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中國男籃靠幾代人積累了一點家底兒,需要全行業都來珍惜,踏實付出,家底兒敗光了,全行業都受虧損。”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2023男籃世界杯9月10日晚落下帷幕,首次闖入決賽的德國隊繼續創造奇迹,以83比77戰勝塞爾維亞隊,最終加冕。塞爾維亞隊雖然未能赢得決戰的最終勝利,但本次世界杯他們在數名頂級球星缺陣的情況下,一路過關斬将殺入決賽,也再次證明了這支老牌歐洲勁旅的驚人實力。

幾家歡喜幾家愁,中國男籃在32支參賽隊中僅列第29位,執教主帥正是手握塞爾維亞籃球教練協會終身成就獎的名帥亞曆山大·喬爾傑維奇,對他和中國男籃來說,菲律賓世界杯之旅充滿了挫敗和郁悶。中國男籃世界杯首戰以63比105慘敗給塞爾維亞,這一天剛好是老喬56歲生日,賽前,塞爾維亞隊很多隊員都向這位傳奇人物送上了祝福,但開賽後壽星隻能不停搖頭。

2022年11月16日,中國籃球協會對中國男籃國家隊主教練做出調整,宣布選聘喬爾傑維奇擔任中國男籃國家隊主教練。他的任務是帶領中國男籃出戰2023年男籃世界杯預選賽第六視窗期比賽和2023年男籃世界杯的比賽,力争率隊奪取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

重金請來世界級名帥統軍,加上歸化球員NBA球星李凱爾加盟,中國男籃史上最大投入卻換來本屆世界杯上一勝四負,創下史上最差戰績的同時再度失去奧運會入場券,跌入深淵。

中國男籃在上個奧運周期表現不佳,未能獲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此番再失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意味着一代球員在自己的競技黃金時期不能參與最進階别賽事的競争。

以往參加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旗手都會由身材高大、樣貌俊朗的中國男籃名将擔任。而今,連續缺席兩屆奧運的中國男籃甚至已經失去了能夠指引方向的旗手——未能随隊出征的老将易建聯在中國男籃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前宣布退役,球迷哀歎,從奧運前八到八年不能參賽,中國男籃的榮光徹底褪去了。

中國男籃該如何繼續前行?《南方人物周刊》專訪了中國籃球名帥宮魯鳴。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39歲的他指揮中國隊首次打進奧運前八,這是迄今未被打破的最佳戰績,這批球員也被稱為“96黃金一代”。2014年中國男籃跌入低谷時,他受命出山,一年後再次将中國男籃帶回亞洲第一。這位身高隻有1米72的傳奇後衛被稱為中國籃球的“救火大師”。1999年,他在中國女籃失去悉尼奧運會參賽資格的最低谷出任主帥,通過大換血和全方位的隊伍建設,打造出一支青春勇猛的女籃黃金一代,連奪2001女籃亞錦賽、2002年亞運會兩個桂冠,并在2002世錦賽上斬獲第六名。

以下是宮魯鳴教練的自述: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2015年10月3日,湖南長沙,中國男籃奪得2015男籃亞錦賽冠軍,宮魯鳴高舉獎杯慶祝 圖/視覺中國

我個人非常贊同中國籃球加強國際交流,中國籃協聘請外籍教練,尤其是國外名帥來執教是一件好事,無論是在對抗上、理念上、方法上都可以帶給我們很多很好的經驗。但教練團隊如何合理配搭、怎樣充分發揮外教的作用,還是要考慮到一些現實因素。

國外教練員的特長是職業素養高、專注、認真,他們的執教水準也一定是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才會被中國籃協選中的,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大多數成長于一個職業化程度較高的籃球環境中,認為包括自己在内,隊伍上下都具備足夠的職業精神。集結一支國家隊之後,外教很少會認為這支隊伍的建設管理、運動員技能的提高也是主教練的工作重點之一。

他們更多習慣将注意力放在場上,比方說戰術體系、陣容配置、對手研究等等,其他很多事,他會認為那是你運動員自己的事兒,或者說一個成熟的職業運動員自己早就應該解決了的問題。

外教做主教練的時候,雖然都會給他們配備優秀的中方教練做助手,但是基本上外籍主教練很少會跟中方教練深入交流、主動溝通。實話實說,他們也不一定看得上我們的中方教練,是以我們會看到外籍主教練很投入,也非常敢于開展工作,但是中外教練正式交換意見或者交流的機會很少。

從我們的過往經驗看,如果外教作為助教,他就會和主教練主動地進行交流,會把他看到的、收集到的各種資訊,以及應對辦法,主動地跟中方教練組交流溝通。

這麼多年來,無論是國家隊還是地方俱樂部,我們的籃球界形成了一個這樣的執教環境:除非中方教練非常主動,積極配合外教、向外教請教,他可能會跟中方教練多說一點,如果你不做這些,你隻跟着外教,他其實是不會給你任何幫助的。但如果中方是主教練,外教就會把他的經驗知識或者是方法手段,主動地與你交流,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事兒,這麼多年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執教文化。

