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聽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時,還能擷取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 大水壺子
編輯| 大水壺子
演員高明的面孔,早已成為了娛樂圈的活招牌。
1996年,高明的名字憑借電影《孔繁森》響徹大江南北,從此他便走上了漫長而又輝煌的演藝之路。從業幾十年來,高明曾先後出演兩百多部影視作品,獲得的獎項更是不勝枚舉。
如今已年過古稀的他是圈内公認的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在事業上頗有建樹的高明,其感情生活自然也備受關注。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演員高明曾經一段浪漫的情感往事。
朝思暮想的表演夢
高明出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江蘇。
說起來,他的家庭确實具有非常濃厚的藝術氛圍。在那個康樂活動少之又少的年代,學美術出身的父親非常具有先見之明,早早就把小高明送去學習平劇。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高明從小就對登台演出有着非同一般的興趣,但是學戲對他來說實在太苦了,師父嚴厲的斥責和狠心的懲罰令他難以承受,為了能夠讓高明健康成長,父親最終還是帶着他離開了戲班。
後來高明轉到了文化課學校,但是由于基礎薄弱,他常常徘徊在留級的邊緣。
高明對課堂上那些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沒什麼興趣,心裡卻始終惦記着有朝一日能夠再次登台演出。
當時在各鄉縣輪流播放的露天電影成了高明接觸表演的唯一途徑,每每看到影片中動人的故事情節,高明的心中都會萬分動容,夢想着有一天大家也能為自己的表演着迷。
或許夢想的種子從這一刻便開始悄悄在高明的心中發芽,隻待時機一到,這棵小芽便會成為文藝界的參天大樹。
上高中時,高明迷上了文學小說,把當時十分流行的雜志《新觀察》上一篇名為《達吉和他的父親》的小說背的滾瓜爛熟。
為了登上朝思暮想的舞台,1959年,高明放棄了參加聯考的機會,以文藝兵的身份報考了昆明軍區話劇團。
考場上,高明在才藝展示環節朗誦的,就是那篇他倒背如流的《達吉和他的父親》。
一年後,高明順利被昆明軍區話劇團錄取。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關于舞台表演的系統學習和專業訓練,終于有機會能夠繼續自己的夢想。
高明将這個機會視若珍寶,每次排練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閑暇時間,高明也不會和劇團的其他成員一起聯誼,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對表演的觀摩和學習當中。
專業能力拔尖的高明也曾收到過劇團其他女孩抛來的橄榄枝,不過他都選擇了婉拒。
一見鐘情的意中人
可就在他17歲這年,劇團新來了一個叫段瑞芬的女孩,徹底改變了高明的人生軌迹。
段瑞芬長相明豔大方,身材窈窕,是團花級别的人物。
高明自打第一次見到段瑞芬,就對她情根深種,但一直沒機會表白。
一次,兩人在舞台上對戲,目光交彙的刹那,高明的大腦一片空白,之前背熟的台詞也刹那間消失不見。這短暫的失神差點釀成一次舞台事故,事後高明被罰了幾千字的檢讨。
沒想到,正是這次陰差陽錯的失誤讓段瑞芬對高明好感倍增,她意外地覺得高明在台上面紅耳赤的模樣十分可愛。
此後兩人便時常相伴一處,團員們經常能在排練廳、食堂看見他們比肩而立的身影。
兩人一個是情窦初開的大姑娘,一個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但很快,兩人的感情便迎來了第一道考驗。
一直以來,團裡都明令禁止25歲以下的演員談戀愛,而彼時才剛成年不久的高明和段瑞芬顯然是不被允許戀愛的。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兩人戀愛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上級上司的耳朵裡。高明為此受到了嚴重的處分,但他依然願意冒着被開除的風險和段瑞芬戀愛。
團裡的上司多次找到高明談話,苦口婆心地勸告他說:“你的革命意志怎麼能如此不堅定,實在是太浪費你的表演天賦了。你要是想留下來,就必須當着大家的面保證再也不談了。”
高明在上司面前拍着胸脯保證以後再也不戀愛的,到段瑞芬面前卻又變了卦。
原來,是他倆私下早就商量好了,以後在大家面前保持“單身”狀态,搞“地下戀”。
就這樣,兩人小心翼翼的鄉戀了7年,瞞過了所有人。
直到7年後兩人雙雙從學員班畢業,才終于再次将自己戀愛的消息公之于衆。
在那個年代,搞“地下戀”其實是非常冒險的行為,是以高明一直以來都十分感謝段瑞芬願意無條件的支援自己,選擇自己。
而正是這樣的信任和默契讓他們在往後漫長的相伴歲月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曾想過放棄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
喜憂參半的婚後生活
1972年,高明與妻子登記結婚,從前不看好他們的同學紛紛前來道喜,就連話劇團的上司也為他們送來了新婚賀禮。
當時高明夫婦都被配置設定到西安電影制片廠當演員,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有90元錢,放在從前自然是不算低了。
二人的婚後生活十分甜蜜,沒多久就迎來了愛情的結晶。
夫妻倆為女兒取名高恬,一年後他們又生下了兒子高亮。
兩個小家夥的到來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小家變得更加圓滿,街坊鄰居都說高明夫婦兒女雙全,湊成了一個“好”字,任誰都羨慕的不得了。
雖然高明夫婦也沉浸在初為人父母的喜悅當中,但他們更需要面對現實帶來的問題。
夫妻倆都忙着演出,誰來照顧孩子呢?
