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羅偉來自順德

10月23日,"2021南方文學節"在廣東省順德北蓓文化中心音樂廳揭曉并呈現:馮玉才因小說《藝術家》被評為"2020年度傑出作家",胡學文憑借小說《活着》成為"2020年度小說家",陸院長憑借詩集《晚雨》被評為"2020年度詩人" Rydean的40年詩歌選集",黃燈憑借非小說文本"我的兩個學生"成為"2020年度散文家",而姜濤是《從催眠世界中醒來:當代詩歌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曆史"深度追蹤"中的概念和詩歌》的學術作者,榮獲"2020年度文學評論家", 而林以他的處女作《溪流》被評為"2020年最具潛力的新人"。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2021年南方文學節得獎者

"南方文學節"前身為2003年創辦的"中國文學傳媒節"。今年"南方文學節"的評審團陣容包括文學評論家謝有順、文學評論家沈夏燕、小說家魏偉、詩人黃麗儀、詩人淩悅、文學評論家李德南、書評人劉偉、2021南方文學節秘書長劉偉。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獲獎者照片。在西班牙的Ludeann無法親自露面,并出現在視訊中。

在年度評選中,"年度作家"始終是最引人注目的。今年的評選包括馮玉才、張貴星、劉良成、劉清邦和董啟章,他們角逐年度傑出作家。最終,馮玉才獲得了"藝術家"的榮譽。

藝術家是一群從1960年代、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藝術家,楚雲田、愛、羅申都是年輕的畫家,被譽為"三劍士"。他們在陰郁的歲月裡默默守護着共同的藝術沙龍,熬過了唐山大地震,共同迎來了改革開放。但當精神解除禁令,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三個人不經意間從志同道合走向分道揚镳:愛情被商業化的浪潮吞噬,迷失了自己,最後自殺了;羅潛藏在社會底層,耗盡了繪畫天賦;

"我不回避它,這部小說是關于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曆史,包括心靈的曆史,以及藝術追求的曆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馮說:"我們心中仍然有一些非常純潔的東西。"

馮玉才的個人寫作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時期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他是一名專業作家十多年。後來,由于"搶救瀕危文化遺産和傳統村落",他放下筆寫小說,投身田野。在這二十五年裡,他寫的更多是"打"消費時代功利主義思想,建立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的遺産,以及大量的田野檔案。

"這幾年,因為年代久遠,很難再去田裡,更多的時間在學習,為什麼小說正面找我?"我的經驗是,一個人一旦被文學所困擾,就會終生糾纏不清,永遠形影不離。你的文學立場就是你的人生立場,你對生活的感受往往是文學感受的方式,你的生活思維也是文學思維的結合。"在分享獲獎感言時,馮說。

他相信生命,大多是無意中積累下來的。在他自己不寫小說的二十年裡,他的文學思想正在增長。同時,在文化救助中,他對地球上的人、生命、時代、曆史和文明的認識也大大加深,"既是魅力的深化,也是心靈的深化"。馮玉才說,當他再次拿起筆時,他有一種"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維,不同的小說"的感覺。

他還想知道,在一代讀者離開并寫下"他們心中的文學"之後,今天的讀者是否會對他感到陌生。"是以我覺得今天南方文學節的獎項是對我的支援和鼓勵,讓我在面對當今廣闊的讀者群世界時有了一些信心。作家的職業是為讀者工作。通過文字和讀者認識生活和時代,尋找溫暖和光明,以及不屈不撓的力量。"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馮玉才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藝術家

在"年度小說家"方面,胡學文的《活着》、李子樹的《荒野之地》、于立的《金枝》、李景瑞的《沈雨堂》和羅維章的《沉默的曆史》入圍提名,最後胡學文的《活着》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是作家胡學文花了八年時間完成的長篇小說,它是一個從"出生"的誕生開始的故事,以12000人左右的祖奶為骨幹,被祖奶引入世人的生命如葉,為讀者在土地的一邊築起生活。

"我夢想着寫一部百年曆史的家庭式小說,正如陳先生所說,它可以是一個枕頭。胡學文透露,多年前,他就開始構思和準備這篇部長級文章。"人物、結構、叙事、語言、意義,不僅要追求整體風格,還要考慮當地叙事變化的多樣性和豐富神靈的細節。這可能有點難,甚至不容易,但我想偷禁食水果并嘗試一下。"

在構思生命時,他首先要求它必須是獨一無二的,要清楚它的意義在哪裡,并且它積累了一點。"現實和現代性在方式和美學上是不同的,有兩種不同的力量,我試圖将不同的力量擰在一起,互相依賴,互相導緻。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助産士,在我裡面,當然,不僅要塑造一個鮮明的人物,經曆困難,文學上罕見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我想在祖先的乳汁中找到民族生活密碼。在十月,寫作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懷孕,助産士就是作家自己。既是孕婦,也是助産士,雙重角色,雙重身份,是需要大氣,需要爆發力。"

小說殺死清朝的第二天,胡學文寫了後記《我和祖奶》。"一方面,這是關于與小說中的人物相處,墜入愛河,另一方面,它仍然被憤怒所沖擊,你必須寫點什麼。我用它作為小說的胎盤,它被寫成完整的。"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胡學文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生活》