還有一點,即便沒有外教,教練組全部是本土教練,我們的教練圈裡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習慣于聽從主教練的安排,簡單說,你不安排事我就不幹,主教練發話了,安排我,我再去幹。如果主教練不要求,那麼助理教練都是不會輕易發表意見的。

這些都是我們的“籃球文化”,請外教必須考慮這些現實因素,其實很長時間圈内是有共識的,就是外教可以用,球也可以輸,但是主動權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就是輸,也要讓我們自己的教練輸得明白。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2023年9月2日,菲律賓馬尼拉,2023男籃世界杯17-32位小組賽,中國男籃以75比96不敵菲律賓男籃,主教練喬爾傑維奇賽後退場 圖/視覺中國

聘請外教,最忌諱的是把外教當作一根救命稻草,指望他們在短時間内點石成金,出成績。外教真的能救中國籃球嗎?不見得!直到今天,中國男女籃的曆史最好戰績仍然都是我們自己的本土教練帶隊打出來的。集體項目有它的特殊性和複雜性,通過一個外教取得突破并沒有那麼容易,這是我們在隊伍建設中一定要去思考的。

把外教請進來,不能把自己的東西都丢了。你自己的東西是幾代人積累出來的,适合自己的人員特質和具體環境,這些經驗都是經過了具體實踐的檢驗的。你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跑就能成功的。補我們的短闆,發展自己的特長,才是根本。

有些話聽上去有些過時,但我還是要說,我始終堅持隊伍建設要重視說服。所謂說服并不是什麼空洞的長篇大論,在日常的工作要求和業務學習中就可以結合很多東西講一講。

外教是不管隊伍建設的,他也不會做這種說服,大賽前他往那一站拎着個球衣說你們要對得起這上面的國旗,這就算他給隊員做的說服了。一個人的頭腦思想沒有這麼簡單,你為什麼打籃球?這個職業對你有什麼基本的素養要求?再往上說,你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有什麼具體的認識?這個具體的時代背景又對你自己和體育這個行業提出了哪些要求?你不能頭腦空空地拿球。

不隻是國家隊缺乏有品質的說服,我們現在的職業聯賽,有人會做思想教育工作嗎?一個籃球職業運動員在當今的大環境裡應當起什麼樣的社會作用?有幾個人能夠回答?我們搞職業化,球員的薪資待遇是上去了,但思想認識沒有跟上。運動員是需要引導的,聽到人們批評中國男籃“男足化”,這樣的說法讓我們做籃球和足球工作的都面上無光。老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子不教父之過”,從俱樂部到國家隊,我們的教練、領隊是否盡到了影響、教育年輕人的責任?隊員有問題肯定是在管理教育上面,在國家隊沒人教育他,回到地方更沒人教育他,天天都是晃晃悠悠的,甚至求着他,哄着他,對吧?

我們自己的教練要積極成長,不能說坐等國外高水準教練給自己當助手,這不現實,也不可能赢得同行和隊員的真正尊重。

不要小看一支隊伍,它的内容不隻是技術性的東西。主教練本身需要一種成熟度,潛移默化、以身作則,你的言談舉止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氛圍,這個東西很重要。

教練其實是個苦行僧。你要想當好教練,你必須專注,要放棄很多愛好。你平時沒事交一群朋友,這邊訓着練,那邊安排晚上幹什麼去,那哪兒成?當隊員你管好自己就行了,當教練你得考慮全隊的事,全隊的事就不是一件兩件的事了。隊伍的組建、上下溝通、家長溝通、思想問題、技術問題,全隊的攻防體系建設、對手研究,一天24小時連軸轉你都忙不過來,還有時間忙别的去?不專注根本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一個人必須尊重自己的工作,這是你賴以生存或者是你吃飯的家夥。我帶中國女籃的時候,一直用一個瓷碗吃飯,就是提醒自己,你得愛護好自己的飯碗,别打了,打了以後沒飯吃了。

無論是明星運動員還是教練員,都應該恪守本分,不能為了彰顯個性去犧牲體育運動陽光、健康、正向的核心價值。過去國家隊完成集訓或比賽任務、隊員回俱樂部之前,我們都是要給他們提要求的,回去後你要展現國家隊隊員的水準和價值,要以身作則,在各方面都要起好的帶頭作用,而不是回去耍大牌。聯賽裡每個人還有針對性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回來後我們是要檢查的。

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在2023開學演講中說,“要以天下為己任,要有真實的本領,在樸素的勞動中展現人生的高貴、行業的高貴、衛生事業的高貴。”每個行業都要有自己的職業信仰,中國男籃靠幾代人積累了一點家底兒,需要全行業都來珍惜,踏實付出,家底兒敗光了,全行業都受虧損。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宮魯鳴:外教不是中國籃球的救命稻草 主動權應在本土教練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