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知乎上曾有個熱門提問:

“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最大的謊言?”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這句話不是謊言,隻是用錯了對象,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是啊,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正因作為執筆者的父母在紙上渲染、勾畫,才使孩子有了截然不同的模樣。

之前,網上就曾有人總結出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從中不難看出,孩子身上的問題大都是父母問題的投射。

是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别讓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特别是以下幾個坑,家長一定要避開——

01

貶低式教育,讓孩子一生都自卑敏感

中青報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在2000多名18-35歲的受訪者中,超過90%的人都表示,父母曾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

還有59.7%的受訪者認為,打擊式教育令他們缺乏自信,極易陷入自我否定當中。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生活中,喜歡貶低孩子的父母并不少見,他們總是打着“為你好”的旗号,可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往孩子的心靈上插刀。

《心理訪談》節目中曾經講述過一個啃老族女生的故事:

33歲的範成金,大學畢業十年後仍不工作、不結婚,每天理直氣壯地窩在父母家中。

被記者追問原因時,她情緒激動地控訴道:“我長三寸,他們就給我打下兩寸去,我就剩那麼一點點,特别難成長。”

原來,從小到大不管她做什麼,從父母那裡接收到的都是否定和挖苦。

國中時她喜歡雕塑和設計,滿心歡喜地展示自己的作品,父母卻直接潑冷水:“喜歡那個有啥用?啥也幹不了。”

她主動煮頓飯,父母挑三揀四:“你擱水咋擱這麼多?做個飯都不會!”

她想要創業,父母又諷刺道:“一事無成,你要能成事兒,我給你跪下”。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在這樣的打擊下,範成金越來越自卑敏感,不僅無法和陌生人正常交流,還産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

最終,她徹底自暴自棄,成了父母口中那個糟糕透頂的人。

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德在《原生家庭》裡寫道:

“來自父母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子女的心頭。”

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舌尖上跳舞。

如果年幼時總是被父母貶得體無完膚,那麼長大後,孩子也很難再尋回自身價值。

智慧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而是用認可和鼓勵喚醒孩子的内驅力,點亮他們生命的光。

02

無底線的溺愛,慣出了逆子的胃口

曾經看過一部卡通片叫《巨嬰》,裡面有一對無條件滿足孩子的父母。

從小到大,兒子一直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隻要喊一聲“媽媽”,家人就會為他辦妥一切。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直到爸爸車禍去世,家中從此陷入困境,媽媽甚至要變賣家具維持生計。

老大不小的兒子卻對這一切毫不關心,每天依舊隻顧着打遊戲,想要什麼就去和媽媽索取。

隻是這一次,當他提出想買昂貴的VR眼鏡時,媽媽再也無能為力,唯有掏出血淋淋的腎髒交給他變賣。

兒子滿心歡喜地拿到了想要的東西,一回家就又玩了起來。

直到他玩累了才發現,媽媽早已倒在了血泊之中。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有求必應的愛卻是一劑毒藥,耽誤了孩子的成長,還養出了不懂得感恩的“白眼狼”。

曾看過一則令人憤怒的視訊。

江蘇的一位男生,邀請同學去家裡玩遊戲,淩晨時分仍在房間裡大聲吵鬧。

父親推門提醒時間已晚,卻激怒了男孩,覺得父親讓自己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

于是,他沖上前就對父親拳打腳踢,用胳膊狠狠勒緊父親的脖子,并吼道:“你滾,你滾”。

媽媽和爺爺聞聲趕來,隻是勸說了幾句,男孩就把年邁的爺爺也踹倒在地。

最後,怒氣依然未消的他,直接擰開了一瓶飲料,澆在了父親頭上。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男孩的行徑之惡劣令人咋舌,但最悲哀的是,整個施暴過程中,全家上下竟無一人出手制止。

就連高大魁梧的父親,也忍氣吞聲,一點沒舍得還手,任由孩子這樣羞辱自己。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

“孩子3歲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

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争吵;

但當他20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千萬不要在該管教的年紀,放縱孩子的天性。

愛有分寸,孩子才會有分寸。

父母在适當的時候“狠心”一些,孩子才能明白承擔和給予,進而真正學會感恩。

03

喋喋不休的抱怨,正在吸食孩子的能量

作家劉繼榮曾經分享過一段自己的經曆:

有段時間丈夫在外地工作,她同時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忙得天昏地暗,自是怨言頗多。

下班回到家,她也時常挂着張“苦瓜臉”,洗衣做飯時更是動不動就唉聲歎氣。

周末的時候,她還要打電話跟朋友訴苦,講述身為職場媽媽的疲憊和種種不易。

直到有一天,她無意間聽到兒子和同學的對話,内容似曾相識:“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太苦了……”

