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作者:好學船帆oMH

唐朝是一個充滿奇谲荒誕的時代,志怪故事中隐藏着繁華大唐的另一面。在最近播出的懸疑探案劇《唐朝詭事錄》中,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神醫“費雞師”。這個角色的原型來自于一本叫《酉陽雜俎》的唐代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記載了許多奇聞怪談,包括費雞師的故事。劇中的費雞師嗜酒如命、玩世不恭,但他确實是一位好醫生。除了費雞師,劇中還有其他故事,如“石橋圖”和“人面花”,都來源于《酉陽雜俎》。這些故事展示了唐朝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神秘事物的探索。除了《酉陽雜俎》,還有許多唐代的志怪故事集,如《獨異志》。這些故事中有的離奇古怪,有的令人匪夷所思,展現了唐代人對奇異事物的濃厚興趣。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唐代的志怪小說豐富多樣,瑰麗絢爛,展示了唐朝人的大膽想象和開放文化。這些故事不僅是娛樂,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财富。通過這些志怪故事,我們可以一窺唐朝人的奇思妙想,感受到他們的獨特魅力。唐朝是一個充滿奇谲荒誕的時代,志怪故事中隐藏着繁華大唐的另一面。近日,一部以唐朝為背景的懸疑探案劇《唐朝詭事錄》正在熱播,引起了觀衆們的廣泛關注和讨論。劇中的神秘詭谲情節讓人直呼過瘾,不禁讓人疑問:在唐朝,果真有這麼多奇聞怪談嗎?答案是肯定的。唐朝人的腦洞可以無限大,想象力也可以無限多。在這些奇谲荒誕的志怪故事中,藏着繁華大唐的另一面。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在《唐朝詭事錄》中,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神醫“費雞師”。主角蘇無名在鬼市上撞見他時,還以為他是一個偷雞賊。但在之後的劇情中,他靠自己高超的醫術,幫主角團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這位神奇又有趣的“費雞師”,并不是編劇原創,其原型來源于一本叫《酉陽雜俎》的唐代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記載了許多奇怪的事情,包括費雞師的故事。劇中的費雞師雖然嗜酒如命、玩世不恭,但他确實是一位好醫生。他使用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将病人手中的石頭按特定方式摩擦,然後用一隻祭品雞摩擦病人的身體,最後再将祭品雞煮熟。這套治療方式雖然不太科學,但卻奏效了。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這看似荒誕的治療方式背後可能隐藏着某種科學道理,但我們目前隻能猜測。不管科學與否,劇中的費雞師通過獨特的治療方式幫助了許多人,成為了一個受人尊敬的神醫。《酉陽雜俎》不僅記載了費雞師的故事,還記載了許多其他奇怪的事物。比如劇中“石橋圖”一案中的《石橋圖》,也來自《酉陽雜俎》。這幅由張萱所繪的《石橋圖》,被唐玄宗賜給親信宦官高力士,被高力士珍藏在自己位于翊善坊的家中。不久後安史之亂,這幅《石橋圖》再被發現時,已經“幅裂污坌,觸而塵起”。好在發現他的李涿識貨,将它買回家中,妥善修複,又經當時的書法大家柳公權鑒定,确定是張萱的《石橋圖》。

然而,這幅畫最終被當時的皇帝唐敬宗強要了回去,下落不明。或許是這畫上确實有什麼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酉陽雜俎》沒寫,我們也隻能猜測了。除了費雞師和石橋圖,劇中還出現了一種可以保養容顔又含有劇毒的“人面花”。靈感同樣來自《酉陽雜俎》。在《酉陽雜俎》中,有一種生長在“大食國西南二千裡”的奇樹。這種樹開的花宛如人面,但聽不懂人說話。如果你去同這種花說話,它就隻會對你笑,然後很快凋零。可惜花不解語,獵奇的人們也隻能暗歎花落了。這種奇特的植物不僅在劇中出現,也在現實世界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想象。而唐朝人的腦洞早已經沖出地球,進軍宇宙了。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唐文帝大和年間,有一對書生上嵩山遊玩,一時迷路,在荒草疏木中遇見了一個枕着包袱熟睡的白衣人,隻好将他叫醒問路。那白衣人卻沒什麼好脾氣,擡頭看了他們一眼,又繼續睡了。書生們無法,隻好再叫,終于讓這白衣人起身,對他們說:“過來過來。”。兩個書生便過去,問他是從哪來的。這白衣人便開始“語出驚人”了。“你們知道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嗎?嗯對,月亮其實就像一個圓球一樣,但它是不平整的。太陽的光照在凸起的地方,就是明亮的……為了讓它平整,會有八萬二千戶人在月亮上修整,我就是其中之一。”。說完,他掀開方才枕着的包袱,給兩位書生看自己帶着的玉鑿、玉斧頭等修理工具。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白衣人臨走前,還給兩位書生分了兩袋玉屑飯,又指明了下山的路,說完就不見了。這個故事雖然離奇,但如果一切屬實,那就是一段“最早的外星人目擊記錄”了。除了《酉陽雜俎》,還有許多唐代的志怪故事集,如《獨異志》。這些故事更加離奇古怪,展現了唐代人對奇異事物的濃厚興趣。《獨異志》中記載了許多奇怪的故事,比如“換臉”故事。劇中的鼍神案就靈感來自于《獨異志》。故事中,一個人假扮成刺史李鹬,将真李鹬封在水底,自己頂替了李鹬的身份。這個故事展示了唐代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奇異事物的探索。唐代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時代,尤其是科舉制的施行,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在這個時代,士人中多以“博學多識”為榮,對各種奇聞異事都有濃厚的興趣。得益于唐代科舉制,士人們開始選擇遊曆四海,積攢了大量的民間傳說。是以,唐代出現了許多志怪故事集,如《酉陽雜俎》和《獨異志》。這些志怪故事展示了唐朝人的大膽想象和開放文化。這些故事不僅是娛樂,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财富。通過唐代的志怪故事,我們可以一窺唐朝人的奇思妙想,感受到他們的獨特魅力。唐朝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限的,他們超越了現實的束縛,勇于探索未知的領域。這些志怪故事不僅給我們帶來歡樂和驚奇,也啟發我們思考現實世界中的未解之謎。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唐朝的志怪故事是瑰麗絢爛的,它們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是我們了解唐朝曆史和文化的重要視窗。總的來說,唐朝是一個充滿奇谲荒誕的時代,志怪故事中隐藏着繁華大唐的另一面。通過劇中的《唐朝詭事錄》及唐代志怪故事集如《酉陽雜俎》和《獨異志》,我們可以了解到唐朝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奇異事物的探索。這些故事不僅是娛樂,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财富。唐朝的志怪故事瑰麗絢爛,展示了唐朝人的大膽想象和開放文化。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唐朝的曆史和文化,同時也能夠激發我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也能夠發掘出一些奇怪的事物和故事呢?

唐朝人親自寫下的詭事錄,腦洞有多大?

或許,我們身邊就隐藏着許多未解之謎和奇異現象,隻需要我們去發現和探索。對于這些志怪故事,我們可以保持開放的心态,既能夠欣賞其中的奇思妙想,又能夠思考其中的科學道理。畢竟,科學的進步往往源于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最後,我想向讀者們提出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聽說過一些奇怪的故事或者神秘的現象?你是否願意去探索和揭開它們的真相?歡迎在評論中分享你的看法和經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