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艾永亮:怎樣的KOL,才能打造出企業管理者所需要的超級産品?

近期看了許多打造超級産品的文章内容,那麼,企業管理者該如何利用KOL,撬動消費者的消費決策,進而造就超級産品。

通過KOL來打造超級産品:

1)分析KOL的功能

意見領袖往往具有連接配接使用者和傳播的功能,并具有權威性,可信度較高,多數為具有專業知識與管道,足夠了解産品現有高度權威的“專家”。很多時候,人們對意見領袖的追溯,往往是為了作出決策或表明态度。

2)KOL的價值

影響KOL,撬動消費者的消費決策,進而造就超級産品,讓企業成為業内巨頭,除此之外,意見領袖具有維護使用者群體的作用,能夠有效增加使用者粘性。

3)影響KOL的兩大因素

包含了主觀和客觀這兩大因素。

什麼是客觀和主觀因素?

客觀意味着以消費者的角度進行思考,這期間不帶任何主觀臆斷的看法。而主觀則意味着以自己的角度進行思考。

KOL的兩大特征:

1)知名度高,号召力強,高活躍的使用者我們稱之為KOL。

2)具有專業的知識或興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産品的功能以及核心使用者群體挖掘KOL的方式及KOL的類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還有這幾大因素影響着企業管理者打造超級産品、

1)市場環境:在目前市場中,産品處于怎樣位置。

2)使用者畫像:使用者的行為、使用者的社會屬性、使用者的消費習慣等…

3)使用者痛點:使用者為什麼會使用這個産品,我們的産品是不可替代的嗎?

4)使用環境:使用者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會使用産品。

不僅如此,KOL成為企業打造超級産品的關鍵,舉個例子,早期的社群類産品就是通過邀請知名部落客入駐吸引着一大批普通使用者,關注他們并産生互動,是以,KOL能夠有效促進企業拉新。

分析産品,使用者體驗的五大次元:

1)範圍層:産品能夠為使用者帶來什麼價值?

2)戰略層:産品的發展方向和本質上的優劣取舍。

3)結構層:産品的功能結構在于如何把零散的功能,整合成一個呈現給使用者。

4)架構層:什麼樣的互動更能符合使用者的操作習慣。

5)表現層:如何吸引使用者使用産品。

為了打造超級産品,我們要明确一點,無論是KOL還是分析産品,目的都是為了撬動消費者的消費決策。

是以,讓我們回歸本質,利用KOL打造超級産品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在這裡,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産品,加以借鑒或創新,分析出産品的不足,進一步疊代,回歸到産品本身,确定産品定位,找到産品的優劣勢,如何更好地揚長避短。

在大部分産品中,KOL群體占比較小,但其影響力以及對産品的貢獻很大,對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延伸,在自身産品中,将免費使用者轉化為付費使用者,普通使用者轉化為進階使用者,KOL都在發揮它的作用,舉個例子,網紅做電商之是以能夠成功,KOL憑借着其影響力和使用者的信任對産品進行銷售,促進銷售轉化。

根據使用者喜好對産品進行調整,讓産品本身和使用者産生互動,讓用感覺産品的價值。

在社群中并不缺乏KOL,他們個性鮮明,知名度較高,在這時我們可以根據了解使用者習慣和特征,在社群營運中發現比較活躍的使用者或者具有鮮明特征的使用者,資源稍微傾斜于該類使用者群體。

比如,将其内容推薦到産品首頁,由此獲得較高的曝光率,促進他們更活躍,釋出更優質的内容,進而進入良性循環,逐漸形成影響力。甚至找到與産品氣質相符之人,并給予一定的曝光度和宣傳,打造成産品的KOL。

想要打造超級産品,KOL不能隻停留在表層,最重要的是思考:

1)為什麼要這樣做?

2)如何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

3)要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提高影響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