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廣州市荔灣區科協、區委宣傳部、區衛健局、區科工信局、區教育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文廣旅體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公安分局、區氣象局、區關工委、區婦聯、團區委、中南街道辦事處主辦,廣州采芝林藥業有限公司承辦的“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全國科普日暨科普嘉年華活動在廣州珠江鋼琴創夢園舉行。
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德輝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希望全區各機關圍繞公衆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衛生健康、數字素養、知識産權、食品安全、國防知識、防災避險、安全生産等方面下功夫,把科普工作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等基層陣地,融入文化、藝術、教育、旅遊、體育等經濟社會發展領域,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多樣的内容、常有常新的活動,展示科技成就、服務創新發展、增強科學素質,不斷提升荔灣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當天活動的主會場,荔灣區青少年宮的孩子們以神奇中草藥舞蹈生動呈現了采芝林、敬修堂、王老吉、陳李濟等荔灣區中藥百年老字号的傳承與創新及源遠流長的中藥非遺文化。活動上,荔灣區科工信局代表帶來了前沿科技科普宣講,獻上一場不同凡響的科技“大餐”。當天,主辦方還為“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獲獎的“科普小達人”頒發獎狀及證書。荔灣區委宣傳部、區科協和采芝林科藥業有限公司為學校、社群贈送了科普書籍。
關鍵詞:
醫藥科普,護民健康
當天,主辦方在珠江鋼琴創夢園内設定了富有實操性、趣味性的科普互動體驗區,設定了10個獨具特色的科教體驗互動攤位,讓市民體驗各種真實的科學場景,與衆多尖端科技“摩肩擦踵”,身臨其境地感受科技的奧妙。
荔灣區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曆史上中醫館雲集,名醫輩出,素有嶺南中醫藥發源地之稱。當天,荔灣區中醫醫院、荔灣區骨傷科醫院、荔灣中心醫院、荔灣區口腔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各院名中醫亮相科普日,帶來西關正骨、骨正筋柔功、“西關助孕診療法”等中醫非遺文化瑰寶及中醫義診。采芝林藥業“傳統中藥炮制技藝”“漢潮中醫研究”,敬修堂“二百年跌打風濕藥物”“清代宮廷禦藥”,大翔藥業“中藥飲片”“中藥熬制”及強大的原料生産體系和嚴格的品質把控體系等中醫藥非遺及創新發展充分展示,配合互動體驗,呈現荔灣區成熟的産學研合作制度以及領先的中醫藥科技研究水準及成果。
“終于學會辨識人參、川貝母、紅景天等滋補藥材,以後去市場再也不怕被騙了。”市民李小姐告訴小荔,媽媽平時買了不少保健品,今天活動現場,采芝林設定了鑒定攤位,可以為市民鑒定藥材真僞優劣,既有科普意義,又有服務性。
采芝林藥業中藥師黃小龍告訴小荔:“我們每個星期二都會開展這種惠民鑒定活動,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今年6月,荔灣非遺集聚區在珠江鋼琴創夢園正式開園,這是廣州市首個生産性非遺集聚區,作為省級非遺項目‘采芝林傳統中藥文化’的保護機關,采芝林藥業率先入駐荔灣非遺集聚區,為推動中藥非遺創新性發展助力。我們的展館有300平,集展示與體驗、傳承與交流于一體,為市民群衆提供了一個走近中醫藥文化的機會。”
關鍵詞:
生活科普,服務惠民
當天,荔灣區知名企業和代表性行業也亮相科普展示現場。立白科技集團帶來了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名優産品,現場傳播“健康幸福每一家”的理念。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帶來金獎産品“小嬌”“小王子”,同時開展養花、插花、押花、組合盆栽等花卉應用技能講座,科普花卉文化。中國水産研究院珠江水産研究所帶來了入侵物種科普講解、水生動物模型展示等,一方水族更是設定了水中觀察體驗區,向學生示範如何用手機操控潛水機器人觀察魚的水中活動體驗項目,共同科普觀賞魚養殖和水産知識。
為增強居民的科學素養,全心全意守護每一位居民的平安健康,荔灣區各科普聯席會議成員機關和各科普資源機關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科普活動。荔灣區應急管理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區公安分局區反詐中心進行了防詐騙的宣傳。區禁毒辦的禁毒科普宣傳、區氣象局的氣象科普機器人、區市場監督局廣州市藥品檢驗所一分所為市民開展中草藥鑒别小妙招及食品藥品科普宣傳等,讓居民更加近距離了解到科學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進而更好地學科學、用科學。
科普既關乎前沿科技,也關乎身邊萬事,讓科學走向千家萬戶正是此次科普的初心,本次科普嘉年華除了展示一些高深與前沿的科學技術,更多傾向于向市民普及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科學小妙招,讓科學更加“人性化”,惠及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來源 荔灣區科協、廣州荔灣釋出編輯部 李元源】
【編輯 鄧菲菲】
【稽核 段丁、木木】
🎦 關注廣州荔灣釋出視訊号,掌握最新動态
點分享
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