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七):企業微信工具賦能模式

作者:數字化碎知識

案例簡介

數字化轉型中,中小企業經常面臨複雜的應用和高昂的成本而“不敢轉”和“轉不起”。企業微信關聯開發商和生态服務商,搭建橋梁,幫助中小企業零成本連接配接生産組織、連接配接産業鍊上下遊、連接配接企業與消費者,助力企業敏銳擷取市場需求,提高客服能力。

同時,企業微信還幫助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實作人與人的連接配接、人與應用的連接配接、人與裝置的連接配接,通過服務的延伸,将原來的OA工具擴充成為能應用于研、産、供、消全産業鍊數字化應用工具。

目前,企業微信生态中連接配接6000餘家優質服務商,覆寫97個行業,開放1200餘接口,服務超1000萬客戶。

主要背景

大陸中小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數字化轉型成本太高而“轉不起”;

二是投入成本資源後,數字化工具使用有門檻,一線的産業勞工用起來難,而“不會轉”;

三是企業原來使用的應用軟體煙囪林立,各不相容,帶來“不能轉”的問題;

四是中小企業資料安全能力、個人資訊保護能力弱,又面臨着“不敢轉”的問題。

另外從制造業的角度看,因為其産業鍊條長,涉及到生産加工、上下遊供應、物流、市場需求、客戶服務等,對應的企業内部數字化建設、外部數字化連通也更難。

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七):企業微信工具賦能模式

企業微信助力中小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案

企業微信通過對數千家中國工廠,深入研、産、供、銷、服各個重點環節的調研,并結合騰訊産品生态,逐漸摸索出了一條适應于當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途徑:以騰訊雲、騰訊安全等為技術底座,以企業微信為連接配接器,打通騰訊的産品生态,從縱、橫兩個次元來助力中小企業上下遊的工業體系數字化轉型,真正成為中小企業能夠“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能用出效益”的數字化轉型工具。

其中,縱向連接配接即從管理到基層生産布置安排,保障資訊的順暢、快速傳遞,提升生産的靈活度;橫向連接配接即連接配接企業内部與上下遊産業鍊/消費端連接配接與協同,提升市場敏感度。

具體舉措

(一)縱向連接配接:連接配接人、裝置、數字化工具,提升全生産鍊的靈活度

企業微信通過連接配接企業中的人、裝置、數字化工具,助力制造企業提升組織管理的靈活度,保障從高層管理者到基層員工資訊的快速暢達,助力企業修煉“數字化管理”内功。

1.提高人與人的資訊連接配接效率

數字化工具,首先就要人人會用、人人普惠,才能實作人人創造。企業微信的免費原生能力————“打卡”“即時通訊”“審批”功能被應用于生産的組織溝通。

全康電子科技是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一家智能家電制造小型企業,是湖南省的專精特新企業。使用企業微信搭建起“人人會用”的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在生産旺季,需要大量使用臨時工的情況下,工廠中的房間組長在“企業微信”上發通知,臨時工在“微信”裡收通知,任務傳達又快又準。即使是64歲的勞工,也能上手即用。

2.解決人與機器的連接配接問題

傳統的生産模式下,當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的裝置出現故障時,勞工需要走一系列報批流程,鍊路長、響應慢、資訊不互通。而企業微信的“巡檢功能”,在生産裝置上添加“裝置碼”,線上記錄裝置資訊和巡檢記錄。成員掃描裝置碼即可填寫巡檢,裝置異常将自動通知責任人,巡檢資料自動彙總,幫助企業實時掌握裝置運作狀态和巡檢情況。當裝置出現故障,勞工隻需通過企業微信掃碼就可以上報維修單。單據被實時發送到維修處,整個流程隻需要3分鐘。

