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美國的汽車勞工大罷工越演越烈,據央視報道:針對汽車制造商的罷工将擴大至20個州的38個地點,并且不會做出任何讓步。美智庫分析:一周的罷工造成的直接損失為16億美元,如果答應勞工要求每年還将損失450-800億美元。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目前,通用、福特和斯泰蘭蒂斯三家汽車制造商與汽車勞工的沖突持續更新,汽車勞工要求三大車企提供四日工作制,漲薪40%。過去三年,大汽車巨頭的高管平均漲薪40%,而勞工薪資漲幅僅6%左右。

面對勞工的要求,三大車企叫苦不疊。一是,車企在電氣化道路上已經舉步維艱,2023年上半年三大車企總利潤加起來,都無法滿足汽車勞工的要求;二是,車企缺少電氣化的關鍵技術和資金,面對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崛起,美國汽車能不能生存下去,都還面臨着挑戰。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而汽車勞工的罷工顯然不是臨時起意,工會表示将進行到底。目前美國汽車勞工聯合會已經籌備了8.25億美元,以便保障參與人員的基本生活,每周發放500美元的生活費,預計可以持續11周時間。參與此次罷工的勞工大約有14.6萬,參與此次罷工的勞工大約有14.6萬。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三大車企提出的漲薪計劃分别是:福特同意加薪20%,通用同意加薪18%,斯特蘭蒂斯同意加薪17.5%。這距離汽車勞工的要求還差一半,雙方到了角逐的關鍵時期。

但是,不少媒體分析,這背後其實不止是汽車勞工與汽車工廠之間的博弈,更有可能是一場大的博弈。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1、汽車廠商“壓力促銷”。

美國的聖誕節即将到來,現在汽車廠商與汽車勞工“談崩了”,勢必刺激傳統的“采購季”汽車消費欲望,新車奇貨可居,去庫存壓力或将減小。

2、美國大選前的政治遊戲。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美國大選前,政治博弈的一部分。目前的消息是,拜登支援汽車勞工罷工,也支援汽車合理增加薪資,已經在社交媒體發聲調和沖突。特朗普下周不出席共和黨第二次辯論,而是專程去底特律聲援勞工,看來他已經找到了突破口。

看似是勞資雙方的博弈,最終卻将演變成“選票戰争”,三大車企陷入了困境,汽車産業用工沖突也集中爆發,整個汽車産業面臨着轉型的危機。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雖然美國汽車在全球制造、銷售環節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但是目前已經出現了“松動”的痕迹。三大車企已經開始宣布,受"零部件短缺"影響,關閉部分裝配廠,進行裁員。其中,通用解雇2000人,斯特蘭蒂斯解雇68人,預計再裁300人,福特解雇600人。

現在還不好評估最終的影響,但是這次事件顯然揭開了美國“制造業回流”的遮羞布,給拜登潑了一瓢冷水:有錢打仗,無錢漲薪。

汽車勞工工資多年沒漲,或者說距離華爾街印鈔機的速度差了一大截,境況很糟糕,新的制造業也基本如此。是以拜登宣傳的“美國制造”實際上早已經亂套了。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面對全球汽車産業電氣化轉型,通用汽車總裁羅伊斯說:如果我們不繼續投資,将很快失去市場。我們在全國和世界各地的競争對手,将立即抓住這次機會。

如果三大汽車廠商無法滿足汽車勞工的要求,隻會加劇雙方的沖突。最終的結果可能有兩個:

第一,美國車企轉移生産線,将廠區建立到墨西哥等新興勞動力市場;

第二,美國汽車産業加快自動化建設步伐,減少人力使用占比。

最令美國總統頭疼的還不止如此,美國通脹大背景下,各行業都呈現出人工成本螺旋式上升的趨勢,2022年8月,美國出台《通脹削減法》根本無法調和勞資之間的沖突。接下來可能就是美國制造業完全衰落的大程序了。但是,即便是這樣,美國還在打貿易戰、科技戰。

全亂套了,美國汽車勞工大罷工席卷了20州,“美國制造”夢已碎?

其實,解決這樣的事情很簡單:徹底放棄汽車産業,沒有這個産業,就沒有這個沖突,進口汽車不香嗎?這件事情本質是美國傳統汽車工業大潰敗,與其掙紮,還不如認清現實。

以前美國人就是這樣勸東方人的,現在東方人也來勸勸西方人:造不如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