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英國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8%,自去年4月以來,英國通脹形勢持續惡化。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去年10月,英國CPI同比漲幅甚至達到11.1%,創下40年來的新高。此後雖然有所回落,但今年6月CPI同比仍上漲7.9%。英國央行表示,工資增長等關鍵名額顯示,持續通脹可能已經開始帶來更持久的風險。
為了遏制通脹,英國央行自2021年12月以來連續14次加息,将基準利率提升至5.25%。然而,由于核心通脹和服務業通脹仍然居高不下,經濟學家預計英國央行可能在下個月再次加息。這種高通脹情況使得生活成本不斷攀升,尤其是食品價格,今年3月更創下45年來的最高漲幅19.2%。
由于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許多英國家庭面臨着巨大的财務壓力。英國最大的債務咨詢慈善機構“躍階改變”表示,今年前5個月,因債務問題尋求幫助的人數同比增加了約18%。英國央行資料顯示,群眾從儲蓄賬戶支取的金額在今年5月達到1997年以來的單月最高值。這也反映了英國群眾在高通脹環境下财務緊張的現狀。
英國《衛報》援引金融行為監管局的資料稱,截至今年1月,已有1280萬成年人出現過度負債或連續3個月以上信貸逾期,支付日常生活賬單成為他們沉重的負擔。這一現象在過去幾年中持續加劇,顯示出英國群眾在通脹背景下的經濟壓力。
專家認為,英國已經陷入“工資―物價螺旋上升”的惡性循環,高物價導緻企業員工薪資上漲的壓力加大,而高用工成本和高借貸成本則限制了經濟活動的擴張。英國的經濟市場也受到高用工成本、高借貸成本和經濟不确定性的持續影響,使得經濟活動受到限制。
伴随着英國央行持續加息,生活成本危機可能擴大為借貸成本危機,進一步加劇金融穩定風險。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分析認為,高通脹和高借貸成本将可能使英國經濟陷入溫和衰退。在新冠疫情和“脫歐”影響下,英國正面臨着勞動力減少和經濟沖擊,未來的經濟挑戰和風險将需要更加緊密的監控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