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講話中,俄羅斯總統普京表達了一種新的立場。他強調了世界必須經曆變革,反對建構一個完全偏袒美國的國際秩序。與此同時,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與普京進行了友好的會晤,讨論了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這也是在國際舞台上常常提到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但我們需要了解這一規則的基礎和所建構的國際秩序。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他們在世界各地設立了數百個軍事基地,覆寫了100多個國家,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币,并與黃金和石油等資源挂鈎。此外,美國國内法允許其單方面制裁其他國家的企業。這一系列行動旨在確定美國的最大利益。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已經過去30多年,這段時間全球相對和平,經濟持續繁榮。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過得好,其他國家也能跟着受益。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爆發和俄烏沖突的更新,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迷。從資源配置設定的增量到現有資源的争奪,這對許多國家來說變成了生死存亡的問題。然而,美國不僅不願意與其他國家平等合作,還試圖在混亂中謀取自身利益,甚至對其盟友采取了不利的措施。
曆史證明,每當美國陷入經濟危機,它都傾向于犧牲盟友,而現在,盟友已經“捐軀殆盡”。是以,他們隻能将目标對準更強大的對手,比如中國和俄羅斯。俄方多次強調,美西方國家的計劃是分解俄羅斯,然後抽取其資源,而拜登曾明确表示要推翻普京政權。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如果美國正在采取類似的方式對中國進行“圍剿”,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是挺身而戰,還是低頭乞求寬恕?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選擇。
在過去的30年中,俄羅斯一直試圖融入西方,采取非常低調的立場,但美國一直沒有予以認可。也許他們的目标是将俄羅斯打造成強大的競争對手,然後聯合身邊的小夥伴,分食這個龐大的國家。這一系列事實都證明了普京所言,即美國在當今世界僅僅關心自身利益。
要改變這種單邊霸權,隻有一個方法,那就是不斷提升自身實力,發表國際社會的聲音,真正推動多邊主義。不久前,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通路了莫斯科,他與普京讨論了中俄支援全球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合作。隻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滿足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中國有一句老話,“強而不淩駕,威而不淩厲”,這正是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具備的品質。然而,美國,一個曆史僅有200多年的國家,似乎沒有了解這一道理。中俄需要幫助他們認識到這一點,雖然這條道路可能漫長而艱難,但隻有不斷努力朝着這個方向前進,世界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