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累趴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累趴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浪潮之巅》的作者吳軍,在《得到》專欄裡,提及了Google剛進中國時候的一件事。

剛開始,Google總部對中國研發團隊的評價非常低,因為“出工不出活兒”,北京的三四個工程師都抵不上Google總部的一個工程師。

後來吳軍幫忙分析了原因,他發現,那些工程師都不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優先完成它們。

中國研發團隊裡,所有的工程師都是新人,沒有人告訴他們該如何工作;

而在Google總部,新員工隻是一小部分,是以很容易在有經驗的員工帶動下快速掌握工作技能。

之後兩年,Google總部的工程師陸續來中國幫助團隊梳理工作方式,而中國團隊也會去Google總部交流,這種情況就得到了改善,中國研發團隊也最終得到了總部的認可。

Google工程師這麼聰明的一群人,尚且需要學習正确的工作方式,才能有效産出,何況大多數人?

我們一直都認為,如果一個人智商情商正常、學習和工作意願高,就一定能出成績。

但在職場上,有一些人,十分有意願學習,也非常努力,工作産出卻非常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了差距?

通過對比這些人與産出高的人的工作方式,發現他們無一例外都存在三個問題。

一、隻關注任務,不關注目标

假如你的老闆正在飛機上,還有1小時落地,下來之後需要給客戶做一個重要彙報,而你需要給他做一份PPT。

但因為你錯估了時間,導緻PPT草草做完,而且發現其中一些資料沒有,你怎麼辦?

低效人士的做法是:瘋狂地找資料,最後可能資料有了,然而PPT沒有來得及做完,或者品質不高。

一般人的做法是:找人幫自己一起找資料。

而最高效的那些人,會根據老闆此次彙報的目的,判斷這些資料在其中的作用大小:

如果作用不大,那麼就把時間花在完善重要頁數、而不是找資料上,如果很關鍵,那麼就找其他人幫忙,或者找一些替代資料。

這三類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任務導向與目标導向的差距。

高潛力的人才是有共性的,具備這些共性的人,幾乎做什麼都能做好,而不具備的,幾乎做任何工作都會障礙重重。

這其中,有一項共性就是Result-driven(結果驅動)。

那些高産出的人,未必動作更快,而是更善于判斷,什麼事情對結果是最有效的,然後,用盡一切辦法保證結果達成,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務。

實際上,結果驅動不僅僅是一種工作習慣,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比如,很多人經常喜歡問:“如何讓自己對一個行業有真知灼見? ”

想想看,如果是你,會如何回答? 

更好的回答方式,是反問她:“ 具備真知灼見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想讓客戶更加信任你、還是想讓老闆看到你的進步?”

假設你是希望客戶信任你,覺得你懂他,那你要做的,就是看這個行業裡的客戶有什麼痛點,然後針對這幾個痛點,下功夫研究和分析,有更多洞見,然後借機溝通出去。

了解一個行業,是一個太大的話題,沒有目标,根本無從下手。

是以,沒有結果驅動的思維,而僅僅死守着工作任務,最終就是,出工不出活兒。

二、應激式工作,而非統籌式工作

如果你觀察周圍的同僚,會發現,整天風風火火、急得上蹿下跳、各種任務來回切換的人,有時候産出并不高。

看他們工作,就好像打地鼠一樣,打完一個,另一個又冒上來,連看的人都跟着焦慮起來。

而另一類人,他們做事專注、條理清晰、看起來很淡定,但最後,多困難的事兒都默默搞定了。

兩者的差别就在于,第一類人總是應激式工作。

他們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不是規劃當天的工作,而是馬上投入工作,以至于到了下班之後,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而沒做完的,可能又是最重要的。

另外,上司臨時給個任務、客戶臨時有個要求、同僚臨時要個資料,他們都會停下手裡的事情,去忙這些,最終,在任務的切換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這種應激式工作方式無疑是低效的。

那什麼才是高效的呢?統籌式工作。

真正的統籌式工作,有幾個特征:

1.有計劃地工作

我通常周日晚上就會排好下周每天的工作,而每天早上會排好當天的工作。

而且,任務清單在工作的時候一直開着、實時更新,完成一項删掉一項,臨時增加一項就插入相應的時間段,當天完不成的、非緊急的任務,我就改成第二天的日期。

這種方式,會讓自己很有掌控感,多少事情來了,都不會亂了陣腳。

當然,在做計劃的時候,你需要為高價值問題配置設定最多專門的時間。

因為,大部分人在80%的時間裡都是做無用功,根本原因就是沒搞清楚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2.形成自己固定的時間習慣

比如,在上午做需要燒腦的事情、在交通工具上聽書、在飯後效率不高的時候集中回複微信消息和留言、在等人的時候構思下篇文章主題、在疲勞的時候刷一下公衆号、在傍晚的時候跟團隊開會、在晚上做一個簡單總結。

這種習慣,一方面把不同難度的工作跟自己的效率波峰波谷相比對,達到效率最大化;

另一方面,可以清楚地知道,5分鐘、10分鐘、30分鐘,對我來說分别可以幹什麼,這樣就不會一有碎片時間,就習慣性地刷朋友圈了。

3.及時記錄、每天總結

當你正在工作的時候,老闆布置了一個任務、客戶又來了一個問題,你會如何呢?

