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每個月1萬美元或一天4000元,博士候選人級别的薪酬更高。”最近,某外資量化投資機構招聘實習生,開出了“天價”實習薪酬。雖說量化私募向來站在金融圈薪酬鄙視鍊的頂端,但在降薪潮下,實習生日薪高達4000元,直接追平年薪百萬的基金經理,還是震驚了業界。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 · ·

提到金融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卷,從上學開始卷學曆,一路卷到求職、崗位、薪酬……可以說,最内卷的行業要是金融圈排第二,那沒人敢排第一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從學校進入社會的過渡期中,卷實習也是金融圈内卷中最常見的一環。

最近,有關金融圈實習爆出了這麼一件事,某外資量化投資機構招聘實習生,開出了“天價”實習薪酬:

“每個月1萬美元或一天4000元,博士候選人級别的薪酬更高。”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雖說量化私募向來站在金融圈薪酬鄙視鍊的頂端,但在降薪潮下,實習生日薪高達4000元,直接追平年薪百萬的基金經理,還是震驚了業界。

那麼問題來了,“日薪4000元”到底是噱頭還是真金白銀?又是哪家量化私募能這麼“豪橫”呢?

1.

/ 日薪4000元背後:

金融圈奇葩實習招聘大賞 /

據八妹多方考證,這則“日薪4000元”的天價招聘并非空穴來風,多家媒體報道,這家量化私募正是Scientech Research Capital(簡稱“SRC”),一家海外知名量化巨頭。

而SRC開出的“日薪4000元”也不是業内最高,号稱“史上最賺錢對沖基金”的城堡投資,去年實習生的月薪高達13933美元,換算成人民币直接超過了10萬元。

隻能說貧窮限制了打勞工的想象力,此前,還有人在小紅書上曬出了在城堡證券香港辦公室實習的情況:

剛辦理好入職,就收到公司送的ipad、airpods、北面聯名羽絨馬甲……

市中心高層配備超大顯示屏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入職第一周包機直達星級酒店、破冰活動是調酒課、巧克力品嘗課、奶酪品嘗課……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此外據報道,橋水的實習生月薪11750美元/月,Akuna Capital的實習生月薪11458美元/月……果然,量化私募巨頭才是“财大氣粗”的金融圈頂流。

但說回來,這種能開出天價實習工資都是華爾街巨鳄們,國内量化私募圈又是啥情況呢?為了了解國内量化私募實習真相,八妹特地問了問陸家嘴某中型量化私募的研究員小陸,據他透露: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内,現在都很缺量化人才,需求決定供給,是以很多巨頭甚至從大一大二就開始強人,這兩年實習工資也水漲船高,基本在1000-1500/天之間。”

但量化私募圈高額的實習薪資,也決定了這份實習的内卷程度。

小陸還提到,在量化私募圈招募的實習生中,清北複交學曆也隻能“墊底”,大多數實習生都有國外top商學院的留學背景。

是以“日薪4000元”的天價實習終究也隻是個例,不過在金融圈這個内卷名利場,倒是每年都要見到很多奇葩的實習招聘。

比如前段時間,有網友曬出了安信證券深圳公司的暑期實踐營活動:明确寫明了985,211或者雙一流高校優先,或者潛在的私人财富客戶親屬,或者有藝術特長的優先!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還有網友曬出某銀行員工的朋友圈内容:某頭部基金公司實習生名額,隻針對本行私人銀行客戶子女開放【私行門檻600萬起】,18-25周歲,實習1個月!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好家夥,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VIP特權?那在金融圈,沒有資源的普通人還能找到實習嗎?

前段時間,據五道口江湖爆料,某企業招聘直接說明招“無薪小黑工”。聊天記錄顯示的“替summer減負”,說白了就是給暑期實習生幹活,簡直離了個大譜。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這也反映出了金融圈實習的另一面,在“年薪人均百萬”的光鮮外表下,通過“小黑工”來擷取一段實習經曆似乎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畢竟不管是想未來從事金融業,還是申請國外名校留學,都少不了一段說得出口的實習經曆。

2.

