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國家之一,人均GDP達到4萬美元。正常情況下,日本人民應該積極進取,過上繁榮健康的生活,國家應該呈現繁榮發展的狀态。然而,在深入了解相關問題後,專家得知日本正在發生新型“浩劫”,集體啃老現象在民間已成為常态。外界是否開始好奇日本正在發生什麼?
據相關統計,日本居家居住人數已超過100萬,其中40歲至64歲的人口約61萬。這是日本2019年的統計資料。 2017年,日本也做了統計,發現15歲至39歲的老年人超過71萬。
此外,日本媒體還報道了一起社會事件。一名56歲的日本男子在貧困中生活了近30年。父母去世後,他拿着父母的積蓄呆在家裡吃飯。最終,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餓死了。更悲慘的是,鄰居死後一個月就發現了這個人。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一名43歲的中年男子,因為工作的公司破産,失去了鬥志,在家中生活了七年。根據各種調查發現,這數百萬人呆在家裡的原因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困難,例如學業困難、疾病、工作障礙等。另外,日本人本身的标準也極高。他們很難犯錯誤。在他們看來,逃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
專家曾分析,日本之是以大規模出現這種情況,與日本過去的經曆有關。例如,早在1989年,日本東京銀座的土地價格就暴漲,日本群眾開始大量投資土地。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僅僅一年的時間,一切就都失去了。再加上日元貶值和資本家破産,這也導緻日本進入了“失去的20年”。由于金融危機的爆發,日本群眾失去了戰鬥的信心,這直接導緻了日本這個發達國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脾氣暴躁的老人。
是以,當遇到困難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跑,這導緻很多日本人“消失”在自己的社交圈中,整天待在家裡。日本所謂的“禦宅族文化”就是這樣形成的。但如果日本群眾繼續維持這種狀态,可能會過早進入“老齡化”時代,青少年心理将“畸形”,國家經濟發展将受到極大影響。
綜上所述:日本群眾對困難的抵抗力幾乎為零,未來日本經濟能否持續有效發展也将是一次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