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評大賞#
南韓娛樂圈“完蛋”了,劇組停工、演員失業,難怪Lisa一心想去歐美
南韓頂級女愛豆Lisa要去法國瘋馬秀表演的消息,在中文網際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
很多人說,Lisa表演瘋馬秀,是她向歐美娛樂圈遞交的“投名狀”,隻有通過考驗,她才能從韓娛跳向歐美。
那麼她為何一定要跳向歐美呢?南韓娛樂圈已經滿足不了她的野心了嗎?
沒錯,今年的南韓娛樂圈,可謂是一落千丈,“出逃”幾乎成為了南韓藝人的宿命。
今年4月份,南韓的好幾個劇組都因為資金問題被迫停工,雖然對外的說法是“暫停拍攝”,之後會重新開機。但如今來看,所謂的重新開機已經遙遙無期。
為什麼南韓會出現小劇組停播,演員被迫失業的情況呢?
因為現在的南韓娛樂圈,已經不是以前的南韓娛樂圈,他們早已被美國的網飛壟斷。
還記得2021年全球爆紅的韓劇《鱿魚遊戲》嗎?其實這就是網飛投資出品的。
當時導演黃東赫拿着這個劇本四處找投資,最後隻有網飛願意投拍,最後這部《鱿魚遊戲》用2140萬美元的成本,撬動了6倍收益。
雖然劇集大賺,但是導演黃東赫卻表示:自己隻賺到了填報肚子的錢。
一般情況下,電視劇重播時,導演、編劇等利益相關方都能收到分紅,但這樣的模式在網飛那裡,都被否決了。
從《鱿魚遊戲》開始,網飛大肆進入韓劇市場,憑借不限制創作者的自由這一優勢,很多導演編劇都願意優先向網飛尋求投資。
同時,南韓本土電視台的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由于網飛不願意為創作者提供分成,導緻南韓影視行業的打勞工淪為“廉價勞動力”。
觀衆看到的是韓劇邊拍邊播,效果非常高,但背後是無數從業人員日以繼夜,那命熬出來的。
還有電視劇制片人自殺,來表達對影視行業如此嚴重的剝削的不滿,之後南韓也确實立法,要求南韓影視從業人員每周工作不能超過50個小時。
但是網飛搶占市場後,無視這些法律法規,無底線壓榨影視從業人員。以前編劇導演辛苦工作,好歹還有分紅,現在連分紅都沒有了。
網飛就是扯着“創作自由”這面旗幟,大肆對南韓影視行業進行廉價收割,以極低的創作成本撬動全球收益,對底層打勞工的利益視若罔聞。
如今,南韓本土的影視公司大批破産,這都是網飛搶占市場後的結果。
美國好萊塢的編劇和導演集體罷工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情況基本是一樣的,就是打勞工拿不到錢。
但網飛對好萊塢編劇罷工絲毫不慌,為什麼?因為這兩年網飛在南韓投拍了150多部作品,壓根不用擔心沒劇播。
而網飛在南韓影視圈的剝削仍将繼續,比如《鱿魚遊戲》的導演黃東赫雖然沒賺到什麼錢,但他依舊會在網飛的投資下拍攝第二季《鱿魚遊戲》。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題材,本土公司不敢投,投了也播不出來。但網飛不怕,它面對的是全球關注,網飛不在乎社會影響,也不在乎政治博弈,它隻需要賺錢。
可是網飛對底層打勞工的剝削,真的就可以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嗎?
在網上,也會看到某些網友對網飛的吹捧,并說韓劇進駐網飛是巨大的進步和飛躍。其實大可不必,因為網飛毀掉的是南韓娛樂圈的整個生态環境。
不管是什麼行業,都要警惕一家獨大,警惕壟斷,否則資本賺得盆滿缽滿,受苦的終究是打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