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點頭條說#
9月11日晚上素有直播帶貨界一哥之稱的李佳琦在直播間含着淚水向公衆作出了誠懇的道歉,并承諾以後一定不會再讓類似的事情發生。
事情的起因可追溯回11日淩晨時候的一場直播,當時的李佳琦正在帶貨花西子的一款眉筆,期間有一位粉絲抱怨花西子的産品越來越貴了,而李佳琦在看到後立馬怒怼了回去:“不要亂說它們一直都是賣79,國貨品牌已經很難了,有時候該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麼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此番帶有濃重“教育消費者”以及将“責任歸咎消費者”的言論一出,立即引爆了全網輿論,也讓李佳琦陷入了被全網讨伐的困窘之中,不得不在11日晚上含淚道歉。
但李佳琦的淚水似乎并不能讓網友息怒,在相關資訊的評論區中我們依舊能夠看到一面倒的譴責,“要是給我500萬一天我比他更真誠”、“還想賺錢罷了”、“我哭了,我裝的”、“賺那麼多就别來賣慘了”、“道歉還帶直播時間表,真實一點流量都不想浪費”...如此種種似乎李佳琦是不徹底完蛋,網友們都不會就此罷休了。
同時在這一連串負面影響下,李佳琦在微網誌的粉絲數量也從原來的3000多萬掉落到2900多萬,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掉粉超百萬了。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李佳琦的這次直播翻車,可謂直接讓他墜入了職業生涯的最黑暗階段了。
當然,這個“最黑暗”可不隻有上面提到的這些事情,因為這次的翻車,有關李佳琦的一些黑曆史也通通被搬了出來,并幾乎被錘爛了。
李佳琦的“黑曆史”快被錘爛了
“樹倒猢狲散,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
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警醒,表達了對社會炎涼轉變的一種感慨,也诠釋了在一個事情正在變得不幸的時候,會突然出現數不勝數的糟糕事來讓事态越發惡化,并最終朝着不可挽回的境地去演變。
這次的李佳琦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這兩天的輿論場中我們能夠看到的遠不隻有針對李佳琦在本次直播事件上的讨伐,無數網友和媒體還将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一系列“黑曆史”繼續搬了出來,試圖論證李佳琦就是徹頭徹尾的資本醜惡的代表。
比如有人說“他管不住嘴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次說隻有胖女生才用加長衛生巾,再上次說變醜了就讓老公帶去整容”。
也有人說李佳琦不尊重女性已經不是一兩次了,他甚至會當衆開黃腔。
比如在某次直播拿的口紅被卡得比較緊的時候他就曾拿女性來開玩笑;也如某次楊幂到直播間做客帶貨的時候,李佳琦居然拿楊幂吃東西的樣子來玩弄,說對方一定是某某能力特别出衆。
還有網友将李佳琦直播賣某某某外品牌的事情搬出來說,并想以此論證李佳琦為了錢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
當然,單純指責李佳琦在“對女性群體無禮”和“不愛國”在網友看來還不夠,他們甚至會搬出李佳琦最早期的商業夥伴付鵬的經曆來論證李佳琦的忘恩負義。
據網友不知道從哪裡了解到的資訊,在最初的時候李佳琦是和付鵬是一同帶着一條狗前往上海追夢的,并約定了賺夠2000萬就回老家。但後來李佳琦卻被紙醉金迷迷魂了眼睛,并和同伴鬧上了沖突,并嚴重傷害了付鵬的感情,最終迫使付鵬一人離開,而李佳琦則徹底墜入到了資本的醜惡陷阱中了。
如果說最近發生的直播翻車事情隻能說明李佳琦已經傲慢不已,那網友挖出的其它黑曆史,如果全部都是真實的話,那李佳琦的形象其實已經瀕臨被錘爛的境地了。
那接下來李佳琦可能面臨的代價就是,他可能真會因為自己的一次出言不遜,進而讓他如今掌控的“商業帝國”面臨慘痛的損失。
現在的李佳琦究竟有多厲害?
關于李佳琦究竟有多賺錢的讨論,我覺得最無稽的一個形容是“李佳琦已經具備娛樂明星的賺錢能力了”,對于這個形容我隻能說網友已經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對于一部分人來說拿着千萬片酬拍部電影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事實是,李佳琦的賺錢能力不僅不是娛樂明星望塵莫及的,甚至就連上市公司們也都是不可高攀的。
在9月11日這一天就有這樣一個話題沖上了熱搜前列:李佳琦的淨收入超過90%的A股公司!
具體來說那是基于2021年的一份名為“2021年度中國網絡主播年度淨收入百強榜”的統計,在當年李佳琦憑借年度淨收入18.553億元登頂榜首,而該收入不僅讓他遠甩排在當年排在地位的辛巴,還是李佳琦成為了上市公司望塵莫及的存在。
因為2021年5274家A股上市公司中,足足有4897家的歸母淨利潤是低于這個數值的---也就是說李佳琦憑一人之力就遠超了93%的A股上市公司。
這樣的戰績絕對不是一句“媲美娛樂明星的賺錢能力”能夠诠釋了,甚至可以說李佳琦就已經是一個商業帝國的代表了。
同時依據媒體報道,目前的李佳琦不僅是美ONE的當家主播,更是這家公司的合夥人,同時美ONE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戚振波也通過和李佳琦的合作完成了财富高達170億的累計。
除此之外,目前李佳琦還關聯着19家企業,其中6家擔任法定代表人、16家擔任股東、5家擔任高管,目前李佳琦的商業版圖已經涉及到網絡、管理、文化傳媒、電子商務等等闆塊。如今的他已經是實打實的資本巨鳄了。
但過去有多風光,那在這次的“翻車危機”中就有多麼的令人惋歎。
我不知道李佳琦是否還有真被原諒的可能性,但透過這件事情我希望各位,尤其是每一個企業家們都得認真掂量一個事情---請收起你們的傲慢,别再去試圖教育消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