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太保年中成績單:營收穩健增長,投資端向好持續提升價值貢獻

作者:時代财經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劉子裕

近日,中國太保(601601.SH;2601.HK;CPIC.LSE)交出了一份穩健的年中成績單,營業收入與歸母營運利潤均同比正增長,同時投資收益表現良好,為集團整體經營結果提供了重要支撐。

8月27日,中國太保釋出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并于次日在上海舉行業績釋出會。上半年,中國太保新會計準則口徑下營業收入達到1,755.39 億元,同比增長6.5%,實作歸母營運利潤215.37 億元,同比增長2.5%;截至6 月末,集團内含價值為5,371.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

報告提到,中國太保經受了不同時期的市場波動考驗,管理資産規模保持穩健增長。截至6月末,集團管理資産規模高達2.8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信用風險管控保持較好水準,大類資産配置能力和專業投資能力行業領先,取得良好投資收益表現。

在中期業績釋出會上,以中國太保總裁傅帆為代表的管理層集體回應了包括壽險市場變革、目前股價估值、新能源車險市場、險資投資等業界關切的話題。

管理層表示,下半年将繼續堅守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做好信用風險管控,持續提升資産端價值貢獻。

堅持長跑心态,總投資收益增長4.1%

上半年,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中國太保堅持長期主義,以長跑心态進行資産配置,管理資産規模實作穩步增長,投資收益保持國内同業領先地位。

報告顯示,截至2023 年6 月末,中國太保管理資産達到28,369.24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其中集團投資資産為21,186.5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3%;第三方管理資産7,182.6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上半年第三方管理費收入為11.32 億元,同比增長2.4%。

在投資端,中國太保基于對宏觀環境長期趨勢的展望,堅持精細化的“啞鈴型”資産配置政策,一方面,持續加強長期利率債的配置,以延展固定收益資産久期;另一方面,适當增權重益類資産以及未上市股權等另類投資的配置,以提高長期投資回報;同時,持續降低信用類資産的配置比例,管控好信用風險。

例如,集團旗下太保資産利用股息價值投資政策,發行了組合類保險資管産品。上半年,該類産品經受市場波動檢驗,得到穩健型客戶的認可,公司偏權益類投資的産品規模實作穩健增長。固定收益投資方面,太保資産在收益率處于相對高位期間,加大配置力度、優選配置品種,積極把握長期限固收資産的配置機會,有效優化了配置效果,實作穩健收益。截至6 月末,太保資産第三方組合類資産管理産品與外部委托資産規模合計2,263.3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

業内專家表示,中國太保的戰略資産配置定位于跨越經濟周期的長期資産配置,這種基于長期視角的戰略資産配置,不僅更合乎大類資産配置的邏輯,有利于實踐太保的投資理念,也更有利于發揮戰略資産配置在投資管理和負債管理工作中的牽引作用。

事實上,自2019年起,中國太保便着力搭建集團投研平台,經過四年半的時間,目前已經建構了包括戰略資産配置年度回顧,戰術資産配置年度、半年度、季度建議,周度宏觀配置例會制度,日度全球資産與經濟跟蹤,以及廣泛專題研究在内的全方位、全天侯研究體系。

基于集團投研平台,上半年長江養老加強資産配置政策研究并及時動态調整,強化年金受托管理能力,有效保障了受托業績的穩定。截至2023 年6 月30 日,長江養老第三方受托管理資産規模3,814.8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1%;第三方投資管理資産規模3,638.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

作為中國太保投資業務領域的重要成員,國聯安基金同樣交出了一份穩健向上的成績單。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今年二季末,國聯安旗下公募基金資産管理規模達到1,028.5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非貨币性資産管理規模為986.29億元,位居公募基金行業前1/3,相較于去年增長了20.43%,展現出逆市向上的強勁實力。

以長跑心态進行戰略資産配置,同時加強投研建設建構多元投資能力,中國太保的專業化投資能力始終位居行業前列,為集團整體投資收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資料顯示,得益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增長,集團總投資收益達到382.49 億元,同比增長4.1%;實作淨投資收益384.32 億元,同比增長2.7%,主要原因為股息和分紅收入的增長;實作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1%,同比上升0.6 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當期計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類資産的變動影響。

整體來看,上半年中國太保在投資端表現良好,各項名額均處于行業領先水準,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态勢。

針對下半年資産配置,太保資産總經理餘榮權表示,下半年股票市場具有長期配置吸引力,現在是投資優質上市公司股票的時機,将在較低位置逐漸增加優質股票配置,“預計下半年長期限的地方債發行會加速,将積極關注國債、地方債的投資機會。”

提升投資品質,ESG投資賦能價值增長

在雙碳目标的推動下,ESG已成為中國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中國太保成功入選福布斯中國首次釋出的中國ESG 50榜單。進入2023年,中國太保繼續深入了解并積極踐行ESG理念,多元發力持續推動ESG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責任投資”的投資理念,中國太保及旗下公司将ESG治理與經營管理相融合,在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績效考核等環節全面融入ESG因素,建設長期可持續的ESG投資管理體系,持續提升對外投資品質,同時提升自身社會責任績效,助力集團價值增長。

比如,在投資實踐方面,集團旗下太保資産将ESG作為投資考量重要因素,積極支援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更新和綠色服務等綠色産業發展,加強對高碳資産的評估管理。

報告期間,太保資産聚焦綠色投資、創新綠色金融産品,積極布局ESG主題産品線。目前太保資産已成立3隻ESG主題類産品,産品類型涵蓋純債類、二級債基和偏股混合類産品,并發行了2隻綠色貼标另類投資計劃産品。截至6月30日,太保資産投資綠色資産金額達到近800億元。

同樣地,集團旗下長江養老也将ESG理念引入投資管理的全流程,完成存量産品的ESG政策改造,并将ESG評價因子作為篩選ESG主題投資标的重要依據。一方面,加大政策鼓勵的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等相關行業的研究力量和投資機會的挖掘;另一方面,剔除不符合公司内部評級要求的ESG主題備選投資标的,減少因治理結構惡化或負外部效應等風險帶來的投資損失。

與此同時,中國太保及旗下公司還将ESG管理要求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及績效考核體系,做好ESG風險的定性和定量評估工作,在關注投資業績的同時,堅持ESG的價值導向和業務導向,發揮金融向善的力量,賦能集團長期價值提升。

例如,集團旗下太平洋産險通過系統性設計、前瞻性研究及創新性實踐,初步建構“1+4+2+1”的綠色保險創新實踐體系,即“1套企業标準及系統落地+4大重點領域産品創新+2大首創低碳保險模式+1套低碳運作體系”,成為國内财險行業首個明确提出可持續保險戰略規劃并進行創新實踐的保險企業,積極引領“綠色财險”發展。

報告期間,太平洋産險在綠色保險方面累計提供保障近45萬億元,占整體業務的比例超過1/4。

當下,保險行業内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針對下半年集團規劃,中國太保總裁傅帆表示,保險企業要尊重行業發展規律,回歸保險經營本源。

在壽險闆塊,中國太保将持續建設以代理人管道為主的多元化價值管道;産險方面,車險業務着力提升市場化定價能力和精細化管理能力,非車險業務需把握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發展機遇;對于投資闆塊,将繼續堅守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做好信用風險管控,持續提升資産端價值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