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作者:小僧亂翻書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文|Neil

編輯|t

引言

1945年的8月份,華夏民族迎來了一個好日子,日本在經曆了可愛的“小男孩”和“胖子”帶來的小影響後,小日子正式宣布投降。舉國歡騰之下,有些人卻開心不起來,準備開溜。

就在這一月,僞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去到了沈陽機場,準備前往日本,在其登機之前被順利逮捕。

而他帶去機場的行李箱中,裝着如今已經在故宮博物館展覽,享有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盛譽的國寶級文物——《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

很幸運,這件文物在一代一代人的保護下傳承了下來,讓更多的華夏後人,能夠欣賞到《清明上河圖》,感受北宋都城東京的繁華景象。正因為《清明上河圖》實在是太大了,想要盡可能的感受其中的畫面内容,就不免要花時間仔細觀看。

如今我們已經能夠通過線上的方式看到《清明上河圖》,如果你将《清明上河圖》放大一百倍,你會發現在一棵樹下,有一名正在睡覺的男子,姿勢和穿着,都不是很雅觀,看着非常尴尬!

一、樹下的睡覺男子

《清明上河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能看到都城東京百姓生活的真實模樣。有的在逛街劃船,有的在當打勞工運送貨物,有的則在街頭賣藝。這熱鬧的景象,搭配形象的人物,讓整幅《清明上河圖》宛若“活”了一般。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左下角睡覺男子)

若是我們将《清明上河圖》放大一百倍,就會看到在一棵大樹下,有一位沒有穿長褲的男子,他的紅褲衩看着是如此的顯眼。他不光不覺得害臊,就這麼趴着睡着了,真正诠釋了“隻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那麼這個男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有人說,這個男子明顯就是在讓旁邊的人幫着自己縫補褲子。可能出門之後,出現了什麼意外,褲子壞了,是以就隻能去到街頭裁縫那裡修補。在加上今年是本命年,是以穿個紅色的内褲,也就合情合理。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

還有人說,唐宋時期作為文化水準鼎盛的時期,很多傳統觀念實際上都已經被淡化了。說不定在當時,男性已經完成了穿衣自由,女性也可以穿着的更加奔放一些。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還能夠看到在打開門的屋子裡,進行哺乳的女性。

不過還有一種想法是非常具有開創性的,那就是這個趴在地上,穿着紅褲衩睡覺的男人,就是作者北宋畫家張擇端自己。張擇端在曆史書上的形象,是一個向往自由,不喜歡被囚禁在學堂之中的角色。

二、張擇端的不羁人生

張擇端雖然出生在普通家庭,但因為性格灑脫,從小沒少挨打。長大後,他選擇離開家鄉,一個人打拼,在來到都城東京之後,他成為了一個國小徒。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的書畫教育,但是他僅僅花了三年的時間,就告訴了人們,什麼叫天賦碾壓。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哺乳細節)

三年後,他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在北宋出生是他的幸運,重文輕武的環境讓他成功得到了朝廷重視,進入翰林院工作。也就是在此期間,他每天都在觀察都城的熱鬧景象,對人物的動作、表情以及街頭氛圍的領悟,已然入了化境。

可能很多朋友認為他就是一位為朝廷賣命的畫家,但實際上,他還是一位傑出的将領。“文體兩開花”這五個字放在他身上,真的再合适不過。

在北宋能打仗,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畢竟宋朝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是慫貨。作為将領,上戰場與金人作戰,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如果取得了戰功,還要被後面一群主和派的官員排擠陷害,皇上本身就有求和思想,很多武将都在感歎生不逢時。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

是以張擇端是一個幸運但也倒黴的人,他的文被欣賞,他的武在時代大環境下,能夠為大宋貢獻的力量,卻是有限的。也許這樣的糾結,加上他本就灑脫的性格,讓他在《清明上河圖》中,創造了一個穿着紅褲衩,趴着睡覺的男子形象。

明明隻剩下一層底褲了,卻還沒有任何的危機感。人人都知道他在出醜,紅色的内褲讓這種醜陋變得格外的鮮明。但男子卻不以為然,還是安心的睡覺,不管身旁的裁縫到底如何去縫補自己的褲子。

三、亡國之作

《清明上河圖》還有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亡國之作。之是以會被如此稱呼,并不是沒有道理,我們作為後人,也無法揣測張擇端在作這幅畫的時候,是否帶着一些特殊的情緒,想要在畫中進行傾訴。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

作為一部曠世巨作,諸多學者對《清明上河圖》上繪制的景象表達了懷疑态度。首先是畫作中的那些士兵,任何一個守衛城池的士兵,都應該精神煥發,牢牢把握城門防控,切勿讓城内進入外賊。

但是畫作中的士兵們,卻顯得随意慵懶,絲毫沒有軍人嚴肅的氣質。整個畫作之中,士兵數量達到了幾十人,隻有三個士兵是精神的,有的甚至就在酒館前面休息酣睡。除此之外,供城中進行消防用的防火亭,也沒有任何一名看守在場,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這一切實在是太符合北宋表面繁榮,骨子裡孱弱的形象了。作為華夏最沒有骨氣的王朝,誰都不知道為什麼宋朝一代一代皇帝都那麼害怕打仗。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清明上河圖》三位精神的士兵)

他們選擇用最懦弱的方式面對外敵,給他們地方,給他們錢,給他們物資,還要賠上一個笑臉。這樣毫無骨氣的國家,之是以會展現如此頹勢,曆代宋朝皇帝必須為此負責。

《清明上河圖》也許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隻是張擇端單純的創作,但它帶來的影響,以及學者們對其進行的猜測,不無道理。

宋朝滅亡時的崖山海戰,那是朝代骨氣展現作為濃烈的象征,陸秀夫背着少帝趙昺投海自盡。數十萬的軍民與敵軍進行戰鬥,其中有些百姓已經垂垂老矣,但他們用自己的力量,維護着宋朝的尊嚴。

可惜的是,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宋朝皇帝們擁有忠心的人民,擁有過能力高超的将領,但就是沒有與金兵對抗的勇氣,那顆懦弱的心,才是将宋朝軍民送上戰争絞肉機的,罪魁禍首。

清明上河圖放大百倍,發現樹下一尴尬場景,一名睡覺男子在幹嘛?

(崖山海戰插畫)

參考資料

廈門衛視.驚險!《清明上河圖》真迹當年差點被當赝品處理?[OL].2022.04.2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