她頓時打了個寒顫,這才意識到,自己日複一日的抱怨,竟吸走了快樂,讓孩子的心理能量也消耗殆盡。

在《圈層突圍》裡,有個叫“黑洞人”的概念。

意思是,生活中有些人如同黑洞一般,整天散發暗黑能量,将周圍的人也吞噬于情緒的沼泥之中。

喜歡抱怨的父母便是如此,他們持續釋放着負能量,結果是孩子也變得消極又悲觀。

網友@小塵說:“在母親充滿怨氣的人生裡,我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原來,從記事開始,母親便每天都在她的耳邊倒苦水:

買菜時小販缺斤少兩,工作上上司處處刁難,又或是父親怎樣的不負責任……

接着便是抱怨自己命苦,說把幾個孩子拉扯大受過哪些委屈,身體又是以落下了哪些疾病。

說到動情時,母親還會流下眼淚,感慨命運的不公。

年幼的小塵看在眼裡,卻痛在心上,總覺得是自己拖累了母親原本美好的人生。

懂事的她很想分擔這份苦,但又束手無策,于是隻能堅持做最忠實的聽衆。

可時間久了,她也逐漸變得郁郁寡歡,更是在初二時就被診斷出了抑郁症。

直到現在,每個月她還要定期去看心理醫生,療愈童年那顆受傷的心。

家庭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孩子則是天生的能量接收器。

一個不抱怨、正能量的家庭,才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為他們的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今天起,請少說抱怨的話,多用快樂的情緒去感染孩子,讓家庭裡充滿歡聲笑語。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04

密不透風的控制欲,剝奪了孩子成長的動力

心理咨詢師武志紅分享過一個案例:

一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都覺得活着沒意思,于是被家人送來接受心理治療。

男孩不僅精神上飽受抑郁折磨,就連肢體也時常出現幻覺,走路時總感覺那不是自己的腿,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在地。

武志紅深入詢問後才發現,盡管男孩家境優渥,但父母對他的管控卻十分嚴格。

從小到大,學習、生活上的任何事情,他都必須經過父母的首肯,絲毫沒有人生自主權。

男孩沒有反抗,覺得自己可以忍受這種痛苦。但實際上,被壓抑的情緒早已外化成了軀體症狀,換了種方式令他痛不欲生。

心理學家李雪說過:

一個身體隻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在父母無止境壓迫下長大的孩子,一早被剝奪了自由意志,剩下的不過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還記得那個在宿舍自殺的女研究所學生楊元元嗎?

聯考填志願時,她本想報考大連海事大學,卻被母親以離家太遠否決,被迫改成武漢大學。

上大學期間,母親又無視規定,把行李搬進宿舍,和她擠在1米2的床上睡了整整兩年。

畢業後,她考取北大的研究所學生,母親以家裡沒錢為由拒絕;她考上湖北小鎮的公務員,母親又嫌棄“小地方,沒出息”……

總之不管找什麼工作,母親都諸多不滿,她隻能去打些散工,繼續和母親蝸居在一起。

在三十歲那年,楊元元奮力一搏,終于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學的研究所學生。

她滿懷對新生活的熱望,可母親卻再次不打招呼住進了宿舍。

這一次,楊元元徹底心灰意冷,她拿兩根破爛的毛巾系在水龍頭上,以一種極端痛苦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不合格家長”行為表曝光:你是什麼家長,孩子就是什麼命

室友曾回憶,洗手台離地面不足一米,隻要尚有一絲生存的欲望,都可以随時終止自殺行為。

但楊元元沒有,她以這樣一種決絕的姿态訴諸世人:她終于得以掙脫被控制的魔爪。

戴維·托馬斯說過: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于害怕分離。

真正的愛不是操縱和禁锢,而是一次次得體的退出。

放下控制的手,讓孩子自由揮動羽翼,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意志和成長軌迹。

05

作家劉娜曾經在文章中寫道: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我們已不是第一天當父母。

我們可以一段時間總犯錯,總是做得不夠好,但我們不能一輩子活在惡性循環中,反複傷害孩子。”

孩童在跌跌撞撞中學會走路,我們做父母的,亦要通過不斷的修煉,在點滴的反思和改進中,慢慢完成“第二次成長”。

父母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孩子走向優秀的一大步。

願我們都早日成為合格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用愛和責任為孩子築起一道銅牆鐵壁,護他到達心中的遠方。

點個贊吧,與所有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