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空天飛機正在追趕美國X37B,性能世界第一!它将改變太空探索

這架飛機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先進的飛機。它是航天技術高度融合的産物,也是21世紀世界各國争奪太空控制權的基本機關。

在此事件之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建造客機的國家是美利堅合衆國。美國研制的X37B飛機甚至可以在軌飛行908天,差不多三年了。并進行了一系列秘密太空試驗任務。但這隻是過去的事了。現在中國也擁有了自己的飛機。

中國空天飛機正在追趕美國X37B,性能世界第一!它将改變太空探索

就在去年8月,大陸還利用長征2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測試航天器。而這艘飛船就是中國的客機。

事實上,這是中國客機的第二次試飛。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第一次試飛。當時中國軍工也釋出了一段視訊。然而視訊内容隻有三行文字和背景音樂,根本沒有任何圖像。此外,中國軍工還在評論區貢獻了一個經典梗:太先進了,無法展示。

大陸在進行第一次試驗的時候,就已經實作了飛機的可回收性。但可回收性隻是第一步。隻有修複後的飛機能夠再次飛行,實驗完成後才算再次使用。據介紹,大陸推出飛機的時候,被稱為跨越式發展。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架中國自主研發的飛機能用來做什麼?首先,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是,飛行器本身就是一個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的平台。從騰雲項目相關的模型和概念圖可知,大陸已經透露大陸正在使用兩級飛機。類似火箭的兩級高推力太空飛機用于将第一級太空飛機送入太空執行近地軌道任務。

中國空天飛機正在追趕美國X37B,性能世界第一!它将改變太空探索

不管是二線還是一線飛機,最終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這意味着未來在Tier 1飛機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衍生出一批要求較低且可能民用的飛機,如高超音速客機、高超音速運輸機、高超音速偵察機和亞軌道戰術機等。之後,将基于二級飛艇發展出軌道轟炸機甚至太空母艦等科幻航天器,飛行速度更高、物資要求更高、續航力更高。

這意味着過去人類太空探索的傳統遊戲規則已經徹底改變。

與傳統火箭相比,飛機使用了聯合循環發動機的新概念。在大氣層飛行階段,不需要消耗氧化劑,可以直接利用大氣層中存在的大量氧氣。現階段,航空發動機的等效比沖很容易達到1000秒以上,甚至6000秒以上。相比之下,火箭發動機在大氣中的等效比沖可能隻有300到400秒。也就是說,想要火箭突破第三宇宙速度,就需要大量的燃料。至于人類科技目前能觸及的門檻,人類火箭的重量加上裝置的重量現在大約是起飛重量的10%,剩下的就是各種推進劑。

那麼根據上面的計算,如果飛機使用與火箭相同量的燃料,則等效比沖将是火箭的2.5倍。當然,飛機不需要那麼多的當量比沖,是以原本為燃料提供的大部分重量可以用飛機本身攜帶的裝置或裝置來代替。如果與人類目前可以建造的最節能的火箭相比。是以,一枚火箭平均需要 46 噸推進劑才能将一噸物質送入太空,而一架客機隻需 20 噸推進劑即可完成同樣的任務。

除了節省能源的優點外,另一個優點是不需要建造額外的輸電塔。

無論是火箭還是航天飛機,發射這麼大的東西,發射塔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大陸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哦,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人類的奇迹。但這也導緻了一個問題,即缺乏靈活性。如果航天中心被摧毀,人類将無法發射任何太空裝置。

中國空天飛機正在追趕美國X37B,性能世界第一!它将改變太空探索

但當飛機發射技術成熟後,就根本不需要發射塔了,隻要在跑道上就可以發射。中國的高速公路本身實際上是按照飛機标準設計的,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充當機場。也就是說,如果有需要或者有必要在短時間内發射大型飛船,直接在高速公路上起飛也不是不可能。這将顯着降低對舒适性和啟動性的要求。而這就是航空從國家項目向日常民用技術轉變的基本門檻。

想象一下三十年或四十年後。除國内定期航班外,機場還将增設航線。透過航站樓的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飛機。飛機準備在跑道上起飛。這樣的場景光是想想就讓人起雞皮疙瘩。

這樣的場景并非天方夜譚。大陸長期以來一直強調科技産業跨越式發展。目前大陸研制成功的電磁彈射器、第二代全電推進系統、雙脈沖發動機以及目前大力發展的“空域”,都是“跨越式發展”的産物。這些技術有的從無到有,直接逼近美國高端技術水準,有的甚至直接超越美國,讓美國的PPT直接成為現實。是以我想我們一生中一定會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