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與人文社會科學攜手共進

作者:光明網

作者:雷環捷(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人工智能不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的問題,同樣也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問題。人文社會科學尤其是哲學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在中國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曆史源流,并經曆不同時期研究焦點的轉變。在20世紀80年代率先提出“智能革命論”的先驅者童天湘指出,“高技術發展必然導緻智能革命進入智能時代”,“新一代生産力的主要形式,将是人機複合智能系統”。彼時,前輩學人預言智能時代的人機複合智能系統将應用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當下,這已愈發趨近于現實。随着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對各界的影響不斷加深,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設施将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人機複合”特點。而近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進展,使人工智能又一次為各界所關注。面對加速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積極建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盡快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高品質應用,搶占發展先機。這對于全面推進人文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創新,以及促進人工智能的向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焦點轉移

當今時代,人工智能的應用具有較強的滲透性、擴散性和颠覆性。對于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而言,有人驚歎這已不再是“煉金術”,而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已然出現。同時,這也使一些人産生了對于技術失控和社會失序的疑慮與憂懼。一時間,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毀譽皆有,存在不少争議。要認清問題實質,還需要更為全面地認識生成式人工智能,了解其究竟意味着人工智能發展到了哪一步。這可以從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特征予以把握。

一是能夠生成新的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隻是根據已有資料進行模拟和預測,而是能夠對這些資料進行學習,并在此基礎上生成新的内容。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表現出了一定的“創造性”,呈現了“智能的生成性”這一重要特征。

二是具有語言處理能力。面對人類用自然語言提出的問題,目前基于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出類人的回答。這也是ChatGPT使很多人驚歎并讓人印象深刻的重要原因。依托突出的語言了解與文本生成功能,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遠超以往的聊天機器人,有望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新一代學習和工作助手。

三是更新人機互動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進展再次表明,功能上的突破不僅是資料量和模型參數達到一定規模後的功能湧現,人類的回報微調和使用過程中的人機智能互動也會反過來對功能進行改進。據此,研究者可以更精準地把握事實、權衡價值。

四是轉換知識生産方式。與人機互動生态更新相伴随的,是知識生産方式的轉換。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開啟的“大模型+人類回報”的自動化知識生成模式,則是一種面向智能化未來的新綜合。與傳統的知識生産方式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所支撐的知識生産方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範圍廣等特點,能夠大幅提高知識生産效率。

五是對人提出新的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往往并不具備甄别所生成内容是否正确、準确以及相關價值判斷的能力,對内容的評價仍有賴于人類自身的資訊素養、知識體系和思辨能力。無論是資料輸入(訓練、喂養等),還是資料輸出(判斷、利用等),都對人類的能力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

上述特征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争論,人工智能是否會發展出類似甚至超越人類的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進展則可能意味着,問題的焦點逐漸從理論層面轉移到實踐層面。

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近年來的學術發展趨勢表明,科技前沿動态在很大程度上引領乃至決定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熱點的生成與遷移。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使人類逐漸進入萬物智能互聯時代。新興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将使人工智能的應用範圍從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等領域逐漸覆寫至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進而造就一種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這至少意味着三個層面的驅動:人工智能應用于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場景;人工智能幫助人文社會科學創新發展;人工智能拓展關于人工智能的人文社會科學。總之,人工智能的參與和支援,有助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類思維和行為的本質,并探索深度科技化趨勢下人類文明的未來命運。

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指向一種人機協同的知識生産方式,有利于解放研究所學生産力并釋放創新潛力。一是進一步降低擷取知識的門檻。借助人工智能強大的搜尋、分類等資訊處理能力,研究者可以随時、随地、随身地擷取海量知識。二是增加知識供應的豐富度。研究者可以擷取更多以前難以獲得的資料,以此突破領域和學科的壁壘。三是實作内容的初步加工。依托人工智能具備的文本加工合成能力,可以減少研究者知識生産過程中的基礎性、重複性勞動。四是提供可選擇的知識。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研究主題需要的各類相關資訊,使研究者擷取多元而非單一的研究方案。五是輔助整合與輸出知識生産結果。人工智能可以協助研究者撰寫正常性任務文本(如文獻綜述、研究計劃、文章摘要、課程大綱等)。六是知識生産過程回報與校正。人與機器之間的協同式、互聯式關系,使人工智能支援基于人類回報的強化學習。

從知識生産的全過程來看,人工智能帶來的顯著變化還包括知識管理與傳播環節,将使知識得到更為快速、高效的管理、傳播和應用。人工智能可以為知識管理提供更多高效、實用的解決方案。比如,知識圖譜、資料倉庫等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分析、維護大量的資料,進而更好組織和管理知識。人工智能也可以為知識傳播提供更為便利的技術環境,打破數字鴻溝和資料壟斷,促進知識交往和公共傳播,提高知識開放程度。有觀點将人工智能時代的知識生産方式形容為一種糾纏的“技術—社會結構”,擁有明顯的逾時空性、自組織性、動态适應性和系統開放性。

