘭士丹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簽署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1893年12月,又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款》。從此,英國的侵略勢力開始伸進中國的西藏地區,為其進一步侵略西藏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1894年甲午戰争,滿清慘敗簽訂《馬關條約》在條約的第8款中規定:

為保證清朝認真實行約内所訂條款,聽允日本軍暫行占守山東省威海衛。”日軍人數規定為一個旅團(8000人左右)。

1896年,沙俄利用中國在甲午戰敗後的困境,以共同防禦日本為借口,強迫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他們在中國東北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支線。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這成為沙俄争奪遠東霸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盡管這條鐵路被命名為大清東省鐵路,但實際上将中國東北區域變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

沙俄取得中東鐵路及支線的修築權。

1898年俄羅斯強租旅順和大連灣,并将其取名“關東州”,霸占遼東半島,妄圖使其成為沙俄的一個州。

此外,從19世紀末開始,列強在中國紛紛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并派遣軍隊駐紮在這些地區。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比如德國通過1898年3月的《膠澳租界條約》,強租膠州灣,将山東劃為“勢力範圍”。

德國依據條約中“準德國官兵無論何時過調”的規定,為了鞏固在這一地區的殖民統治,首先緻力于建設其軍事統治體系。

《列強在中國的租界》一書也記載,德國在青島建築了三個兵營,駐守這一地區的德軍人數開始為2995人,到1914年達到9000餘人。

德軍在青島駐紮17年,直到1914年被日本軍隊攻占。

沙俄國則通過1898年3月的《旅大租地條約》,強租旅順口、大連灣,将東北劃為勢力範圍”。依據條約,沙俄在租借地内“備資自行蓋造水、陸各軍所需處所,建築炮台,安置防兵”權利。

俄國在旅大地區駐軍起初有2500人軍艦13艘,到1900年6月增加到13500餘人。

法國于1898年4月以照會形式迫使清政府同意,租借廣州灣。

11月,法國迫使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 法國可在廣州灣及其附近地區設立公使署,同時派駐軍隊。

廣州灣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才被大陸收回

縱觀近代來華駐紮的外國軍隊,除公然發動侵略戰争的軍隊不計外,其它以各種方式派遣來華的外國軍隊,人數達數十萬。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這些外國駐軍一類屬于依據不平等條約規定的駐軍,其他則屬于沒有條約規定的非法駐軍,比如漢口租界駐軍、沙面租界駐軍、沙俄派駐伊犁的軍隊、日本在山東青島的駐軍、沙俄的“中東鐵路護路軍”、日本駐南滿鐵路“守備隊”等。

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俄羅斯以幫滿清政府鎮壓東北境内的義和團為借口,駐軍東北。 在東北燒殺搶、賤淫擄掠,無惡不作;

還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江東64屯慘案”,“海蘭泡大屠殺”;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從7月中旬的天津之戰到8月中旬的北京之戰,日軍不但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打得也最賣力,每到一處,都瘋狂地搶、燒、殺和奸淫,在整個八國聯軍武裝侵華過程中,充當了先鋒和主力。

1901年10月,日本把駐華日軍編定為“清國駐屯軍”,由司令部、北清駐屯軍各部隊(包括在東北各領事館衛兵,北京使館衛兵,天津租界駐軍等)、上海駐屯步兵大隊三部分組成。

根據《辛醜條約》,日本不但取得了在北京使館區派駐衛兵的權力,而且取得在從北京到山海關戰略要地的駐軍權。

然而早在《辛醜條約》簽訂前的4個月,

日本政府就以“護僑”、“護路”為名,

宣布成立“清國駐屯軍”,任命大島久直中将為第一任司令官,司令部設在天津海光寺,兵營分别設在在海光寺和北京東郊民巷,兵力部署于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關鍵地方;

七七事變前,京津地區怎麼會有日軍? 來源就在此

至此,日本在華駐軍成為一種事實存在,并日益服務于它的大陸政策,進行“利益線”防衛,對中國的地方和政局影響也日趨明顯。

以後随着日本軍國主義對華侵略的擴大,日本駐屯軍又不斷地增加。1912年,日本将

“清國駐屯軍”改名為“支那駐屯軍”; 以部隊名稱的方式羞辱中國。

因該軍駐紮華北,被人們稱為“華北駐屯軍”。1937年中國抗日戰争全面爆發的盧溝橋事變,正是由這支部隊所挑起。

1903年英國第二次入侵西藏,徹底把西藏納入“印度架構”

