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打造“零缺陷”精品工程 “三大動力”再造發展引擎 奏響“鋼鐵奏鳴曲”
央視網消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一個被當地人稱為“三大動力”的地方,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發電裝備工業從這裡起步。70多年來,這裡曾誕生過200多項中國第一和世界首創。如今,他們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堅持自主創新,為國鑄造重器,成為帶動黑龍江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在哈爾濱電氣集團的水電分廠巨大的廠房裡,勞工們正熟練地操作大型機床,把小至幾百公斤,大到幾十、上百噸重的鋼闆、鋼錠,加工成水輪發電機組的各個部件。這些部件最後會被運往全國各地的在建水電站,組裝成大型水電機組。而這些看似粗笨的鋼鐵構件,其加工精度卻超乎想象。
生産出這些高精度重型裝備的,是一個被稱為“三大動力”的老工業基地。如果問什麼是動力?能源就是動力。“三大動力”最初指的是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這三種能源生産裝備。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如一艘沉睡的“巨輪”亟待啟航。為了滿足國家建設對能源的需求,三家分别制造工業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的重型裝備企業在黑龍江省會哈爾濱一條1.5公裡的街上比鄰而建,共同承擔起為新中國研制能源動力裝備的重任。一套套大型火電和水電裝置從這裡誕生,為中國“巨輪”啟航提供引擎和動力。從那以後,“三大動力”也成為這條街最自豪的名字。如今,三家企業已合并為一家企業集團,高大的廠房裡,忙碌的勞工、龐大的機床、巨型的鋼鐵構件日夜轟鳴,猶如在演奏一首磅礴的“鋼鐵奏鳴曲”。
車工特級技師胡宇在水電分廠工作了35年,不知親手加工過多少水電發電機的轉輪核心部件。而最讓他自豪的是,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國内10座最大的水電站中,有9座他都曾參與制造,并親手加工完成了其中很多關鍵核心部件。
在新時代大國重器典範的白鶴灘百萬機組水電機制造過程中,胡宇和工友們将小事做到極緻,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出一個“零缺陷”的精品工程,标志着這支制造隊伍已經跨越世界水電行業“無人區”,走到了世界重型裝備制造業的制高點。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