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蒲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産業 推進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扛起政治責任 激發内生動力 發展特色産業

【編者】今年以來,山西省蒲縣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統領,加快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全力推進鄉村振興,農業産業化得到新發展,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成效。一産固定資産投資全縣1—6月完成6753萬元,同比增長6%;一産增加值上半年完成13572萬元,同比增速達到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005元,增幅6.7%;全縣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6家,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1.88億元。

扛起政治責任 確定糧食生産安全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在今年蒲縣縣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縣政府同各鄉鎮簽訂了《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責任狀》,進一步壓實糧食生産責任,全縣糧油生産面積達到23.37萬畝,超額完成0.45萬畝。

落實各項政策補貼。及時足額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一次性種糧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補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今年全縣已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7371戶1441.5736萬元;農民一次性種糧補貼17062戶114.25萬元。

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2023年蒲縣農業保險工作由蒲縣人保财險、蒲縣人壽财險、蒲縣太平洋财險、中煤财險、平安财險5家保險公司承擔。截至5月份政策性投保農戶7056戶,投保面積18萬畝左右。大豆玉米複合種植收入保險投保合作社24個,面積10009.14畝。

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作為穩糧保供的政治任務,探索創新“政府全程組織+村集體全程主導+新型經營主體全程參與”模式,1萬畝玉米大豆播種全部出苗、長勢良好,達到凝聚起政府、村集體、群衆“三方合力”;實作完成上級“穩糧食、擴油料”政治任務,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和群衆受益,培育壯大一批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三個目标”;積極探索壯大提質農村集體經濟新途徑、農業生産托管新方式、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新技術“三個三”效果。穩定“菜籃子”産品生産。

開展生豬産能調控,確定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7000頭左右,規模豬場保有量不少于30個。抓好蔬菜、水果等“菜籃子”産品生産,上半年全縣蔬菜總播種面積6963畝,總産量3981.6噸,總産值1540.8萬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實施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統籌利用好撂荒地,確定全縣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産,高标準農田全部用于糧食生産。

政策有效銜接 激發群衆内生動力

根據山西省委農村工作上司小組關于加快農民持續增收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山西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司小組關于進一步做好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工作的實施方案等16個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為切實提高全縣特色産業效益,增加脫貧戶收入,蒲縣拟定了2023年特色産業支援脫貧人口增收實施辦法,通過特色産業補貼,進一步調動脫貧群衆發展産業的積極性,拓寬增收管道。

新發展夏秋冷涼蔬菜每畝補助100元,建立日光溫室每畝補助3萬元,改造老舊溫室每畝補助2萬元;建立标準化果園、改造中低産果園每畝補助1800元,建立防雹網每畝補助1000元;建立現代加工型馬鈴薯基地每畝補助1000元;建立中藥材(藥茶)标準化基地、良種繁育基地每畝補助600元。

在中央、省、市一次性種糧補貼的基礎上,縣财政對馬鈴薯、雜糧每畝增加30元的補貼。對年出欄生豬200頭以上、殭屍電腦3萬隻以上、肉羊500隻以上、肉牛100頭以上以及年飼養蛋雞5000隻以上、年存欄奶牛100頭以上的龍頭企業和納入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适度規模經營主體,财政給予貸款貼息。對新認證的“有機食品”每個補助2萬元,認證“圳品”每個補助10萬元。

依托特優引領 大力發展特色産業

做“精”種植。持續标準化玉露香梨7700畝,全縣梨面積達到1萬畝;以古縣鄉為重點,精細化管理蘋果基地1萬畝;新成立黑龍關鎮龍興食用菌合作社,建立标準化食用菌大棚10座,帶動農戶15戶;完善馬鈴薯“育繁推”服務體系,建設種薯基地3000畝,發展商品薯達到1萬畝。全縣薯類0.77萬畝,高粱2.1萬畝,谷子0.77萬畝,荞麥、莜麥等0.58萬畝;梨果總面積1.84萬畝;以連翹、柴胡、黃芩等為主的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0.44萬畝;設施蔬菜大棚159.5畝;食用菌大棚225.6畝。

做“大”養殖。投資500萬元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開工15個,全縣生豬存欄達到7.11萬頭,出欄5.35萬頭;牛存欄達到2.57萬頭,出欄0.29萬頭。做“長”加工。茂洲牛業屠宰加工廠房建設完成,竣工投産後可形成年屠宰萬頭肉牛的能力。全縣規模以上養殖場71家,其中存欄50頭肉牛以上養殖場41家,5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25家;萬隻以上養雞場5家,家禽存欄204785隻,出欄275824隻。

做“活”服務。培養農機合作社9個,農業生産托管服務面積達到2.75萬畝。常态化開展網絡營銷,拍攝抖音短視訊18條,提高了農産品知名度。在被子垣有機生态果園舉辦了果園全程機械化現場示範會。做“實”基礎。完成高标準農田建設4700畝,實施堡子、紅道兩處玉露香基地配套灌溉工程,新增水澆地面積3200畝。

實施“1310”工程 推動肉牛産業高品質發展

蒲縣制定了《關于加快推動肉牛産業高品質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實施方案(2023-2025)》,加快實施肉牛産業發展“1310”工程。

“1”即“一個目标牽引”。以建立全省肉牛現代全産業鍊标準化示範基地為牽引,推動肉牛産業高品質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3”即“三個次元賦能”。堅持黨建賦能,不斷強化黨組織對肉牛産業發展的組織上司力、深度融合力;堅持全産業鍊賦能,推進延鍊強鍊補鍊,加快建構現代肉牛養殖體系;堅持生态和數字賦能,一方面依托蒲縣生态優勢提升肉牛産業“特”“優”内涵,另一方面發揮數字技術在肉牛産業發展中的乘數效應。

“10”即“十大行動支撐”。即實施品種改良行動、标準化資訊化提升行動、畜牧技術推廣行動、重大疫病防控行動、高素質農民培育行動、鄉村振興金融服務行動、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品牌建立行動、畜禽糞污治理行動、農旅融合行動。

蒲縣有關部門表示,将全力推動肉牛産業标準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力争到2025年全縣肉牛存欄量達到5萬頭,把蒲縣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标準化、規範化、現代化的“畜牧強縣”。(張鵬)

[編輯:喬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