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網上看到一個視訊:

一位媽媽看孩子放假2個月都沒翻過書,天天拿着家教機在家玩。

一時情緒失控,把家教機一次次摔向地面。最後,把已經摔到四分五裂的機子砸進垃圾桶。

整個過程中,旁邊的孩子捂着耳朵,吓得不敢說話,隻驚恐地盯着母親。

視訊發到網上後,有網友表示了解:

“家長也是普通人,這真是氣急了。”

“沒定力的孩子确實需要敲打和監督。”

“有些孩子就是怎麼管都管不住,我兒子5年級時就這樣,我也被氣到摔過手機。”

也有網友提出質疑:

“這家長情緒有問題,不會教孩子合理安排時間,還要反過來怪孩子。”

“情緒的嬰兒,這樣做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讓孩子更恐懼、更叛逆。”

同為母親,其實特别能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誰沒有過一兩次情緒失控的時候呢?

這種靠“心情”、用“情緒”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而且,對于經常靠情緒解決沖突的媽媽們而言,有時候給孩子講再多道理,都抵不上吼幾句、罵幾聲有效果。

曾看過一句話:“一等媽媽用智慧解決問題,二等媽媽用資源解決問題,三等媽媽用情緒解決問題。”

就像提出質疑的網友們所說的,這種教育方式的根本問題在于:

除了發洩情緒外,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源。

最後隻能是痛了自己,傷了孩子。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所有失控的情緒,背後都是長久的壓抑

儲殷教授曾在一次訪談中說:

“女性付出太多了,尤其是在有了孩子後。女性的焦慮,是客觀存在的。”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正如他所言,真正壓垮媽媽們的,是背負的無數壓力。

而這些壓力,都來自一個個未被滿足的需求。

比如,缺少來自伴侶的關心和陪伴,很久沒有好好睡飽的覺,社會賦予媽媽的養育責任,原生家庭的問題,為人母後的奉獻心理……

每一樣,都是壓垮媽媽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其說是媽媽們控制不好情緒,不如說是壓抑的情緒積攢了起來,被一個契機觸動,全部爆發了出來。

董宇輝曾在直播間聊起自己的媽媽時,一度哽咽:

“媽媽在成為媽媽前,她也曾是一個小女孩。

她也曾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人生。可因為當了媽媽,她就變得不酷了。”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有人說,孩子是蝸牛,要牽着他慢慢散步;可媽媽才像蝸牛,柔軟的身體,背着重重的殼。

每個情緒失控的媽媽,背後都早已是一身傷痕。

發洩的不是情緒,是對生活和自己的無助和絕望。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最壞的情緒,給了最愛的人

最近看到一個讓人很氣憤的視訊:

視訊中的媽媽趁老公去洗澡時,翻看了他的手機。

看完手機後,突然轉身就朝着身後正寫作業的孩子放狠話:

“不要惹我生氣,再跟我說話我打死你!”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高贊評論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成年人的錯,不要拿孩子撒氣。”

明明是看完老公手機才有了怒火,可卻把怒火發在了旁邊無辜的孩子身上。

孩子,成了她壞情緒的宣洩口。

一位朋友曾和我聊起,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她壞情緒的垃圾桶。她經常在失控——後悔——檢討——繼續失控中輪回。

直到有一天,和家人吵完架的她,委屈地趴在桌子上大哭。

哭完才發現,其他人都摔門而出了,隻有女兒一直陪在她身旁。

看她坐起,女兒忙不疊地抱着她:“媽媽别哭了,我以後都聽你的話。”

從那刻起,她說再也不想對女兒撒氣了。

因為她發現,當她情緒失控時,别人都會逃開,隻有孩子會在原地默默承受。

“你能傷害到的,從來都是最愛你的人。”

你的壞情緒,不該讓孩子來買單。

别用心愛着孩子,最後卻用壞情緒傷害了孩子。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你所有的壞情緒,都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得到反噬

