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年前寫的 工作感悟

     不知不覺中 在軟體這一行已經工作了一年了

     還記得去年此時此刻 我還在辛苦的找工作

     不知面試了多少家

     痛苦過,迷茫過,也想放棄過

     但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幫助你,隻有你自己。

     還記得 我是3月8号 到的那家公司,我的第一家,公司不大,也算是在艱苦奮鬥階段。工資水準給的也比較低。工作時間也比較長 每周工作6天 每天工作13個小時以上。

      第一個項目是 做一個 足球線上評論交易平台。項目本身不大,總預算才幾萬。可惜,老闆兼項目經理年輕氣盛缺乏對項目整個流程的控制經驗,想法單一,在客戶需求前提下增加需求,對客戶價值不大的地方,做的過多。以至于到整個項目後期,工期不斷加大,項目風險增高。整個項目,作為3個人後來有來一個美工 算是3.5人開發 按照軟體工程的算法 算是 14人月。以上從管理角度來說。從技術角度分析,項目初期有核心人物--老闆領頭,在沒有對相關概念進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貿然的對項目進行草率設計,從入職到開始編碼,項目分析設計隻有一周時間,可謂飛速。整個項目的所使用的技術,在沒有完全了解透徹的前提下使用,核心人物(老闆)并沒有很好了解所用技術,算是邊開發邊學習。整個項目無論是從管理還是技術來說,都可以算的上是失敗的。但唯一可取的是老闆與員工的關系,可算得上是同舟共濟,并無上下級之分。老闆給予員工在開發上充分的自由,遇到問題可以共同讨論。這點,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一點,也許将來自己處于位置可以借鑒下。其他的地方來說,很多都不成熟。

      就這樣在這個公司裡呆了3 4個月,于是決定跳槽,休息了一陣。又開始了,履歷海戰術,狂投履歷。或許是跳槽的時機不對面試總是了了無幾。找了一個月,面試了幾家,最後有兩家給offer,選擇了現在的公司。

      現在所處的公司,是典型的名氣大于實力的公司,号稱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不過去了才發現也就一般,典型的外包公司。就這樣把我發配到了華為。

     曾經以為華為很神秘,在裡面的都是牛人,這下可以跟大牛們學點東西了。去了就一下子失望了,原來人家搞的是通信裝置會程式設計的人幾乎沒有幾個。華為的項目是做一個網元名額分析工具。整個項目難度不大。管理上比前一個公司要好的多,基本上是按照真正的軟體開發流程走的。華為的該項目PL,SE以及PM對項目都十分重視。真個項目從設計到開發完畢測試上線用了3個月時間,純開發人員由原計劃的5人變成實際開發3人完成。但是,項目進度并沒有延遲,甚至是提前完成。我作為整個項目核心部分開發人員,現在在做後期的維護。不做維護并不知道,項目設計對後期維護的重要性,保持軟體的可伸縮性,以及擴充性是多麼重要。這個項目,在初期開發人員在對項目中幾個重要概念如KPI,網元等 沒有進行統一的規劃,緻使項目中出現混亂局面。由于PL緊抓項目進度,使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 沒有過多的思考,規劃。以至于為了滿足需求,而倉促開發。在後期我進行重構過程中發現,到處是很多廢棄代碼。到處都是壞味道。 為滿是一時需求犧牲了擴充性。項目在管理過程中,重視文檔編寫,開發人員在初期設計過程中将太多精力放在編寫文檔而非設計上,并且文檔大部分流于形式,對後期進行參考價值不大。這個項目,好的一點是,在需求分析階段,大約一周時間,項目成員,對項目中所使用的工具進行了充分的學習,并且預計到将來使用環境編寫了基本的工具,使後期開發友善,節省了項目進度。

    以上是 我去年一年的經曆總結,來年還有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