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内八成債基虧損,最受傷當數可轉債基金,調整還将繼續嗎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财聯社9月27日訊(記者 黎旅嘉)近期,債市行情風向有變,可轉債市場更是遭遇個券閃崩行情。資料顯示,本月以來,債券基金指數整體呈下跌态勢,接近80%債基淨值出現虧損,其中可轉債基金甚至遭遇了較大回撤,淨值全線盡墨。

Wind資料顯示,在納入統計的69隻可轉債基金9月以來無一正收益,平均跌幅達-1.75%。近期,不少可轉債上演的“過山車”行情。9月25日,百洋轉債收129.97元,相較于9月19日階段高點時的240.675元,短短5個交易日跌接近46%。機構人士認為,本輪債市下跌是政策面、資金面、基本面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債市收益率上行,權益市場低迷以及個券發生強贖等因素影響了可轉債市場表現。

不過,資産荒演繹之下,也仍有觀點繼續強調當下位置可轉債的配置價值。事實上,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一、二級債基大幅加倉可轉債,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整體持有可轉債的倉位以及可轉債主題基金的倉位均創曆史新高。而較高的機構轉債倉位,也将有望為轉債維持估值提供有力支撐。

月内近八成債基調整

資料顯示,8月31日至9月12日,債券基金指數連續下跌,跌幅達0.26%;随後該指數雖有所反彈,但較8月31日,仍下跌0.14%。具體來看,Wind資料顯示,9月以來,在全市場有資料顯示的5538隻債券型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中,共4406隻債基收益為負,占比接近80%。從類型上來看,本輪遭遇回撤的債基中,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數量最多,共2137隻。具體來看,湘财鑫利純債A/C、興銀長盈三個月定開C區間内收益率跌幅超過1%。

但若從跌幅上看,最“受傷”的還要數可轉債基金了,月初以來,華夏可轉債增強A/C、格林泓利A/C、前海開源鼎裕A/C等區間跌幅均超過3%。而年内債基冠軍工銀可轉債目前雖以18.69%的收益率領跑,9月份以來也下跌約1.43%。

工銀可轉債基金經理黃詩原在二季報中态度鮮明地表達了謹慎樂觀的态度,他表示,債券收益率和各項利差均處于曆史相對低位,考慮到債券已對經濟走弱有所定價,其成本效益有所降低。“轉債市場上,估值仍處于曆史相對高位,波動加大,在大類資産中,預計轉債好于純債,但弱于股票,結構上,重點關注低溢價率低估值轉債和中等溢價率中等估值轉債,加大自下而上擇券。”

事實上,可轉債基金出現大面積回調的主因在于近日可轉債市場中個券頻現閃崩行情。9月25日,百洋轉債收129.97元,相較于9月19日高點時的240.675元跌接近46%。9月19日,百洋轉債在盤中拉升至14%的漲幅後随即跳水,以跌停價收盤,盤中振幅超過30%;次日低開低走,再度跌停。從二級市場的行情來看,百洋轉債此前價格持續在140元左右徘徊,8月末開啟了一波淩厲的上漲行情,10多個交易日漲幅超過四成。

圖檔來源:Wind

百洋轉債的走勢也是近期同類産品過山車行情的縮影,相似走勢在興瑞轉債、天鐵轉債、紐泰轉債等多隻可轉債身上頻繁上演。多隻前期走牛的個券頻繁遭遇跌停,經過閃崩後回到原點。如興瑞轉債在9月11日盤中觸及276元後已經跌逾43.04%。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出現“閃崩”的可轉債多為次新債(即從申購日算起6個月内的可轉債),同時具備價格高、轉股溢價率高的“雙高”特征。紐達投資創始人邬雄輝表示,可轉債具備股和債的雙重特點,本質上是一份債券加上一份股票的看漲期權,而超額收益的核心來自于正股的股價上漲,在權益市場低迷的背景下,發行轉債的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帶動了可轉債行情的下行。

上述背景下,從9月初至今,納入統計的69隻可轉債基金無一正收益,平均跌幅達-1.75%。例如,9月初至今出現2.04%的融通可轉債A,截至上半年末的第一大重倉債券是潤建轉債,近日,該債券被潤建股份提前贖回,二級市場同期價格也跌逾5%;而這隻基金第二大重倉債券龍淨轉債9月以來跌幅接近5%,拖累了基金的淨值表現。

仍有配置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重挫後,百洋轉債目前的轉股溢價率仍達46.30%,且在A股市場上共549隻可轉債中,轉股溢價率超過100%的有59隻。

有業内人士表示,可轉債的波動大多小于正股。但由于可轉債交易可T+0以及無漲跌停限制,加上部分資金在可轉債操作中誘多,推動了市場情緒,導緻很多可轉債價格脫離正股一度大漲。個别可轉債投機氛圍較重,如高價、高轉股溢價率個券,因債底保護作用薄弱,一旦公司強贖,投資者将面臨較大的虧損風險。但又因相對表現不弱于權益市場,又有着債券本身的安全墊,受到大部分投資者青睐,也讓投資者有着投資轉債風險較低的誤區。

不過,此前有不少觀點指出,可轉債在權益低迷的市場有債底支撐,牛市跟随正股上漲,是絕對收益者的朋友。從5年(2018-2022年)累計資料來看,中證轉債指數累計收益率38.8%,遠大于同期滬深300的-3.95%。

泓德基金基金經理趙端端稱,2023年上半年流動性環境相對友好,資産荒演繹下機構轉債倉位較高,為轉債估值維持高位提供了有力支撐。展望下半年,轉債估值或将繼續沿着窄幅區間震蕩,随權益市場的表現,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從整體組合的角度保持動态積極配置預計仍可以為優化組合收益做出貢獻。

一方面,除銀行轉債外,其他行業轉債估值壓縮迹象不明顯。銀行轉債估值邏輯、配置訴求、基本面分析方法均與其他行業轉債明顯存在差異,且存量占比較大,這造成了從寬基估值口徑來分析本輪估值變化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頗。另一方面,從技術面名額的角度來看,轉債估值或已經存在了一些底部信号。

天風證券認為,配置方面,本輪偏股轉債估值壓縮的相對充分,尤其是平價百元以上的品種已經處于曆史低點,或可以循着行業貝塔的線索關注低估機會。闆塊方面,建議關注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走強;“金九銀十”消費旺季以及8月社零回暖帶來消費闆塊修複機會;電子、醫藥等闆塊的低估機會等。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強調,随着經濟基本面企穩回暖,外資流出壓力有所放緩,正股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邊際或将改善。“回顧曆史,即使利率上行,隻要未發生顯著贖回沖擊,在正股回暖支撐下,可轉債市場高股性品種在後續仍具有較好表現。同時,考慮到正股目前處于底部震蕩階段,以高股息品種為底倉,通過中小盤成長品種博取彈性收益的啞鈴政策可優先考慮”。

本文源自财聯社記者 黎旅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