在"年度散文家"方面,喬揚的《雪山與雪山之間》、黃的《我的兩個學生》、徐峰的《江南的廢》、袁敏的《光火爐》、劉子超的《失落的衛星:深入中亞大陸的旅程》成為去年評審團眼中中國散文的代表作,最終黃源的《我的兩個學生》獲得最終票數最多。

黃說,"我的第二個學生"是她作為湖南人來到南方的産物。在廣州近二十年的人生中,讓她感受到了中國轉型的步伐和變化,它帶來了輝煌和富有的成果,但集團的分歧也比預期的要大。

對她來說,"兩個學生"不是一個标簽詞,不是簡單的歸納和分類,而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他們在同一時空裡生活在一起,分享着很多成長秘訣。"我不希望'兩個學生'這四個字被固定為媒體關注和網際網路泡沫的時代症狀的流行語,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這個群體背後連接配接的無數家庭和無數村莊,看到他們身後父親和母親的期望, 看到他們身後兄弟姐妹的困境,看到他們的堅韌,承諾,耐心和善意。我深切地感覺到,這些孩子才是中國的真實背景,他們的命運和未來是最大的國情,決定着社會未來方向的重要力量。他們是一個活生生的年輕人,他們不僅在銀幕上路過,而且在現實中地鐵被包裹在擁擠的人群中。"

"在缺乏共識的時代,互相觀察成為互相了解的先決條件。在真相容易在資訊泡沫中迷失的時代,需要更多值得信賴的作家,拿起筆,利用呼出的熱量,寫下這瞬間的呼吸和生存,并試圖為未來的生活留下一點探索史和紙質遺物的線索。黃說,她總是對行動的力量保持警惕,這比言語更直接,學生的困境和鬥争不僅需要被看到,而且需要分享。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黃燈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我的第二個學生

在詩歌方面,一起入圍的詩人是陸迪恩、孫文波、杜雅、西都、蔣婷,他們去年發表了詩歌《黃雨:瑞迪恩的詩年(1979-2019年)》、《長途客車筆記》、《記憶與追尋》、《天使之箭》、《北京與塵埃》。最後,盧迪恩的《傍晚的雨》觸動了更多評委的心。

頒獎當天,住在西雅圖的Ludeann釋出了一段視訊。在視訊中,他說:"在語言和現實的中間,一扇門可以雙向打開,就好像這首詩可以是私人談話或共用房間,詩人更像是守門的老神,匿名,笨拙,經常被忽視和遺忘 - 詩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并為此承擔了一生的責任。對詩歌了解不多的人也知道,詩歌象征着美好的知識分子生活,是一種偉大的追求和傳承。這些是共識,是生活的背景色彩,是我們各種價值選擇中的潛在主導,在象征意義上,詩歌給了我們足夠的内容和理由,可以稱之為生活中最體面和最迷人的盛會。"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魯甸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傍晚的雨:萊德的詩歌40年(1979-2019)

在評論方面,姜濤(《從催眠世界中醒來:當代詩歌的局限與可能性》、《曆史'深邃追尋'中的概念與詩》)和李章斌(《九葉詩學》)均入選政策與曆史協會終審提名)、張雪萱(《小說的魔術師:當代短篇小說的精讀》), 張立(《遠方行人必有故事》)、方岩(《第一本書》),最後江濤被評為年度文學評論家。

"我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文學史,并參與對當代詩歌的批評,這不是一個特别活躍和高調的領域。相關作品可以進入南方文學選美評委的視野,興奮不已,也讓我略帶安心,感覺自己選擇的道路不會太遙遠,能引起同行和老師的共鳴,甚至與更多的人、更廣闊的世界交接。對于一個作家和評論家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運氣。"

江濤說,回顧自己多年來寫的批評,如果用意是指向的,大緻在兩個方面:一是當代詩歌在概念和感情上形成了一定的慣性,并努力保持"體制内的警覺性",在辯護、解釋的同時, 嘗試提供一些反思的可能性。第二,嘗試在文學、思想、社會、曆史等多元度的交織中建構全面、透視的視野,以把握寫作在特定時代和社會質感中的可能性和局限。

"在我看來,對寫作的批評比'生産'安全舒适的知識更好'服務',更是主動産生關于危機和可能性的知識,并通過真誠的工作為寫作創造強烈,激烈和溫暖的思想氛圍。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姜濤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從催眠世界中醒來:當代詩歌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曆史"深度追溯"中的概念與詩句

每年的"年度最具潛力新人"也吸引了業界的關注。今年終審提名的年輕作家有費琦(《東校舍的變遷》)、陳春成(《夜之潛艇》)、蘇埃爾(《伐木之夜》)、林宇(《溪》)、《光豹》(《美女》),最後林宇獲獎,充滿期待。

"《溪溪》是我的第一部小說,雖然幼稚,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正因為如此,我有幸與可愛的老師、朋友相遇,有幸從文學界收獲了無私而珍貴的友誼。她覺得好像剛剛開始。2018年,她第一次有勇氣和決心嘗試通過作家的眼睛看世界。在此之前,所有東西都是跳躍珠子,之後,珠子被送達,并用絲線作為珠串。

