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作者:小吳雜談888

你是否還記得2011年的利比亞戰争?那場由西方國家幹預的戰争,導緻了卡紮菲政權的垮台,也讓這個曾經富裕的北非國家陷入了長期的動亂和分裂。十年過去了,利比亞的人民還沒有享受到和平和穩定的生活,而是遭遇了另一場更加可怕的災難——洪水。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就在本月初,一場罕見的風暴“丹尼爾”席卷了地中海中東部地區,給利比亞東部城市德爾納帶來了創紀錄的降雨量。大量的暴雨導緻了水壩潰堤,山洪暴發,整個城市被淹沒在水中。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數萬人流離失所。這是利比亞曆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也是全球近年來最慘烈的洪災之一。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一、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

這場洪災并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與全球氣候變化有着密切的關系。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科學咨詢小組今年釋出的最新報告,全球變暖已經導緻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增加,進而增加了極端降雨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同時,海平面溫度的上升也會增加地中海飓風的威力,這是一種兼具熱帶氣旋和飓風特征的混合現象,每年隻會發生1到3次。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風暴“丹尼爾”就是一例典型的地中海飓風。它于9月4日左右形成于希臘附近,然後向利比亞移動,在9月10日達到鼎盛期。當時,德爾納市出現了強風和雷暴,并在24小時内降下了414.1毫米的雨量,相當于該地區平均年降雨量的兩倍多。這樣的降雨量在利比亞是前所未有的,超出了當地排水系統和防洪設施的承受能力。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二、政治動蕩削弱了應對災害的能力

這場洪災也與利比亞長期存在的政治動蕩有着直接的關系。自從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後,利比亞就一直處于分裂和沖突之中。目前,該國分為兩大政治勢力:一方是獲得聯合國支援和國際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GNA),控制着西部地區,包括首都的黎波裡;另一方是國民代表大會(HoR),與哈夫塔爾将軍上司的“國民軍”(LNA)結盟,控制着東部和中部地區,包括受災最嚴重的德爾納市。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由于兩大政治勢力之間的對抗和不信任,利比亞的國家機構和公共服務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和削弱。在此次洪災發生前,利比亞國家氣象中心就已經釋出了災害預警,并通過電子郵件和媒體通知了所有政府部門,但這些警告并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響應。

受災地區的基礎設施,如水壩、道路、橋梁、通信等,都缺乏維護和更新,無法抵禦洪水的沖擊。救援行動也受到了武裝團體的幹擾和阻礙,無法及時到達災區。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三、國際社會提供緊急援助

這場洪災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同情。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向利比亞提供了緊急援助,包括救援物資、技術人員、醫療隊等。目前,阿聯酋、埃及、土耳其、阿爾及利亞等國家運送的救援物資已經抵達利比亞。聯合國駐利比亞團隊也正在現場調動資源和應急小組,為災區群眾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同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呼籲利比亞各方保持克制和團結,避免政治分歧更新為武裝沖突。

5000人遇難、上萬人失蹤!利比亞洪災為何如此嚴重?

結語:

利比亞洪災是一場人類與自然的悲劇,也是一場政治與社會的危機。它暴露了利比亞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維護國家穩定方面的薄弱環節,也展現了國際社會在救助人道主義災難方面的良知和責任。我們希望利比亞能夠盡快走出這場災難,實作全國選舉和政治過渡,恢複和平與發展。我們也希望全球各國能夠加強合作和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