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艾永亮:企業如何基于超級産品戰略,建構業務架構,進行競品分析

本文運用超級産品戰略,從使用者角度出發,以業務構架為基礎,描述如何通過競品分析打造超級産品。

在B端産品的創新過程中,許多産品經理都不願意做競品分析,這是因為在細分市場當中,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成本非常高,在某些場景下哪怕付出高昂的成本,企業也很難一次性完成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

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最大難度在于業務分析,首先B端産品的産生就在于業務,基于業務來打造産品,但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需要通過産品去分析業務,這樣就很難理清競品的産品架構,再加上競品的體驗成本也較高,如果無法試用競品,那麼企業隻能自己想辦法去體驗産品,而這些都需要資金的。

再加上B端産品所針對的行業相對有局限,産品經理能掌握的競品的資訊非常有限,尤其是競品在市場内的資料,這無異于增加了B端産品做競品分析的難度。

相對于C端産品,B端産品通常都不會去使用産品,是以依賴于業務的B端産品很難以使用者的角度來打造超級産品。

但是,B端産品競品分析卻又很有價值。在運用超級産品戰略來打造超級産品初期階段,我們通常需要做競品分析,作為評估風險的依據。

理清競品的産品架構可以實作與競品差異化的競争,在B端産品創新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及時得到使用者的回報,可以以競品資料作為參考,以免對産品進行盲目創新。

說的直白點,競品分析有助于B端産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抓住更多的使用者。

那麼如何才能做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呢?尤其是産品依賴于業務的情況下。

一、準備階段

在進行競品分析之前,首先要選擇競品。

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可以選擇同市場内市場佔有率較大的産品,通過搜尋相關行業的關鍵詞來選擇競品。

搜尋關鍵詞時可以選擇廣告頁面,如果有足夠數量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對使用者進行洞察,如果使用者數量不夠多,可以先找一部分意向使用者,在B端産品,使用者對其需要的産品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B端産品需要直接接觸使用者的。

在選擇競品時,尤其是面對細分領域,我們要特别關注,因為細分領域的産品競争更加激烈。

在确定需要分析的競品後,如果無法使用産品,那麼企業可以試着向競品企業申請試用。如果對方不友善提供使用的話,可以找他們要宣傳産品的手冊,通常都會給,畢竟這些都是公開的資訊。

二、市場分析

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第一步就是進行市場分析,而該市場分析又分為:超級産品戰略、市場資料。

超級産品戰略是基于宏觀角度分析競品和競品企業的市場思路,首先企業要了解競品的營銷方案,他們是如何觸達使用者的。其次,企業要了解競品企業在行業内的核心資源,以及那些資源為競品帶來了哪些優勢。

企業還要分析競品的盈利模式,他們是以訂閱的形式還是買斷的形式,競品能否定制開發,定制開發的收費情況如何?

最後,企業還要了解競品的後續服務,對于B端産品而言,售後情況會影響到使用者選擇産品的因素,是以,在市場分析時,企業可以運用以上的超級産品戰略的方法進行調查。

做競品分析時,需要企業盡可能的對競品資料進行完善,記錄競品在市場的份額和使用者粘性。

三、使用者與業務架構

完成市場分析後,企業可以正式對競品進行分析,在進行競品分析時需要分析競品的使用者和其所依賴的業務。

使用者分析,需要企業明确B端産品的最終使用者。

在進行使用者分析時,其核心目标能夠分析出競品的核心使用者,以及使用者屬性,為打造超級産品提供基礎。

這時,我們要思考,使用者會在什麼樣的場景下,使用産品的哪個功能,完成哪個業務,針對不同的功能将業務進行連接配接,并對使用者進行業務分區。

當然,如果企業能夠接觸到使用者和業務的話,還可以與競品進行對比,分析競品解決了哪些業務,為使用者創造了哪些價值?

四、超級産品戰略

做完競品分析和業務架構後,我們可以根據業務架構和産品功能之間的依賴關系,整理出核心資料,根據資料連接配接業務流程,分析出每個産品功能的資料流轉和傳遞。

很多時候,以産品功能來劃分産品架構層次才有機會打造出超級産品,例如:業務層、架構層、資料層、最好結合實際情況的業務來進行劃分,這些都是超級産品戰略中的一部分。

五、解決問題

在B端産品的競品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分析出競品是如何解決業務問題,為使用者創造價值的,是以,必須通過競品分析去預測競品在進行産品創新時,為業務所想的産品解決方案。

要預測産品的解決方案,需要了解使用者未使用過競品前的業務,并找出差異化,根據差異化分析,競品為使用者帶來了哪些價值?

六、思考

運用超級産品戰略做B端産品競品分析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打造産品提供基礎。通過競品分析,挖掘出針對使用者業務,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高價值的競品分析,能夠影響使用者的購買産品的決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