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談 | 徐靜雨的“嘩衆取寵”,比籃球圈故步自封更有價值
旁觀者清,圈外人不用顧及太多的臉面,看問題比較直接,說話更直截了當,以達到振聾發聩的效果,他們并非真的在嘩衆取寵。而我們圈内人自然可以大氣一點,虛懷若谷,海納百川,聆聽各方建議和意見。
撰文丨大嘴爵爺侃球
編輯丨郝亮宇
雖然中國男籃早已結束了世界杯的征程,但關于他們方方面面的讨論仍在繼續,日前知名籃球解說徐靜雨就與前職業教練霍楠展開了激烈論戰,同時郭艾倫親自下場怒怼專業裁判丁佳甯,更是将“辯論賽”推向了高潮。
其實說到底,無論徐靜雨PK霍楠,抑或郭艾倫硬剛丁佳甯,都是圈内人與圈外人之間的論戰,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圈外人多管閑事,還是圈内人故步自封呢?

先來看徐靜雨和霍楠的論戰,首先是徐靜雨表示,自己願意主動請纓出任中國男籃主教練,“本人承諾,如果我帶隊成績不如喬爾傑維奇,我将倒貼國家隊20萬元,如果成績好于喬爾傑維奇,我也隻要5萬元年薪。”
徐靜雨列出了教練團隊人選,有領隊李楠、李春江,助教杜峰、郭士強,他表示将充分放權,進攻、防守、臨場指揮均由助教團各司其職,自己主要是“背鍋”的角色。一旦徐靜雨卸任,将由助理教練接任主帥一職,以便男籃的風格得到延續。
徐靜雨這番請纓立馬引發了軒然大波,其中前國手焦健回擊道:“好家夥,什麼牛鬼蛇神都出來了。竟然還有自薦要當男籃主教練的。哥們,這個國家隊主教練不是馬路邊上的狗尾巴草。”
霍楠也在社交媒體上對線徐靜雨,“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中國籃球在低谷的時候沒必要落井下石。每一個籃球從業者的敬畏心是最起碼要具備的。輿論的力量很大,節奏不能亂帶啊,你當國家隊的主教練,你咋不上天呢?”
對于霍楠的譏諷,徐靜雨立馬展開回擊,他諷刺霍楠沒有基本的了解能力,因為自己隻是做了一個假設,說這番話的根本意圖,是現在國内教練誰都不願意來擔任國家隊主帥,必須找到解決的辦法,“國家隊教練組要通力合作,責任共擔,這樣将來教練組才能保持穩定,沒必要聘請外教,工資都發給本土教練,能者上,也能降低執教國家隊的抵觸心理。”
徐靜雨還表示,有些人根本沒了解到自己這番話的根本意思,反而咬文嚼字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并無限放大,甚至毫無素質地謾罵,“有些人連國小生的了解能力都沒有。”
實際上,身為一名草根籃球界說,徐靜雨曆來以觀點犀利而著稱,針對圈内一些人和事發表看法也屬于分内之事。而霍楠身為前職業球員和教練,看到男籃遭遇圈外人譏諷,難免心生憤懑,親自回怼也在情理之中。
但就像徐靜雨所言,中國男籃目前已經處于低谷,除了鼓勵,更應該找到症結所在,并一點一點地去解決,如果一味哄着隻能适得其反。況且,這些年從宮魯鳴到李楠,再到杜鋒,老教練和中生代教練全部都試過了,事實證明依然很難讓人滿意,是他們的能力不行嗎?恐怕未必。可現實就是,國内教練已經不願意再去國家隊趟這趟渾水了。
當然,作為圈内人更了解旁人不清楚的内情,比如球員的傷病、隊内的氛圍等等,但中國男籃的成績擺在那裡,一位強調客觀理由隻會讓人更加反感。就像姚明當年所說:“興你打的差,還不興人家罵啊!”
至于說郭艾倫怒怼丁佳甯,是因為東契奇在與加拿大的比賽中遭遇了一些有争議的判罰,使得郭艾倫回憶起了四年前與波蘭一戰,自己5次犯規提前下場,未能幫到球隊的過往。
不曾想丁佳甯将郭艾倫的5次犯規集錦全部剪切出來,還表示:“前三次(犯規)沒什麼問題,後面兩個屬于吹了肯定不是錯判,但也可以不吹。”郭艾倫則回怼:“吹錯了就是吹錯了,再回看一百次一千次也是錯了!”
郭艾倫是一名自帶流量的球員,他親自下場自然也讓其擁趸攻陷了丁佳甯的微網誌,迫使丁佳甯将這條資訊删除。
其實作為一名專業裁判,丁佳甯隻是就判罰本身進行分析,郭艾倫則摻雜了更多個人的情感,認為這些吹罰對自身不利,雙方的立場截然不同,自然會引發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趙睿也曾就自己是否伸腿,在丁佳甯的微網誌下方留言,兩人也進行過論戰。
中國男籃的世界杯之旅結束後,籃球媒體人付政浩就撰文稱,中國籃協不願意像從前那樣将老專家、老前輩集中起來開總結會,因為這些老人不相信球探報告,總仗着資曆譏諷人,讓上司很不舒服。
要說老專家和老前輩就不是圈外人了,他們是從事籃球事業多年的圈内人,非常資深,是以不是聽不進圈外人的話,而是聽不進“忠言”,畢竟忠言逆耳,誰聽了都很難舒服。
有意思的是,霍楠曾在解說時諷刺周琦像“街溜子”,被阿的江指導罵的最後隻能道歉。是以說到底,圈内人擡頭不見低頭見,說話不敢說重了,怕得罪人,媒體記者要是得罪了俱樂部,還怎麼要到新聞素材?
是以,往往旁觀者清,他們不用顧及太多的臉面,看問題比較直接,說話更直截了當,以達到振聾發聩的效果,而我們圈内人自然可以大氣一點,虛懷若谷,海納百川。
中國男籃現在處于最低谷,更需要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靠哄和安慰。畢竟這已經不是要面子的時候了,要是連續無緣三屆奧運會,誰都沒有面子!現在需要更多人建言獻策,即便是徐靜雨這類看起來嘩衆取寵的言論,其實也是直指男籃的現實問題,并非真的在嘩衆取寵。
而男籃隊員和名宿,他們的專業其實隻在打球本身,對于體制、對于規則,其實有更多非職業球員更專業、更清醒,所謂專業人做專業事,不是說每個球員都能去做官員。其言論去粗取精即可,沒必要刻意放大某些觀點。
如今,中國男籃到了必須推倒重來的地步,任何形式的故步自封都不可取。我們應該抛開圈子思維和面子思維,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機率才能提升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