很多人就直接撲到臨時任務上去了,但真正好的做法是:

如果不是十萬火急,你可以快速用關鍵詞記在筆記本上,不需要任何思考,然後馬上回到剛才的任務,做完再看筆記本。

另外,你在一天當中,學到了什麼、犯了什麼錯誤,當時也要記下來,因為過了那個時候,你很快就會忘,然後繼續犯這個錯誤。

當然,這些記錄,晚上都需要進行整理。

另外,記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減輕大腦負擔。每天的例行工作、自己常犯的錯誤,這些都可以列清單。

你的大腦是用來思考的,是很寶貴的,别把一支筆就可以做的事情,強加給你的大腦來做。

三、幾乎從不“偷懶”

“懶癌”是第一生産力。仔細盤點一下,我們哪樣創新不是因為懶呢?

不想走路,有了汽車;不想爬樓,有了電梯;不想打掃,有了掃地機器人……

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的,那麼就可以在第一次做的時候,搭好架構。

比如,每周要做的資料分析,這個事情是重複性的,是以高效的做法是:建一張excel表格,把固定需要分析的參數都做好公式,每周隻需要把導出來的源資料貼進去,重新整理之後參數就出來,然後隻需要看參數來得出結論。

當然,這裡所說的“偷懶”,不僅是善用工具,還包括善用他人。

比如,你從來沒做過資料分析,那麼就先去找找前人怎麼做的;

比如,你有自己的團隊或者實習生,那就不要做任何他們就可以做的事情;

再比如,去營運社群,摸索出一套群主激勵機制,比你自己去做群主,要高效得多。

是以,這三個讓你Work Smart的工作方式,聽起來難嗎?一點也不,而且你很可能也聽說過。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呢?

1.工作環境所限

很多人的工作性質,就不是結果導向型的,而是任務導向型的。

他的工作崗位要求他做的,就是完成任務,至于背後的出發點,不需要知道。而且,上司有可能就是考核努力、考核苦勞,而不是考核産出。

實際上,工作性質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影響,大到超乎想象。

2.沒有資深的人輔導

從開頭的案例可以看出,Google工程師那麼優秀的一群人,在從校園進入公司之後,也需要有經驗的人輔導。

但很多公司并不像Google那樣,重視對新人工作方式的培養,将Work Smart提到非常高的位置。

累趴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他們往往隻重視教員工What(需要做哪些事情、用什麼工具等等),卻沒有How(如何聰明地做這些事情)和Why(這些事情對公司、對客戶有什麼幫助、要達到何種目的),導緻員工的聰明才幹發揮不出來,沒有成就感。

3.思維方式固化

一部分人,會在工作多年之後,發現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的負面影響,醒悟過來想要改變。

然而,從學校踏入社會的這幾年,是思維和工作方式形成的關鍵幾年,如果任務導向、應激式努力、悶頭蠻幹的工作方式在大腦中固化了,形成了下意識思維,是很難扭轉過來的。

四、學會深度工作,拯救專注力

1.不要不斷分心,而要不斷專注

科學研究發現:一旦你的大腦習慣了随時分心,即使在你想要專注的時候,也很難擺脫這種積習。

比如說,需要排隊等5分鐘或者是在餐廳坐等朋友—都是用刷手機來打發,那麼你的大腦就可能已經被重新編排,從某種程度上說,就像是研究所裡說的“心智殘疾”。

這時你的大腦已經不能夠勝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會經常安排時間來訓練專注的能力。

2.像羅斯福一樣工作

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學生時代,愛好十分廣泛,有拳擊、摔跤、健身、舞蹈、閱讀詩歌和自然學,他也把自己的課餘時間都投入到了這些愛好中。

但是,他的學習成績并沒有是以慘不忍睹,相反,在大一7門課程中,他有5門優秀。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4點半這8個小時,他預留出時間給背誦和班級課程、體育鍛煉(通常是一天一次)以及午飯,餘下的時間全部用于專注學習。

通過在這些時間内隻攻讀課業并以極大的強度攻讀,他可以實作最高效的時間利用。

這個政策要求你在日常工作中,不時地像羅斯福一樣發起沖鋒。

特别要找出一項優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務(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務),估算出通常完成此類型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後設定一個硬性截止期限,但留出的時間遠遠少于估算時間。

每一次沖鋒都是一個抵抗分心刺激的過程,實踐越多,抵抗力也越強,專注度越高。

3.有成果的冥想

在身體勞作而心智空閑的時候(比如走路、慢跑、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義明确的專業難題上。

因個人專業不同,這個難題可能是為一篇文章列提綱,寫一篇講話稿,或者是打磨一個商業政策。就像佛教的打坐,你的注意力可能會渙散或停滞,但你必須不斷的把它重新集中到目前的問題上。

4.遠離社交媒體

在網絡使用習慣中,采用關鍵少數法則。

關鍵少數法則也叫二八法則,是指在許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這個法則告訴我們,隻有最重要的2~3個活動将決定我們能否實作自己的目标。

累趴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把花在低影響力活動上的時間(比如在微信上找老朋友)轉投到高影響力的活動上(比如和一位好朋友共進午餐),這樣你就能取得目标的更大成功。

是以,放棄使用一款網絡工具的邏輯是放棄它所能帶來的小益處,轉而緻力于你已經知道的可能帶來更大益處的活動。

5.減少網絡消遣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被手機“奴役”,恨不能一天24小時都拿着手機重新整理聞、打遊戲或者聊天。

如果是抱着打發時間、消遣的心态來刷手機,很可能大塊兒的時間都被手機占據。

如果想擺脫手機的“奴役”,那就給大腦找一些高品質的替代活動,比如閱讀、鍛煉身體、和良師益友交往。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