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海河,天津的母親河。從舊時“曉日三叉口,連樯集萬艘”的漕運盛景,到如今氤氲着商文旅氣質的“活力秀帶”,穿城而過、奔流注海的海河,一直記錄着600多年“津門古渡”的發展脈搏。

乘船夜遊,兩岸流光溢彩,璀璨奪目;漫步百年街區,曆史風雲盡在眼前;打卡商業新空間,時尚活力撲面而來……如今,海河沿岸,水岸經濟如千帆競發,日益成為激發城市活力的新坐标。

從海河“動”起來,到兩岸“活”起來

華燈初上,沽水流霞。“上新”不久的“網紅”餐飲遊船緩緩駛離碼頭。“吃着美食觀賞美景,沉浸式感受海河兩岸的燈光璀璨,是一種别樣體驗。”來自湖北的遊客賈女士說。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遊船行駛在天津海河之上。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海河餐飲船是今年新推出的主題遊船。暑假期間,遊客乘船需求旺盛,我們及時根據遊客量增加營運班次,幾乎場場爆滿。”天津津旅海河遊船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宋琳說。

相聲專場、樂隊專場、國樂演奏、時裝秀、民俗花會展演……不同主題的演出活動滿足國内外遊客的多樣化需求,“流動的舞台”帶給遊客豐富多彩的視聽盛宴。今年以來,海河遊船已累計接待遊客超過70萬人次。

海河“動”起來,兩岸也跟着“活”起來。從意風區碼頭走下遊船,不遠處的意式風情區熱鬧非凡。遊客們坐在戶外,品嘗着異域風味的美酒佳肴。

經營着一家純正意大利風味餐館的意大利人雷納托·佩戈拉羅格外忙碌。“最近客人很多,不少人遊覽海河後,專程來到我的店裡品嘗意大利美食。讓更多中國朋友們了解意大利美食文化,我很開心。”雷納托說。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天津海河沿線城市景觀。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6月中旬開幕的第三屆海河國際消費季,吸引千餘家商貿文旅企業加入其中,在3個月時間裡舉辦超500場各類促消費活動。“我們将繼續增強海河沿岸消費功能,将周邊旅遊、商業設施串‘珠’成‘鍊’,打造以海河為軸心的國際級商業中心,使之成為天津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環。”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宏說。

 從“鏽帶”,到“秀帶”

百年前,蜿蜒流淌的海河是天津标志性的“經濟命脈”。兩岸林立的工廠、煙囪、碼頭、貨站,助推近代天津工業發展和北方最大工商業城市形成。

進入新世紀,天津啟動海河兩岸綜合開發改造工程,城市工業戰略東移、老企業搬遷改造。諸多老廠房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創意産業園區、消費商圈、設計小鎮,煥發出新的活力。

海河東岸有一片獨特的建築群,紅棕色的仿古建築與現代感的精緻店鋪相得益彰,這裡便是天津棉3創意街區。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無人機視角下的天津海河東岸天津棉3創意街區。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棉3創意街區的前身是天津棉紡三廠,廠房有上百年曆史。”天津市河東區産業發展促進局副局長劉夢姣說。街區充分利用老廠房原有的空間格局,采用新與舊、古樸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建構了一個既延續工業遺産曆史肌理、又展現時尚街區活力的創意産業叢集。

從入駐的創意書房、咖啡館、藝術場館,到常态化舉辦的“步棉夜巷”市集、戶外音樂會等各類文化藝術活動……棉3創意街區自開街以來就導入“藝術+文化”“時尚+科技”的産業叢集理念,已吸引創意類企業130餘家,覆寫創意設計、藝術展示等多個領域。

“有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場景的‘棉3’IP,正成為海河沿岸‘新消費走廊’的重要驿站和城市文化創意産業新引擎。”天津棉三創意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說。

近年來,天津遵循“先保護再利用”原則,将海河沿岸斑駁的“鏽帶”活化為“秀帶”,成為一道獨特景觀。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原天津第一熱電廠的煤鬥經過改造成為天津金茂彙商場内的裝飾。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活力還在“升溫”。今年秋天,由老廠房改造而來的哪吒·設計小鎮将開業,工業設計、創意設計等産業叢集化身海河沿岸的“時尚插件”,用創意賦能城市發展。

從臨海,到親海

除市區段外,海河的風景線不斷延長,下遊的各類親水、親海空間成為拓展城市活力的新載體。

天津東疆親海公園的灘塗上,一群孩童歡樂地堆砌着沙石城堡,趕海拾貝的遊客拎着小桶滿載而歸……來自内蒙古的遊客徐先生說:“我們被網上東疆海岸風景的視訊所吸引,專程前來趕海、看日出。”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東疆親海公園一景。 新華社發

從淺灘向岸上望去,一隻面朝大海的“貝殼”、一座沿海岸線起伏的“沙丘”和一架巨大的“紙飛機”映入眼簾,在這三座造型别緻的遊客服務中心建築之間,冰飲、小吃等小攤店鋪星羅棋布。

正值大型沉浸式互動數字藝術作品《鲸奇物語》光影藝術展首展上映,國家海洋博物館裡人頭攢動。

“這一藝術展運用AI和數字技術,通過多重互動體驗,強調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希望喚起觀衆對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國家海洋博物館講解員張雪言說。博物館自開放以來,年參觀量180萬人次至230萬人次。今年暑期以來,入館人數日均超過1萬人次。

中國故事|海河,“津門古渡”的“活力秀帶”

7月29日,遊客在國家海洋博物館體驗沉浸式互動數字藝術作品《鲸奇物語》光影藝術展。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今年3月,天津市釋出《2023天津文旅品質年實施方案》,依托“運河—海河—渤海”實作河海關聯發展,提升海河整體形象和知名度,打造城市活力新坐标。

在9月初即将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旅遊産業博覽會上,觀衆可以在虛拟世界騎着單車遊覽海河美景,還能在裸眼3D視訊裡沉浸式欣賞天津海、河交融的景觀。

“流動的海河水,蘊含着城市的‘發展密碼’和‘活力之源’。”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巡視員左堅說。

來源: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