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歌:不想把生活過成一部“偶像劇”

作者:新湖南
胡歌:不想把生活過成一部“偶像劇”

在《不虛此行》中,胡歌飾演聞善,一個因為寫不出劇本而被迫改寫悼文的落魄編劇

“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的。”近日,胡歌到廣州為新片《不虛此行》路演,面對觀衆的關心,他回答道。前段日子,胡歌頻頻在微網誌吐露心聲,引發“退圈”傳聞。在廣州,他并未正面回應自己是否真的準備短暫離開幕前,但他說,過去他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部“偶像劇”,如今他想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今年8月29日深夜,胡歌發微網誌:“我盡量,我盡量,我盡量保持冷靜。我對不起好多人,我希望對得起這短暫的一生。”他還配上一張頭發淩亂、胡子拉碴的自拍,左眼的傷疤清晰可見。

2006年8月29日,胡歌在滬杭高速嘉興路段遭遇車禍,同行女助理張冕經搶救無效死亡,胡歌本人也經曆了長達數小時的手術。不少網友猜測,胡歌這條微網誌正與這件往事有關。

而在今年的8月21日,胡歌曾發微網誌說:“如果未來五年,我不拍戲了,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們應該會支援我吧?”該條微網誌引發了“胡歌要退圈”的傳聞,讓粉絲們既擔心又傷心。

胡歌:不想把生活過成一部“偶像劇”

8月29日,胡歌發微網誌稱“我對不起好多人”

“你說可能五年之内不拍戲,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在9月10日《不虛此行》的廣州路演中,終于有一位觀衆舉手向胡歌提問。

“其實對我來說,有意義的事情有很多。”胡歌沒有正面回答。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發現在過往的十幾二十年中,自己一直處于人生的快車道上,我甚至把我自己的生活也過成了一部‘偶像劇’。”

他說:“我錯過了很多原本應該屬于一個真實的‘胡歌’的生活中可貴的點點滴滴,以及每天我應該真切去感受的‘小确幸’。對于人的一生來說,恰恰這些‘小确幸’才是最大的推動力。”

胡歌:不想把生活過成一部“偶像劇”

8月21日,胡歌發微網誌:“如果我不拍戲了,你們應該會支援我吧?”

“很多時候,人可能年過四十才會去反思,去回望自己走過的路,看到過去所留下的隐患和不足。”胡歌說,這種反思或許正是聞善帶給他的。聞善是他在《不虛此行》中扮演的人物,一個因為寫不出劇本而被迫改寫悼文的落魄編劇。但在跟逝者家屬們的交流中,他開始思考人生意義,并最終治愈了自己。

在這部電影裡,曾與胡歌共同出演《琅琊榜》的吳磊扮演一個神秘的角色——“小尹”。這個隻出現在聞善家中的男孩,最終被證明其實隻是存在于後者腦中的人物。在故事的最後,與自己和解的聞善終于能再次提筆,續寫這個男孩的故事。

胡歌說:“在很多時刻,我心中的‘小尹’都會跳出來跟我說:‘勇敢地作出自己的選擇,做那些你認為更有意義的事。’”

他沒說自己未來五年的計劃。但在這天廣州路演的最後,他對觀衆說:“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的。”他認為如今的自己就像片中的聞善一樣,也已經從2019年母親去世的陰霾中走出來了:“從讀到《不虛此行》劇本的第一刻起,聞善就一直在給我溫暖。我已經跟曾經的自己和解了——至少我們之間有了正常的交流。”

他說:“我希望我的體驗也能發生在每一個看到這部電影的觀衆身上。”

這天路演現場,一位廣州女觀衆給胡歌遞上了自己的喜糖:“我下個月要辦婚禮了。”嚴肅了一晚上的胡歌露出了笑容,他歡喜地上前接過喜糖:“我全拿走啦!我分享給劇組,讓大家都沾沾你的喜氣。”

胡歌:不想把生活過成一部“偶像劇”

《不虛此行》導演劉伽茵

導演闡述

今年5月,胡歌憑借《不虛此行》獲得了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演員”。該片的導演劉伽茵則拿下了“最佳導演”。

跟電影裡的聞善一樣,身為《不虛此行》導演兼編劇的劉伽茵,在寫劇本的時候也遇到過困難。“這個劇本從動筆到完工,中間隔了10年。”她說,“我覺得創作從來都是很難的,不光對我,對所有創作者來說都很難。”

但她認為所謂創作的焦慮,在電影裡隻是一個隐喻,“它跟普通人生活中的焦慮是一樣的”。

如何應對焦慮?“我想通過這部電影傳達的是,人生不是隻有一條路可走。不是隻有那一條路,才能讓你覺得‘不虛此行’。” 劉伽茵說,“隻要認真地對待生活,認真地對待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你生活的意義就會不一樣。”

她特别提到電影的主題——善意。“我曾經在自己的生活裡被人幫助過,感受過那種善意的力量,是以我希望在這個故事裡把它講出來。”她說,“電影裡的聞善雖然孤僻,但他仍然有朋友,是以就算他事業沒那麼順利,他其實也是一個幸運的人。”

而朋友對聞善的善意,也被他傳遞給了那些委托他寫悼文的逝者家屬們。劉伽茵說:“聞善是通過全身心的傾聽,去跟每一個委托人溝通的。也正因為如此,他能慢慢地把雙方的溝通帶到更高的層次,甚至對委托人的情感和思想發生影響。”

影片公映後,有一些觀衆提出過疑問,為何一部以悼文創作者為主角的電影,卻沒有展現過一篇完整的悼文?9月10日在廣州,劉伽茵回應,這是因為她想展現的那種“真正的溝通”已經完成,作為溝通結果的悼文,她覺得可以成為一種“留白”,留給觀衆自己去想象。記者 李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