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也将融入教育與人才培養體系之中。一是融入課程教學。人工智能可以協助教師生成課程大綱、習題作業等教學材料,以及為學生答疑解惑,進而激發考核方式和教學目标的更新調整。二是融入人才培養。若使用得當,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學生訓練辯證、批判、創新等思維,形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而培養出新時代人文社會科學人才。三是融入學科建設。人工智能能夠促進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的産生,不僅有助于一些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孵化,而且有助于基礎學科、重點學科、冷門學科找到新的生長點,進而促進學科發展和學科體系建設。

目前,人工智能已帶來一些不可忽視的風險沖擊與倫理挑戰,并引發了諸多批評和争議。面對新興科技不斷更新疊代和廣泛應用的現實,如何“用善”且“善用”人工智能的問題越發重要。同時,“用善”且“善用”也能夠助推人工智能未來更好的發展。對于人文社會科學而言,不斷發展的人工智能是一種可以成為重要研究助手的優秀工具。我們應把握機遇,布局建設基礎設施,大力開發其巨大應用潛力。

建設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設施

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圖書文獻、網絡、資料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構友善快捷、資源共享的數字化科研平台,是加快學術發展的應有之義。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呼喚能夠更好促進學術創新的基礎設施。搭建人工智能驅動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平台,在推進過程的具體實踐政策上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多方力量,充分整合利用現有人文社會科學數字化基礎設施。一方面,要堅持公共性和普惠性,確定上網即可接入,克服地域空間、經濟水準、教育資源等差異。另一方面,要把握全局性和戰略性,對創新平台及相關建設工程的目标設定、節奏把握、資源投入等進行總體設計部署,統籌多方協同共建,抓好建設與維護過程中的技術支撐與保障、資料供應與共享、資訊安全保護、争議糾紛處理、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等事項。考慮到新技術的自身特點和建設工程的周期規律,宜采取分期和試點的方式。比如,可以針對創新平台的主要架構、内容、功能、機制和規則等,組建跨學科團隊開展前期研究。

其次,克服現有人文社會科學資料庫的短闆,打造主動為研究者服務的創新平台。一是更好地滿足研究者的一般需求。要優化傳統資料庫的文獻存儲與查找功能,做到文獻總量更龐大、種類更豐富、查找更快捷等。二是使用者界面與體驗更加友好。要告别傳統平台那種僅有搜尋、功能繁雜、結果散亂的單向使用模式,使研究者更易适應、更快上手、更好操作。三是人機互動新生态達到“1+1>2”的效果。所謂人機互動新生态,并非指機器智能取代人類智能,而是指機器智能與人類智能各自優勢的有效結合。四是為使用者提供個體化、差異化的服務。不僅要在更多場景中生成更豐富的内容,對使用者所提出的需求給予更精準的響應,而且要能夠關注到作為微觀主體的每一位研究者,全方位擷取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五是扮演好進階研究助理的角色。在創新平台的使用過程中,人們的主體作用應能夠得到更充分發揮。

再次,提升研究者的創造力和研究成果的創新性。以往,人類身處資訊較為匮乏的環境之中,提升智能的關鍵是如何擷取知識;如今,人類身處資訊爆炸的環境之中,提升智能的瓶頸則是如何對所擷取的知識加以評判、貫通、運用。可以預計,低階研究行為(如查找資料、梳理文獻、撰寫摘要等)未來可能均會由人工智能來完成,而高階研究行為(如提出問題、總結經驗、創造理論等)未來則可能不會被替代。這對研究者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或許創新能力便是人類難以被機器取代的重要禀賦和特征。在創新平台普及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或可産出更多經人工智能啟發靈感、激發頓悟的創新成果。人工智能生成文本内容的品質,往往取決于所學習語料的品質及數量。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大規模的中文語料庫,使驅動平台的人工智能盡可能掌握中文的文法、詞彙、語義以及更進階的學術史、研究前沿、專業動态等,進而能夠生成高品質的中文文本。

最後,建立健全相應的體制機制,主動加強倫理治理。要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多方參與和協同共建的體制機制,建立多部門多主體的協商機制、打破資料壟斷的共享機制、使用者人人參與的互動機制等。要堅持倫理先行,加強源頭治理,及時應對新技術引發的倫理風險,明确并堅持一定的倫理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要確定人的主體性、自主性,不過度、盲目追求自動化,避免人趨于被動和機器化,認清自動生成内容的實質,破除認為人工智能能夠在知識或道德上具備權威地位的幻象。二是堅持公益為先。要公平、包容地面向不同類型的使用者,促進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的健康發展。三是堅持控制風險。要對人工智能應用中的風險和不确定性予以充分預估,倡導全程跟進評估和多方會談協商,防止人工智能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誤用和濫用,保障研究、教學及成果轉化等領域的應用均符合學術規範和科研誠信,走負責任創新之路。四是堅持開放透明。可以鼓勵社會參與和集思廣益,提高相關資訊公布的透明度,做好對外合作交流和推介傳播,進而更好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互鑒中的獨特作用。

建設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設施、發展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大有可為。這是一片廣闊而複雜的新天地,需要多部門、多學科的通力合作。這項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和一項長期事業,需要不斷跟進人工智能、大資料等領域的新發展,持續吸收新技術,及時調整并完善。這樣便可以推動人文社會科學更具前沿性、時代性、實用性的創新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與應用,使人工智能與人文社會科學攜手共進。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新科技人文挑戰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研究”(22CZX021)階段性成果)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