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中國網8月3日訊(記者 鄭偉)7月30日,“簡牍中國”網絡主題活動媒體團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敦煌與瓜州兩市交界處,距離敦煌城東64公裡,地處三危山餘脈火焰山北坡山前沖積台地上,海拔約1700米左右。懸泉置是漢代設于河西地區交通線上的一座規模較大的驿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傳遞各種郵件和資訊,迎送過往使者、官吏、公務人員和外國賓客。

懸泉置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古代郵驿接待機構,是兩漢絲路繁榮的重要标志。該遺址在1990年至1992年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出土文物包括簡牍文書、帛書、紙質文書、絲織品、農作物、家畜骨骼等7萬餘件。其中,簡牍的數量為35000餘枚,其中有字者 23000餘枚,主要出土于西牆外和東門口的灰區堆積中。簡牍文書按内容可分為15類近百種,為研究漢代傳置機關内部的機制、運作、管理以及所擔負的任務等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文物管理所(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位于懸泉置文物管理所的《懸泉遺址平面圖》(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位于懸泉置文物管理所的《懸泉置複原模型圖》(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位于懸泉置文物管理所的《懸泉遺址》攝影圖(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古驿道(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置區(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魏晉烽燧遺迹(拍攝于7月30日)。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懸泉置遺址(7月30日拍攝于遺址東南角)。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簡牍中國·影記5|探訪曾出土35000餘枚簡牍的懸泉置遺址

7月30日,敦煌博物館宣教部主任榮紅梅接受“簡牍中國”媒體團的采訪。 中國網記者 鄭偉 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