那時候,不少親戚街坊都勸段瑞芬放棄工作在家當家庭主婦,可高明深知表演也同樣是妻子的夢想,是以并沒有讓妻子放棄自己的事業,而是選擇為孩子們請了個保姆。
兩人每月90塊錢的工資除滿足生活的基本開銷外,還要給保姆發工資,就剩不下什麼錢了。
“那時候就是月初給她發工資,月末又找她借錢。”
回憶起當初的艱苦歲月,高明臉上的笑意中明顯多了幾分苦澀的味道。
雖然日子過得艱難,但一家人卻從來沒有是以鬧過沖突,始終樂觀的面對生活。
這樣的日子他們一直過了十多年,直到後來高明因為表現突出連升兩級,工資也由原來的45元漲到了78元,一家人的處境才有所好轉。
人到中年,高明做出了一個讓身邊所有同僚都感到驚訝的決定,他要轉戰影視。
做了大半輩子的舞台演員,現在突然要轉向熒幕,高明真的可以嗎?高明轉型的過程中質疑聲從未間斷,隻有妻子還像若幹年前那樣義無反顧地站在高明這邊。
盡管此時的高明在舞台劇方面已經成績斐然,但半路出家的他一開始隻能在劇組承擔一些戲份不多的配角。
不過高明對這些虛名從來不甚在意,他隻是兢兢業業的诠釋好每個人物,珍惜每個機會,念好每一句台詞,不斷的打磨、提升自己的演技。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高明終于在1993年的一部《擎天柱》中嶄露頭角,憑借這部影片一舉斬獲當年的多個影視獎項。
此後不少大班底的劇組紛紛向高明抛出橄榄枝,片約不斷的高明卻從沒有在鮮花和掌聲當中迷失自己的本心。
和劇組簽約之前,他都會仔細的研讀劇本,甄選出合适自己的角色。
在拍攝《孔繁森》這部電影之前,高明早早就在報紙上看到了關于導演選角标準的采訪,此前他已經有過出演優秀黨員幹部的經驗,是以那時候他就有着十分強烈的預感,覺得導演一定會找到自己出演孔繁森一角。
果不其然,高明在一個月後接到了導演的電話,邀請他去試戲孔繁森。
老實說,出演孔繁森讓高明倍感壓力,因為老一輩人對這個優秀的幹部十分熟悉。想要在一個平凡的故事中演好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并充分展現其内涵,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結果,就是這個讓高明倍感壓力的角色成就了他,讓他一舉奪得了當年的“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成為名副其實的三料影帝。
從出演孔繁森至今,高明已經接下了大大小小200多個角色,渾厚而精湛的表演功力讓他收獲了無數觀衆的喜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表演藝術家。
其樂融融地安享晚年
2002年,年歲漸長的高明選擇從心愛的演藝事業中退了下來。從前他和妻子都忙于工作,常常兩三個月才能見上一面,如今他終于有時間可以好好陪陪家人了。
這些年,高明的心裡一直藏着一個遺憾,他覺得自己未能盡到做父親的責任,沒有給兩個孩子足夠的父愛。
為了彌補孩子們,高明在北京的同一個小區買下了三套别墅,一套他帶着妻子住了進去,另外兩套分别留給兒女。
高明的一雙兒女也非常出息,女兒做了編劇,兒子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
出于工作需要,兒女們經常在外奔波,高明為他們購入别墅,也是希望他們在北京有個栖身的地方,一家人能經常有時間聚在一起。
前不久是高明80歲的生日,同時也是高明和妻子的金婚紀念日。
孩子們專門為兩位老人精心準備了一場浪漫又溫馨的儀式。
照片中的高明手捧鮮花,妻子段瑞芳緊緊依偎在他的懷中。雖然兩位老人的臉上已經布滿細密的皺紋,但他們看上去卻一點也不想年過耄耋之人。
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鶴發童顔”吧。
愛對了人,漫長人生中的所有苦難都變得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