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作者:青浦雲西山雨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劉晔被任命為侍中,并被封為關内侯。當時,魏文帝下旨要求群臣商議劉備是否會因為孫權殺了關羽而發動對吳國的進攻。衆臣都認為蜀國隻是一個小國,隻有關羽是一位名将。關羽戰敗戰死後,國内的人心惶惶,擔心劉備将無力再出兵攻打吳國。但是唯獨劉晔認為,蜀國雖然弱小,但劉備的政策是通過展示威武的聲勢來顯示自己的強大。他一定會大舉進攻,以顯示自己的實力。而且關羽和劉備在禮義上是君臣,感情上如同父子,關羽死後如果不為他出兵報仇,就無法顯示兩人之間原本的親切關系。結果,劉備真的發動了對吳國的進攻。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在劉備進攻吳國的過程中,吳國全國上下都做好了備戰的準備,并派使者到魏國表示歸附。魏國的朝廷官員都為此表示慶賀,唯獨劉晔持不同意見。他說吳國遠在長江和漢水以南,他們已經有很久沒有想要做魏國臣子的意思了。盡管陛下具有堯舜般的德行,但賊人并不會是以而感動。那些因危機而請求做臣子的人往往并非真心發自内心。吳國派使者前來歸附,必然是外部的壓力和内部的困境所迫。我們應該趁他們舉步維艱的時候,進行偷襲并吞并他們。如果放任敵人,将給幾代人留下麻煩,這件事必須慎重考慮。然而,劉晔的建議未被魏文帝采納。

随着劉備的戰敗和撤退,吳國果然取消了對魏國的稱臣禮節。魏文帝想要興兵征讨吳國,而劉晔認為吳國在打了勝仗後,上下一心,并且長江這樣的天然屏障讓他們無法迅速結束戰鬥,是以最好暫時不要攻打吳國。然而,文帝沒有聽取他的建議。

在黃初五年(224年),文帝親自率領大軍南下。他到達廣陵泗口後,指令荊州和揚州的軍隊同時進軍。文帝召集衆臣詢問:“孫權會親自迎戰嗎?”衆臣都表示,陛下親自出征,孫權肯定會感到恐懼,會全國上下應付不暇。他沒有勇氣把大軍交給下屬将領,肯定會親自率領軍隊迎戰。而劉晔認為,孫權認為陛下是要以萬乘重兵來牽制自己,是以會派其他将領率兵渡江。是以,孫權一定會率領自己的部隊在國内等候,不會主動進攻或者後退。結果,魏文帝駐軍很久,孫權最後沒有親自出戰,魏文帝隻好帶領軍隊回國。

根據以上内容,劉晔可謂料事如神,他憑借睿智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在重大決策中給出一針見血的建議,充分展現了他高超的智慧和統籌能力。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首先,在魏文帝詢問關于劉備是否會因關羽之死而攻打吳國的問題時,劉晔對此做出了與衆不同的判斷。衆臣都認為蜀國隻是一個小國,失去了唯一的名将關羽後肯定無法再出兵攻吳。然而,劉晔認為劉備定會顯示自己的實力,展示其強大的威武聲勢,同時也會為關羽出兵報仇,以凸顯二人間的深厚感情。果然,劉備最終出兵攻打吳國,證明了劉晔的預見性和決策的準确性。

其次,在魏國滿朝官員對吳國稱臣一事上,劉晔重新給出了與衆不同的意見。劉晔認為,吳國派使者前來稱臣,是因為外部勢力的威脅和内部危機的困擾,完全不是出自真心的。他建議乘吳國内憂外患之際偷襲吞并他們,以避免将來的麻煩。可惜,文帝并未接納劉晔的建議,結果劉備戰敗退兵後,吳國果然取消了對魏國的稱臣禮節。這再次驗證了劉晔的正确判斷,也暴露了魏文帝對劉晔智慧的低估。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再者,當文帝計劃征讨吳國時,劉晔再次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劉晔指出吳國近期打了勝仗,士氣高漲,而且長江天險可以有效阻隔攻擊,是以不宜輕易進攻吳國。然而,文帝沒有聽從劉晔的建議,執意出征。最終,在孫權沒有親自出戰的情況下,魏文帝不得不率軍回國,可見劉晔對孫權的戰略認識與其它臣子截然不同。

劉晔料事如神的智慧和判斷力,确實令人歎為觀止。他憑借對形勢的深刻把握和敏銳的思維,為魏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然而,可惜的是,他的建議卻常常被魏文帝所忽視。如果早早采納劉晔的建議,也許魏國在面對衆多戰争和外敵的時候,能夠更加穩固地立于不敗之地。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劉晔以其聰明才智和敏銳判斷力,在許多重要決策中展現了自己的非凡才華。他的言論充滿智慧和見解,對魏國的政治和軍事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劉晔的故事告訴我們,明智而處事得當的建議往往能夠為國家和個人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和效益。我們也應該向劉晔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目光,用正确的言行引領自己和他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智慧和統籌能力~劉晔料事如神

#秋日生活打卡季#​#妙筆生花創作挑戰#​#滄州頭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