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來自Sohu新聞
王龍老師新鮮出爐了塔斯汀中國漢堡的報告,我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家中國本土漢堡已經在全國245個城市擁有5686家門店(使用官網資料清洗後的數字)!一直很想試試北京烤鴨堡和麻婆豆腐堡,可惜了,在北京塔斯汀隻有2家店,路過偶遇的機會小,看來得專程去安貞造訪一下。
截圖來自極海品牌監測的資料探索(https://stores.geohey.com/explore/poi)
截圖來自極海品牌監測報告之塔斯汀中國漢堡,監測時間為20221101-20230831
看了報告,馬上動了心思,漢堡比漢堡!塔斯汀的門店數量和麥當勞、肯德基可有一比?在我們的品牌監測平台查一下門店數,簡單的很,離肯德基的10173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已經超過了麥當勞的5514!
塔斯汀與麥當勞門店分布的對比
有圖有真相,不對比不知道。看地圖顔色(藍色省份表示塔斯汀中國漢堡占優,紅色省份是麥當勞更勝出),一眼得出的結論:塔斯汀的主市場在中部和南方。除了兩個經濟大省——廣東和上海略敗麥當勞一籌,但在廣東門店絕對數量仍然不可小觑。再細看看數字,東三省,塔斯汀也就隻有在遼甯有72家店,大部分還集中在沈陽。而北京呢?是2:417!
眼見着塔斯汀對沈陽比對北京重視的多
再看其它三個一線城市,除了廣州和深圳,都是上百家的門店,上海也能開出58家的規模,北京沒有理由隻貢獻出“北京烤鴨堡”這個堡名。
單單就看過去10個月中,塔斯汀中國漢堡在營門店增長了100%,這期間新開門店達到2842家,最猛的月份是2023年7月,達到了566家。相比之下,監測期間關閉的門店隻有3家,關店率幾乎為0%。這一資料不僅展示了塔斯汀中國漢堡的強勁發展勢頭,而且看起來經營管理上做得相當出色。關閉的3家門店平均存續時長超過了5個月的老店。
北京的低配,大機率是因為地處北方,偏偏又是一個超高租金的城市。從地圖上看,在塔斯汀的戰略布局中,地域重要性明顯南高北低。雖然塔斯汀的客單價相比麥當勞是低的,但人家的客戶主力目前可不是針對下沉市場。通過對塔斯汀中國漢堡在不同級别城市的分布占比進行觀察,我們發現塔斯汀中國漢堡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而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分布占比較低。
從各個城市邊際上的門店數量增加,沈陽、石家莊、西安、鄭州、成都顯得突出一點,廣州、深圳、武漢雖然隻有全國平均新增率,但畢竟基數大。從總數上,邊際增長大的城市,其新開門店數量占到了統計期間新開門店總數的20%,表明塔斯汀中國漢堡正在開始重視北方的城市。
王龍老師的報告中還分析了塔斯汀已經布局的32個重要城市,各個城市中的選址傾向,以及門店密集度等名額,這份報告的資料來源于極海品牌監測,并做了深度清洗。極海将繼續在從多源資料中彙總塔斯汀的門店位置,持續整理。需要順便提一句的是,塔斯汀對位置資料并沒有做到很認真的維護(或許是擷取不到加盟商的資料)。到官網的門店查詢,點開第一個城市北京,清單中的第一家門店居然是**南京市雲密城店,而且北京所謂的十幾家店都是其它城市的張冠李戴。**再看看上海,也是如此,這個情況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一個對外的臉面尚且長期不太顧及,那品牌方内部對門店資料有多重視,是不是打算很好的利用,比如科學的選址和布局,很難想象塔斯汀會有多大的投入。
截圖來自塔斯汀中國漢堡官網 截圖來自塔斯汀中國漢堡官網
回到對資料的解讀。如果純在Excel中看資料,我和你一樣基本無感;要是配上地圖和其它圖表,就多了一些感性的認知;再讀讀報告,似乎可以跟塔斯汀的網絡規劃同仁們隔空對話了。倘若加上一點點情感,從來都沒有吃過塔斯汀漢堡的我,都開始憧憬再來一家萬店規模的快餐連鎖了。
不管是西式的肉夾馍,還是中式的大漢堡,塔斯汀的故事告訴你,在快節奏的時代,面向想躺平根本無法躺平的年輕一代目标人群,快餐還有很大的市場。中國這麼大,即便成功如肯德基、麥當勞還都沒來得及開墾的處女地,多到超過你的想象,有無數待塔斯汀們去發掘的潛力彙流區。
對耕耘中國的快餐連鎖品牌來說,這是Ta們品牌的延伸,也多了一個選項,節省精力體力,從外部擷取并長期維護更準确的營運戰略規劃圖;而對于關注資料分析的極海使用者來說,又多了一份可用于實踐的資料資源,來觀察和了解如何通過資料驅動的決策來塑造品牌的發展。
✍
圖、文 / 極海CEO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