有心理醫生發現,情緒不穩定的父母,養育出的孩子身上基本會有這15個烙印: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母親是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撫養者,一個經常情緒失控的母親,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隻會更嚴重。

當孩子無法處理母親和自己的情緒問題時,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壓抑自己,承受一切。

書籍《這不是你的錯》中提出:

童年時遭受過身體、言語、情感虐待的的兒童,會把這種虐待内化為“羞恥感”,這種“羞恥感”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判,比如認為自己有缺陷,認為自己不夠好。

而如果一直不能找到與童年創傷和解的方法,就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是情緒向内發洩,意志被瓦解,無條件順從和依賴父母;

一種是情緒向外發洩,憎惡父母,變得性格偏執。

大人的情緒失控,帶來的是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因為沒有安全感,是以才會喪失對父母、對自己的信任。

而這些問題遇到青春期,更會集中爆發。

就像李玫瑾教授總結的:

“10歲前,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14歲後,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孩子所有叛逆期的表現,都是之前各種養育方式積累的結果。

你的每一個“情緒上來了,一時沒忍住”,“我還不是為了孩子好”,“誰讓他不聽我的”,都會成為給孩子青春期叛逆埋下的雷。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媽媽情緒穩定,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看過這樣一句話:

“和善的父母,是孩子内心深處的寶藏,你給過的尊重和鼓勵,會治愈孩子的整個人生。”

情緒穩定的媽媽,才能養育出陽光積極的孩子。

如何在養育壓力和焦慮中平衡自己的情緒,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1、情緒失控前,先找出真正的導火索

每次情緒失控,都是有誘因的。

比如,如果是和孩子無關的誘因,那就最好不要把怒火遷移到孩子身上。

可如果誘因和孩子有關,可以先找出孩子讓你發火背後真正的原因。

比如,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也許是作業難度大。孩子不好好學習,也許是他本身學習能力就不強,孩子不按你說的做,也許是他心裡有自己的想法……

有問題,先找問題背後的原因,再去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了,情緒自然也就消化了。

2、别讓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有句話說:

“每個情緒失控的母親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觀察了我身邊的很多媽媽們,發現那些容易情緒不穩定的媽媽,都有一個共同點:幾乎所有的養育重擔,都擔在她一個人身上。

那麼,除了個别特殊情況外,爸爸在家裡多分擔養育責任,媽媽适當給爸爸放權,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就像錢鐘書和楊绛的女兒錢媛所說的:

“爸爸和媽媽,就像孩子的左膀右臂,雙臂齊心協力,才能守護孩子走得更遠。”

3、先愛自己,再愛孩子

演員朱珠曾說:

“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才是一個好媽媽的基礎。隻有讓自己擁有好身體、好情緒,做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媽媽,才有能力去愛孩子和身邊的人。”

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管得越多,錯得越多。

不如把精力放回到自己身上。

因為,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媽媽,本身就是陽光積極的。

而這種滿滿的正能量,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産生最有利的影響。

4、聰明的媽媽,懂得自己排解情緒

心理咨詢師黃仕明曾說過:

“成年人最進階的情商,是安放好自己的壞情緒。”

真正智慧的媽媽,從來不會把孩子當成大人的情緒廢品站,而是會自己找宣洩壞情緒的方式。

比如,外出散一會步,做一段冥想,參加運動,給自己培養幾個小愛好……

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提出:“憤怒的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

每當壞情緒來臨時,給自己放會兒假,停一停。

等負面情緒冷靜下下來,再用一個更好的狀态去出發。

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

寫在最後,

看過這樣一段話:

“少對孩子發火吧,你愛他入骨,又拼命吼他。

崩潰後自愈,自愈後又後悔,卻忘了他還隻是個孩子。

他們也就快樂那麼幾年,長大後就成了你,也會疼、會苦,就像現在的我們。”

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一個不用活在恐懼中,安心自由長大的幸福童年。

你用什麼樣的情緒養育孩子,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一生。

而一個能掌控自己情緒的媽媽,才是孩子此生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