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滿足客戶的“占有欲”為一個競争次元

我最近總結出了一條姑且稱為“占有欲理論”的東西。

我們先看消費者買手機,除了注重外觀設計和主題桌面,然後就會開始注意産品功能,比如放音樂、放電影、放RMVB、藍牙、手機電視等等。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消費者樂于選擇更多功能的手機。比如現在藍牙是手機的标配功能,手機沒藍牙好象見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但實際上用過藍牙功能的人又有多少呢,光拿一堆協定選擇、連接配接配對就足以吓走多數的非專業人士。類似的還有手機的FM收音、手機的TV OUT等等。

同樣地,iPhone的App Store号稱有10萬個應用,而實際上我觀察了身邊很多iPhone使用者,每個人自己下載下傳來用的軟體一般不會超過16個,也就是一屏的數量。假設現在有兩款完全一樣的手機jPhone和kPhone,唯一差異就是前者的AppStore裡有100個應用,而後者有10000個應用,那麼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後者,因為花了同樣的錢,後者的功能更多。注意最後消費者不論是買了jPhone還是kPhone,他們都隻會從AppStore裡用到不超過16個軟體,對于TOP100之外的應用,基本上連名字是什麼都不會去看。

這種現象,我稱之為“占有欲”。

其實很好了解,像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實際上他自己并用不了那麼多,整天折騰來折騰去就那麼幾個愛妃,那麼多一輩子也見不着皇帝幾次的嫔妃,實際上就是滿足了皇帝的“占有欲”。

既然占有欲是消費者客觀存在的心理,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去滿足他,讓他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主要功能、使用者常用的功能品質做好了、做精了;而對于使用者隻是想“占有”而很少“臨幸”的功能,就壓低品質壓縮工期,把數量快速地堆砌出來,以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占有欲”作為競争力之一。

原文:http://www.cnblogs.com/walzer/archive/2010/04/03/1703635.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