"寫作就是那條線。我恢複了興奮,首先是在我童年的書頁之間閃耀,然後是每天的盲目生活。寫作是無限漫長的路,我隻有一顆血淋淋的學徒心,它敬畏于經驗,看着一切感覺煥然一新,它之是以非常高興,是因為文學是古老而無限的,因為隻有文學才能同時達到極緻的簡單和極緻的豐富:隻有一行咒語,虛構的時空,新的意義立即誕生。"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林 賽

“2021南方文學盛典”揭曉,馮骥才、胡學文、黃燈等獲獎

"南方文學節"自19日創辦以來,于2013年開始永久落戶順德,由南方都市報、佛山市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順德區委宣傳部(區域文化廣播電視觀光局)、順德區、北嶼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附:頒獎緻辭

2020年度傑出作家:馮玉才

鳳薇是一個名字,也是一種文化情懷。他希望藝術之美,世界傳說,衰落的文化遺産和古老村莊的文明證據,以及過去的未來。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文化現狀,而拯救,把知識分子的良知投入到一種鼓舞人心的行動中,反思性的寫作。他2020年的小說《藝術家》(The Artists)是對一位文化人格的緻敬和加冕。時代是熱火朝天的,才華在閃耀,那些藝術家的世界,欲望與理想、絕望與希望并存,但在浮華的背後,記憶最重要的遺産依然是對美與真理的追求,對善與善的愛。這本書寫到了自己的莊嚴,也充滿了對精神的真誠贊美。

2020年南方文學節年度小說家:胡學文

胡學文的文字,一直有着一樣的莊稼如樸實,又如土般厚重,他對祖國的深情,使他的目光集中,真誠的語言。他2020年的小說《活着》沉重、細膩、雄心勃勃。百年家族曆史的曲折,具有原始意義的傘形結構,祖奶形象的奇特光澤,喬大美的假設和抵抗,共同講述了個人在曆史苦難中的淚水和希望的故事。死亡是容易的,困境是生活中的常态,永遠無法被打敗的是那些不屈服于意志和信仰的人的生命。胡學文創作了自己的《宋莊》,為活在靈魂中,也為一面的中國本土寫下了燦爛、悲傷的歎息。

2020年南方文學節年度詩人:盧迪恩

陸迪恩的詩是個人對生活美學的研究,也是來自大自然的意想不到的禮物。他大聲唱歌,但語言很冷淡。睿智、浪漫、略顯笨拙的話語,隐含的視覺修辭,以及一種冷靜、安靜的氣質。他2020年的詩集《傍晚的雨:萊德40年的詩選》,是一部由時間和才華鍛造的神聖作品,其本質、内在的展現、簡約、豐富、寂靜、開放、自由流動、輕松程度。呂院長對世界省和生活的了解,加上他的寫作風格,為新中國詩歌的寫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0年南方文學節年度散文家:黃燈

黃燈帶着一位學者的嚴格而執着,持續關注農村的親生,她觀察、詢問、思考、記錄,貼近真摯的個體,傾聽真正的歎息,不僅在紙上旅行,着迷于實踐的真理。她出版了2020年非小說類文字《我的兩個學生》,面對當代中國沉默的大多數,用愛、溫暖、挽回缺失的記憶,積蓄前進的動力,讓沉默的聲音,讓自卑的自信,被他們信任,為語言找到肉體。這種來自老百姓的精神支援,不僅充滿了對教育改革的熱情,更是對理想主義的迫切呼喚。

2020南方文學節年度文學評論家:姜濤

江濤既有理論家的風采,又保持着詩人的直覺和敏銳。他意識到詩歌的深度,分析詩歌的細節,感受詩歌的氣息,面對詩歌的極限。那些含糊不清、多意思義的思想和語言意象,怎麼能在細緻、深刻的話語分析中清晰地描述出來,江濤的寫作堪稱典範。他2020年的學術著作《從催眠世界中醒來:當代詩歌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和《曆史中的概念和詩歌》從整體角度确定了個人的意義,并從曆史語境中确認了詩人的創作。江濤細讀的文字,不僅引出了詩歌,也引出了詩歌成長的社會文化結構。詩人的精神被詩歌的重新發現所重塑。

2020年南方文學節最有前途新人:林婷

林賽是一個偉大的鏡頭。《溪溪》是她小說的處女作,但她無意加入任何寫作合唱,選擇冒險和狂歡的态度,也要創造一個想象和現實的個人秘密。那些躁動不安的童年記憶,青春期的情感,被放大、照亮、淨化,與知識體驗交織在一起,幻覺就變成了一個色彩斑斓的意識漩渦。這是一個難以自我認同的現實,是災難的現實,詭異的言辭,試圖隐藏自己講故事的方式,畢竟很難隐藏一個女人獨特的悲傷、空虛和絕望,以及她愛與活力的關懷,夢想的精神卓越。

責任編輯:程娛樂

校對:劉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