3.解決産業鍊中企業與企業連接配接關系

每一家中小企業都是中國制造的毛細血管,中國制造大動脈的産能提升,取決于這些毛細血管是否暢通。工廠與工廠之間的協作的效率,直接影響一個産業整體的效能。尤其在推動産業數字化的程序中,資料和資訊需要在産品定制、研發、采購、生産、物流以及客戶服務實作全産業鍊的流通。企業微信強大的連接配接C端能力,以及豐富的B端服務應用,為生産全鍊條的數字化提供了可能。

衫數科技是一家江蘇服裝供應鍊企業。利用企業微信的“上下遊”能力,把上遊全國各地500家服裝批發供應商、工廠,下遊約800家電商小店、帶貨主播,集合店送企業微信裡,在一個平台上找貨源、下訂單、賣貨。衫數科技還通過上下遊“應用共享”能力,把采購系統,共享給上下遊一起使用,不用左一個系統、右一個系統,也不用記多個賬号密碼,在企業微信一個平台裡,使用統一數字化工具,資料統一流轉,降低出錯率。

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七):企業微信工具賦能模式

衫數産業生态圖

(二)橫向連接配接:制造商通過連接配接經銷末梢的中小企業洞悉市場與客戶需求,提升市場敏感度

數字化帶來企業價值創造的變化,制造業的數字化不隻局限在生産環節,而要通過資料的共享連接配接,由線性流程向“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網狀格局轉變,進而實作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企業微信打通制造業企業之間的橫向連接配接,将消費端的需求迅速有效地傳遞給生産方和品牌方。

殼牌是連續14年全球銷量第一的國際潤滑油品牌,從2015年開始在企業微信上應用業務員和門店的日常溝通、教育訓練和銷售管理及客戶服務功能,目前已覆寫2000個經銷人員,20萬個終端網點。對殼牌來說,通過對這些終端網點的布局,有了共享的基礎銷售資料,能收到市場喜好和消費者需求的回報,日常的教育訓練和銷售政策也能快速觸達。

全屋定制家居企業索菲亞通過企業微信,将全國8個工廠、總部、40000多名經銷商員工連接配接到一個平台,打通了消費者從了解需求、定制下單、設計生産到傳遞的全過程,工廠依據前端銷售資料,後端即可實作需求比對的自動生産。資料的智能化,讓索菲亞這樣的個性化定制企業,實作了大規模生産的目标。

(三)企業微信豐富的生态合作和開放的接口,為行業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各行各業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是多樣的,“千人千面”意味着成本高企,而很多SAAS産品的适配性又不夠。企業微信以其開放的接入生态體系,關聯12萬家服務商,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提供“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能用出效益”,并且相容性強的數字化轉型工具。

為2022年冬奧會提供4500平米LED舞台的洲明科技,通過企業微信做到了從企業内部高層決策,到基層生産的全架構數字化,以及外部與上遊的工廠、下遊的物流、服務的客戶無縫連接配接起來,實作整體效率的提升。冬奧會地屏項目從産品研發到生産交貨僅用了45天的時間,超越行業3倍速度。

豐富的應用、開放的相容性以及客戶資訊的安全保障,使得數字化不再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是中小企業也能“用得起”“用得上”的數字化工具系統。也正是“低門檻”“普惠式”系統應用的開放性,保障了産業鍊上下遊數字化的“同頻共振”,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

取得成效

第一,作為企業的連接配接器,企業微信提供全新效率工具,成為企業“管理的入口、生産的接口、經營的出口”,零成本、低門檻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數字化。超過1000萬家企業在企業微信連接配接組織内部、連接配接産業鍊上下遊,提升生産效率。

第二,豐富的生态合作和應用,企業微信目前已經連接配接了12萬家服務商,覆寫了97個行業,開放的接口達到1232個,第三方應用總數超過1900個。

第三,為解決中小企業“不會轉”的問題,企業微信打造的“企業數字化”精品課程,一年線上教育訓練1400多萬人次,線下“數字化增長訓練營”已經舉辦600多場,教育訓練了超過3萬家中小企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