1903年6月,英少校榮赫鵬率兵200人,以談判為名進入西藏幹壩(今崗巴)。西藏地方政府派兵700人趕赴幹壩設防。

12月中旬,英軍2000餘人在司令麥克唐納指揮下,越過則利拉山口,占領春丕(今亞東南)、帕裡(今亞東東北)。

藏軍3000人趕至曲眉仙角、古魯(均處亞東至江孜通道)一帶設防。

1904年3月,英軍主力由堆拉(今乃堆拉)北進,行至曲眉仙角藏軍陣地附近時,一面佯裝"談判”,一面暗中調兵搶占山頭,并突然發起攻擊。

藏軍依托攔阻牆與敵搏鬥,前線指揮萊丁色等官兵700人壯烈犧牲。4月13日,英軍占領江孜,為減輕運輸壓力,留500人紮營于年楚河畔,大部傳回春丕。西藏地方政府動員民軍萬人集于江孜附近。

5月4日,日喀則民軍得悉江孜英軍大部東犯卡羅拉,立即以1500人直插江孜,控制市區,并對英軍營地發起圍攻。

6月26日,英援軍4000人抵達江孜,與民軍展開逐村逐屋争奪戰。

7月6日,英軍攻占民軍堅守的宗政府,江孜重淪敵手。

8月3日,英軍進入拉薩。

9月7日,清英簽訂了《拉薩條約》;西藏徹底淪為英屬印度勢力範圍。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1904年開打的日俄戰争,是日本和沙俄為争奪中國東北利益的一場帝國主義内鬥,損害的卻是中國的主權和利益。沙俄戰敗後,與日本在英國簽訂了《樸茨矛斯條約》,日本取代俄羅斯行使在中國東北的權益;

此後,日軍借口保護其在東北的權益,派遣2個師團,約4萬人的兵力進駐“關東州”;并且

設立關東總督府,後總督府改為都督府陸軍部,轄1個陸軍師,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以及憲兵隊等,這就是關東軍前身。

這也是日本在華軍事加強的一個顯著标志。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1905年,根據日俄《樸茨茅斯條約》規定: 戰敗的沙俄軍隊撤出旅大地區。

并将東青鐵路中的長春至大連段轉讓給日本。

日本接管這段鐵路後,立即将其改名為南滿鐵路

此後沙俄和日本以東青鐵路和南滿鐵路為基礎,牢牢控制着中國東北的北部和南部。

1905年12月,滿清和日本簽約規定:

滿清政府将俄國按照日俄和約第五款及第六款,允讓日本國之一切概行允諾。

日本據此再次把它的艦隊開進旅順,陸軍則占據南滿各要塞,在鐵路兩邊“附屬地”設定守備隊,把“商請”清政府的條款化為烏有。

這些守備隊日後演化成了臭名朝著的關東軍,日本政府的非法“占領地”亦成為日後全面侵華陰謀的堡壘和基地。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不久,外蒙古封建上層集團在沙皇俄國支援下宣布“獨立”;

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王公調集各旗蒙兵集合庫倫,和俄國哥薩克兵包圍清政府駐庫倫的庫倫辦事大臣衙門,解除清軍武裝,正式通知清政府駐庫倫辦事大臣三多:

喀爾喀已“将全土自行保護,定為大蒙古帝國,公推哲布尊丹巴為皇帝”,三多勢單力孤,走投無路,于次日避入俄國駐庫倫使署請求保護;

1914年一戰爆發,日本與英國曾聯合出兵中國山東對德作戰,戰後日本在青島長期留駐大量軍隊。

滿清退位前,中華大地千瘡百孔,破爛不堪;

哪裡來的1100萬領土?僅僅剩下一個紫禁城了

清朝後70年,列強在華駐軍及割裂中國行為簡史

1945年中國收複台灣、澎湖列島、東北;

1950年王震将軍收複新疆;

1950年張國華将軍率軍收複西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