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疼痛感成為一種麻木,這一晚中國男籃風雨交加

混采區,當趙睿說着“我不甘心”時,一旁是波多黎各球員集體的歡呼慶祝。

男籃世界杯以來,趙睿幾乎成為了中國男籃的新聞官,願意留在混采區接受媒體采訪的,僅有他一人,更多時候大家都隻是從這裡匆匆走過。

畢竟每場都輸20分的比賽,球員很難再有太多表達欲望。

當疼痛感成為一種麻木,這一晚中國男籃風雨交加

趙睿(中)是中國男籃最後的遮羞布。

89分,這是中國男籃世界杯三戰的最高分,球員也明白,前兩場球隊的比分實在太低,“得60多分确實很難赢球。”

但可怕的是,中國男籃上一次在奧運會和世界杯上得分超過85分,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85-68戰勝安哥拉……

換句話說,過往的15年時間,中國男籃的進攻始終都處在世界籃壇下遊。以往我們有能一錘定音的姚明、易建聯,但當潮水退去,中國男籃最終成為那個裸泳的人。

就如趙睿賽後所說:“沖擊太多防守端就會出現更多漏洞,沒辦法。”如今的中國男籃,也隻能做到顧頭不顧尾。

當疼痛感成為一種麻木,這一晚中國男籃風雨交加

中國男籃遺憾退場。

三場比賽,對手進攻節奏有快有慢,但每百回合得分卻出奇地一緻——分别為137.1分、137.3分和133.9分。

如果塞爾維亞是因為他們在B組有高出對手一截的實力,那麼當南蘇丹和波多黎各同樣打出如此高的效率,或許隻能說明這是中國籃球與世界潮流的差距。

“我們不能隻專注于眼前的聯賽,這是遠遠不夠的。”上一場比賽結束後,趙睿曾這樣說道,這句話在比賽中再次被驗證。

當我們的聯賽MVP王哲林在場上屢屢犯錯,除去狀态不佳和心态崩盤外,人們更願意相信這就是球員個人能力的問題。

一位媒體人則給出了這樣的形容:“如果當一名球員在聯賽裡不跳都能搶下10個籃闆,你會認為到了更進階别的舞台上,他會跳起來嗎?”

溫水青蛙,最為緻命。

當疼痛感成為一種麻木,這一晚中國男籃風雨交加

王哲林直接被罵上了熱搜第一。

四年前無緣奧運的夜晚,大家說要記住這晚的疼痛感——如今,這種疼痛卻成為中國男籃的常态。中國男籃,已經輸麻了。

這支男籃的核心運動員,與四年前并無太多差別,但做到知恥而後勇的人,仿佛沒有幾個。

畢竟過去四年時間大家都待在聯賽,除了為數不多卻舟車勞頓的亞洲比賽,中國男籃直到今年夏天才擁有球員口中“高品質的熱身賽”。

趙繼偉賽後就說:“每次打世界大賽都有這種感覺,我們這些年打的世界大賽太少了,從2019年到現在隻有幾場高品質熱身賽,通過看電視是體驗不到這種感覺的。”

所有的驚豔,都來自長久的準備,想在馬拉松最後100米狂奔追趕,留下的隻有狼狽。

世界杯小組賽結束的當晚,馬尼拉迎來台風“蘇拉”,這一晚的中國男籃,風雨交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