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亞運一項黑科技|AI泳池防溺水,我獲得了美國的專利

開欄語:
數字人點亮火炬,開幕式地屏和立體透視網結合,裸眼3D視效與虛拟影像貫穿始終,數十萬從業人員和志願者,通過一個App就能線上協同。機器狗在幫運動員熱身,馬場管理也用上了數字孿生……
與其說杭州因為亞運會,走上了世界舞台,不如說,杭州蓬勃的科技創造力,驚豔了世界。科技帶來的夢想和勃勃生機,成了流動在杭州血管裡的音符,攪活了一灣數千年的湖水。而這科技力的背後,是大廠?高校?還是科研機構?
或許都不是。而是他們。
那個和你在錢塘江邊慢跑的大汗淋漓的小夥,那個和你一起聊育兒經的年輕媽媽。他們可能就是高新企業帶頭人,或者是某高新知識産權持有人。
他們是,年輕的創業者。充滿激情、夢想……
今天,銀柿财經走近一組年輕的創業者,他們不僅為智慧亞運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更是為美好生活送上了一張開往未來的車票。今天是第一期,她來自杭州桐廬。
講述人:謝欣
今天看到報道,亞運遊泳項目收官,中國遊泳隊獲得28金,創亞運曆史最佳成績。我真是為我們的遊泳健兒感到高興,想到他們在我曾經每天檢視、勘測、調試裝置的泳池裡赢得了這麼好的成績,我也挺驕傲的。
我和我的團隊設計和落地的AI(人工智能)防溺水系統,其實就在黃龍體育中心的泳池中應用着。
這個系統是通過攝像頭實時捕捉遊泳時人的姿态,通過鑒别遊泳者的姿态、影子等來判定是否存在溺水情況。我們的攝像頭是安裝在頂部的,通過人工智能算法來判定。當發現危險情況時,系統會在巡檢的PAD上報警,也會通過安全員的手表的振動來提醒安全員。基本上,我們的系統會根據泳池管理方的要求,設定一個靈敏度,一天的提醒次數差不多在十多次。
之是以會想到做這個項目,首先還是因為我感覺到有這個需求。中國每年有近5.7萬人死于溺水事故,如果通過我們的系統,不說全部救下,哪怕可以多救一兩萬人,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了。另外,防溺水這個事,光靠安全員非常難。他坐在那邊對着一個大場子,坐一天會有點無聊,水面還有反光,一個波光粼粼的水面,看久了還會犯困。之前還看到報道,說有管理人員肚子痛去上了廁所,結果就發生了溺水的事故。
做防溺水系統需要大量投入和研發,但其實我是不知道市場回報如何,也不明确市場方向的,但我覺得這個事很有意義,就堅定地去做了。我們特意調研了全球的防溺水系統,很多國家都是泳帽上裝一個晶片或戴一個手環,但這些很容易搞丢。還有些國家會在水下安裝一台相機等,但這還是要靠人眼去看的。
我問了一個朋友,他是亞馬遜的華裔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畢業的,是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泰鬥人物了。他一直很想對國内的發展做貢獻,我給他講了這個事後,他也很支援我。把攝像頭放在泳池頂部來進行姿态學習的方案,也是他提的。我們這個不是一個語言大模型,它更像是一個細分行業裡的比較小的模型。我們的模型在深度學習三年後,在今年拿到了美國的發明專利。美國發明專利的稽核是非常嚴格的,他們的授權其實也是肯定了我們在這個領域在全球的創新性和獨有性。
現在杭州很多遊泳館都有我們的系統,比如像黃龍體育中心的遊泳館、西湖文體中心、萊茵體育館、人大附中、阿裡體育中心、上城文體中心等。
我們的這個防溺水系統其實不能算正式進入亞運,因為一些因素,運動員比賽時,系統是關閉的。但在桐廬馬術中心,我和團隊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做了一個虛拟馬場。你隻需要點點滑鼠,就能知道馬匹的健康狀況、飼料的庫存等。它的各方面資料都會上傳到這個數字平台上。這個數字孿生的虛拟賽場其實今後很多賽事都可以使用,不僅僅是運用于馬術中心。
說實在的,AI可能是一個通用技術,我隻是把它應用到體育這個場景裡了,今後一定還會有很多延展。防溺水系統在全國已經有很多泳池和我進行對接了,四川、山東、上海各地都有。把它推廣到全國,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在我看來,更是對社會有意義的一件事。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研究所學生的時候,我常去體育場看比賽。香港的體育場使用率很高,老百姓運動的積極性都非常高。看球的時刻觸動了我,我希望體育和我們的生活距離變得更近一點,這也成了我創業的出發點。2017年,我的公司正式成立,我也開始正式進入了智慧體育這個細分行業裡。我如今的願景,就是希望通過科技賦能、AI引領,讓運動變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