/ 金融圈實習B面:

有人做無薪“小黑工”、

有人豪擲11萬付費内推…… /

在金融圈,這些年實習越來越卷,也凸顯出了實習的B面問題:一個是“小黑工”,另一個是“付費内推”。

先來說說“小黑工”,通常指的是那些沒有人力編制、無工資、不留用、甚至無證明的實習生。

“小黑工”現象之是以存在,是因為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日常工作有用人需求,但公司統招實習生流程比較複雜,而且有時間和名額的限制,是以部門常常選擇在編制外招聘。通常在券商研究所、投行部、咨詢公司會比較多,形式有遠端PTA,也有實地。

今年6月,網友在小紅書上爆料了某頸部券商的實習JD,就直接寫明了:無薪資補貼,無留用機會。

事實上,總有人會妥協去做無薪資、無證明的“小黑工”實習。畢竟如果連這種實習經曆都沒有,相當于連金融圈的入場券都沒拿到,在人均手握兩份實習的應屆生校招季,可能連履歷都過不了第一關。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是以作為權宜之計,“小黑工”現象的出現也可以了解。但另一個問題——“付費内推”,也就是花錢買實習,就顯得尤為離譜了。

中國基金報曾有報道稱,有中介公司居然開出了41999元的套餐收費标準,包括專業技能一對一提升、面試提升、内推服務,最重要的是保證其能拿到A類金融公司的實習機會。

不僅如此,市面上還有相關教育訓練。第三方平台設計的套餐大緻分為4種:

套餐一:課程及實訓(四周線下+兩周線下),報價11800元;

套餐二:線上精英學徒套餐(線上教育訓練+1對1遠端實習,可提供推薦信),報價15800元;

尊享套餐:課程及實訓+2份實習套餐+定制服務+貼身服務指導;

星耀套餐:課程及實訓+不限次數實習+兩年VIP+校招VIP。

去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知名部落客@王大力如山曾提到:

“我在2018年就開始關注此事,券商行業付費内推崗位由來久 浮出水面的隻是冰山一角。券商公司實習崗位付費内推,一般分為兩大類:‘空手套白狼’和‘内外勾結’。”

“空手套白狼”就是中介機構并不具有實際的内推管道和名額,隻是收錢後,拿着學生的履歷廣撒網,投中了即為“内推成功”。

“内外勾結”則是真正的花錢買實習,簡單來說就是“走後門”。這類付費内推的一般價格在2萬-4萬元之間。

據法制日報報道,所謂的“付費内推”,往往交錢後才發現得到的崗位是不簽訂任何協定合同、不發放任何薪酬的“小黑工。中新經緯也曾報道,有學生甚至花費了11萬元去“付費内推”,結果連券商公司的門都沒進去。

盡管如今這種情況已被多家機構關注并加以整治,例如加強正式員工管理、擴大假期實習生名額、完善實習背調等,但今年仍陸續有網友在小紅書等平台爆料,“付費内推”屢禁不止。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據八妹了解,“付費内推”的實習亂象不止存在于金融圈,紅圈所等也存在類似現象。

3.

/ 一邊是金融圈降薪潮,

一邊是量化圈年薪過億! /

一份實習,都能卷出這麼多幺蛾子來,金融圈不愧是“卷王之王”。那麼問題來了,在金融圈又内卷又降薪的浪潮下,為啥還有這麼多人要擠進金融圈?

一方面原因在于,每年金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實在是太多了。

2023年,大陸高校畢業生将達到1158萬人,根據過往的經驗,其中大約有10%的人是金融、經濟、财會類專業,這些人想要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就得擠破頭去銀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工作。

另一方面原則是因為,金融圈向來有“高薪”光環的加持。

前段時間,有媒體彙總了52家券商去年的年薪情況,其中25家券商降薪幅度超過了10萬元,可見金融圈降薪是大勢所趨。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圖檔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但在降薪潮中,量化私募卻顯得一枝獨秀。今年年初,社交媒體上曾流傳出一張美國華人量化交易員的收入情況表:2022年的薪酬總額達到2351萬美元——合1.6億元人民币左右,過去五年總收入高達3135萬美元,相當于2.1億元人民币。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國外量化大佬年薪過億,國内量化大佬們也壕氣十足。2023年開年,幻方量化的一位員工,化名“一隻平凡的小豬”個人向慈善機構捐贈1.38億元。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2021年年末時,在各大金融機構的年終獎大比拼中,有消息稱“某量化私募發了5000萬元的年終獎”,相比之下,“年薪人均百萬”的投行大佬也不香了。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根據業内一家獵頭公司提供的招聘資訊統計,國内量化圈交易員底薪大緻在40萬~200萬一線,100萬元上下是最常見的情況。而量化研究員則略低一些(這和量化圈的分工有關),大部分在30萬~50萬元一線,此外,所有崗位都會有和業績挂鈎的浮動獎金。

4000元天價日薪背後:金融圈實習變“小黑工”,還豪擲11萬求内推

一邊是金融圈降薪潮,一邊是量化圈“天價薪資”,這麼看來,或許“内卷”的金融圈又香了?

參考資料:

《付費内推?自費11萬進不去辦公區……誰在證券公司“實習生套娃”?錢去哪了?四公司回應》,北京商報

《炸鍋!金融圈,日薪4000!》,中國基金報

《頂級薪酬1.6億,底薪100萬常有,量化圈的薪酬究竟有多高?》,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