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南韓外交部長樸振進行了一場長達80分鐘的電話會談。這次會談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美國在東北亞集結大軍、美韓軍事活動更新的緊張背景下。在這次通話中,王毅向樸振提出了三點重要的忠告,進一步闡明了中國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和态度。
自2023年8月以來,美國一直在中國周邊采取一系列挑釁舉措,加強了緊張局勢。其中,美國與南韓進行了一項名為“乙支自由之盾”的軍事演習,旨在加強盟友合作。這引發了地區内的關切,尤其是在演習中加入了如何應對快速更新的戰争情境的新要素後。
同時,美國還在拉攏南韓和日本加強軍事合作,盡管日本核污水排放問題引發了争議。這表明美國試圖建立一個強大的軍事同盟,但南韓對此的回應受到了國内政治壓力的影響。
中韓兩國的反應出乎了美、日、韓的預期。中國海軍推出了新型反潛護衛艦,并成功進行了新型戰鬥機J-35的首飛。這些軍事發展意味着中國擁有了更強大的軍事能力,可能對美國的行動構成威脅。
另外,北韓也開始顯示出發展遠端戰略巡航飛彈的迹象,這将使其具備對美國本土發動軍事打擊的能力。這一系列消息使南韓政界感到緊張,意識到自己可能成為地區緊張局勢的犧牲品。
在這一背景下,王毅與樸振的電話會談變得尤為重要。他們讨論了中韓的經貿合作,強調了合作對雙方的經濟恢複至關重要。樸振表示,南韓不支援所謂的“對華經貿脫鈎”,并願意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共同推動亞洲經濟增長。
王毅還向南韓提出了三點忠告:
- 中韓關系具有内生動力和必然邏輯,不應受第三方的幹擾。
- 南韓應增強戰略自主能力,抵制反全球化和脫鈎潮流。
- 中國将支援南韓作為中日韓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促進三方持續合作。
這三點忠告傳遞了一個明确的資訊:中國願意與南韓展開多領域合作,但前提是南韓必須獨立決策,不受外部政治和經濟壓力的幹擾。否則,雙方的合作将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果。
中國一直主張和平外交,不願意與任何國家陷入對抗局勢。然而,中國堅決不會通過非正當手段被逼迫做出妥協。中國願意在平等和互信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包括南韓和日本,展開合作。随着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人們有望看到中國和平外交的努力和成果,有助于地區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