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作者:曆史6098580468143

夏朝:曆史考古中的迷題夏朝存不存在一直是中國曆史考古上的焦點話題。由于中國考古學尚未找到确鑿的“夏”時期的遺物,一些學者開始質疑夏朝的存在性。然而,僅僅因為考古學無法找到直接證據,就是否定夏朝的存在,是否合理呢?事實上,我們應該從古代文獻中已有的記載入手,按照“疑罪從有”的原則來判斷。在此背景下,一些重要的甲骨文中發現了與夏朝相關的記載,這給夏朝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援。本文将重點讨論一個稱為“土方”的國家,它可能是夏朝的一個小朝廷。夏朝的蛛絲馬迹我們先從甲骨文中的“土方”入手。商朝中興的主要人物武丁時期,甲骨文最早記載了武丁時期的蔔辭。根據這些蔔辭的記載,武丁時期遇到了一個來自西北的國家,名為“土方”。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這個“土方”經常侵擾商朝,給商朝的統治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每次出兵讨伐土方,武丁都全力以赴,規模至少是三千人甚至五千人。大多數時候,武丁還親自率軍出征,其中有一位将領名叫沚。最終,經過三年的戰争,武丁殺死了土方的首領,土方歸順商朝,成為商朝的附屬國,其領土被稱為商朝的“北土”。武丁之後,土方仍然處于商朝的統治之下。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土方的活動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山西西北、陝西、内蒙古標頭等地,其中核心地區應該是山西北部。《左傳》中将土方稱為夏墟,說明夏朝的痕迹在甲骨文中是可以找到的。另外,曆史上的地名“朔方”與“土方”的發音相似,位置也有一定的重疊,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夏朝的存在性。綜合土方的文獻與考古記載,一些學者認為土方即夏朝的存在的一個小朝廷。夏朝的小朝廷?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商湯滅夏之後,夏人分為三支:一支留在中原,被封在杞地,一直延續到了春秋時期;第二支南下南巢,相傳是被商湯流放,後續不明;第三支北上,司馬遷認為後來成了匈奴之祖。司馬遷不會沒有緣由地編造夏人北逃的記載,因為周人就是夏亡後逃到西北的,可能是與夏人一起逃跑的。那麼甲骨文中的土方是不是夏人北上的這一支呢?甲骨文顯示,土方居住在蔔辭中所稱的“唐土”。唐地位于今天的山西河汾之間,翼城一帶,相傳是帝堯封地。甲骨文中的“唐土”很有可能是指“唐土”連稱,“土”即夏方,“唐”是古唐國。是以,《左傳》中又稱這個地方為夏墟,應該不是無中生有的。根據曆史文獻記載,無論是“下土方”還是下“土方”,都能說明甲骨文中的“土方”與大禹有着密切的關系。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另外,曆史上的地名“朔方”與“土方”的發音相似,位置也有一定的重疊,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夏朝的存在性。綜合土方的文獻與考古記載,一些學者認為土方即夏朝的存在的一個小朝廷。商朝對夏朝的稱呼如果土方即夏人,那麼為什麼甲骨文中不叫“夏”,而被稱之為“土方”呢?關于這個問題,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夏朝本來就叫“土方”。學者胡厚宣認為,“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即夏朝本來是“土方”,隻是周人對夏朝的稱呼發生了變化,從“土”變為了“夏”。然而,這種解釋很難令人信服。因為“土”和“夏”的古音雖然同屬魚部,但是發音差異還是相當大的。第二種解釋認為夏朝本來叫做“下土方”。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文獻中說“禹敷下土方”,應該了解為大禹治理水患,被天帝賦予“占有下土”的權力,成為下土的主宰,成為天下最高的領袖。這種解釋有點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意思。是以,大禹的國家就被稱為“下土國”。這種解釋雖然有些自吹自擂,但卻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征。是以,學者楊寬認為夏朝的“夏”實際上是“下”的假借,夏後即下後,夏朝的統治者稱為“夏後氏”,這是下土君主的稱呼。由于夏天草木茂盛,樹木生長巨大,是以“夏”也有大的意思。《書經》記載“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或許,大禹的“下土國”之“下”與“夏”的發音,都代表着輝煌的大國,是以周朝稱之為“夏”。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從邏輯上來說,下土之國才應該是夏朝,同時還存在一個問題:為何甲骨文中不稱之為“下土方”,而稱之為“土方”,又為何周人稱之為“夏”?周人作為夏人的附屬國,夏亡後與夏人一同逃往西北,沿用了夏人的“下”之自稱而寫作“夏”;商朝在稱呼夏朝的小朝廷時也可能是為了區分與貶低,是以稱之為“土方”。總之,不同的族群對夏朝的稱呼可能不同,就像某個人有不同的稱呼一樣。經過數千年的歲月,後人閱讀時可能會認為這是幾個不同的朝代,但實際上隻是一個朝代的不同稱呼而已。結語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曆史考古學上的一個迷題。雖然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證據來證明夏朝的存在,但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以及甲骨文中的一些線索,我們可以初步推斷夏朝的存在性。

揭秘夏朝:夏朝的國号不是“夏”,而是“下”字假借?

土方作為夏朝的一個小朝廷,在甲骨文中有着明确的記載,這為夏朝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援。不過,對于夏朝的研究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我們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甲骨文、古代文獻以及其他考古遺迹,以尋找更多的證據來證明或推翻夏朝的存在。隻有在全面、系統地研究下,我們才能更加準确地了解夏朝的曆史地位和影響。對于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你認為夏朝存在嗎?歡迎在評論中分享你的觀點和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