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Argoon

《封神第一部》不能失敗,這對于烏爾善,對于它處于飄搖中的出品公司,甚至對正在恢複中的中國電影來說,都是一個不可打折扣的需求。

但神魔大片,或者說魔幻、奇幻、玄幻各種幻,在2023年的今天,确實已經是一種過時的、膩味的類型。在過去十餘年裡,它積攢的浮誇失敗案例,遠比成功的次數要多。從這個意義上,很多人對晚了四年上映的《封神》不樂觀,當然有道理。

然而吊詭之處在于,過去的五年中,我們因為被另外一些特定品種的大片沒日沒夜轟炸,敗壞了胃口,現在隻要是給到正常的大片,那都是好的。是以在這種潮流的循環邏輯之下,神魔大片未必就是一種陳舊的類型了。‍‍‍‍‍‍‍‍‍

關鍵在于,烏爾善能否拿出一些不是我們看膩了的東西。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沒看之前就知道,這部電影和《封神》原著不會很像,這是觀衆和導演之間不言自明的默契。‍‍‍‍‍‍‍

烏爾善的說法是,每一個民族到了一定階段,都要對自身文化、精神進行追溯、提煉和重新表達。

《封神》和《西遊》一樣,它是經典的故事「原型」,是一個民族的「元神話」,理論上存在無限改編和翻拍的潛力。盡管《封神》原著的文學水準,其實比較有限。‍‍‍‍‍‍‍‍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大的正邪對決的背景不用變。烏爾善在本集中搭建的全新架構,有好幾處值得拿來談談。‍‍‍‍‍‍‍‍‍‍‍‍‍

讀過原著的知道,封神這個故事主體色彩偏中老年,雖然有一大票少年英雄,但一到沖鋒陷陣就集體打醬油,隻有楊戬時常表現亮眼。但烏爾善明顯為本片賦予了極高比例的少年成長故事的屬性,姬發、殷郊、姜文煥等一批少年人獲得了非常多戲份,且不乏劇烈的心理震蕩和立場反複。‍‍‍‍‍‍‍‍‍‍‍‍‍‍‍‍‍‍‍‍‍

神話故事年輕化,早已有追光等廠牌珠玉在前的嘗試。神話體系、人物關系的大膽翻新,以及現代視角的大膽啟用,陸續推高了這一題材的表述門檻。是以本片推出人類少年英雄群像,在2023年,确實還不足以讓觀衆真的眼前一亮。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至于「成長」,姬發在朝歌擔當質子八年,仿佛已經成功被殷壽洗腦,當他的記憶中模糊的生父出現時,他一時間仍無法從意識形态上接受這個父親才是他的父親。

但最後究竟是因為什麼改變,說幡然醒悟牽強,說隐忍潛伏也不合理,總之電影對姬發的處理是不太充分和令人信服的。

跟他同行的殷郊,走的是另一條相對簡單的啟蒙之路,更直白的偶像崩塌和價值重構,不像姬發拖泥帶水。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另外,對父權和各種意義上的父子關系的讨論,明顯被烏爾善置于前台。看很多觀衆首先震驚于本片中「爹」的密集,就知道這絕不是一個隐性的母題。

電影很多時候都在講一件事,到底應該認誰當爸爸?

是血緣上的親爸爸,還是撫育自己的那個幹爸爸?‍‍‍‍

是官方意識形态所倡導的爸爸,還是違背了官方意識形态的爸爸?

李雪健的姬昌其實早就對姬發說出了答案: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但我看不出姬發對「尋找自我」有任何行動,他最終還是在兩個爸比之間選了一個他認為正确的罷了。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關于「封神榜」這件事的意義,當然也必須修改。原著是為了幫天庭選拔公務員,于是從修仙不成的三教倒黴蛋中劃撥若幹進入編制。‍‍‍‍

這就太宿命論了,而且和普通人毫無幹系,是以烏爾善建立了尋找「天下共主」的全新目标。‍

甚至還玩了一把懸念,片中的姜子牙壓根不知道真命天子是誰,元始天尊也不告訴。是以他一開始以為殷壽是共主,目睹殷壽暴行後開始認為殷郊才是共主。‍‍

這時候觀衆急也沒用,隻能假裝不懂曆史往下看。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其實這和上面說的成長少年如何選一個正确的爸比,是一回事——這是姜子牙在為天下人選一個好爸比。

從三觀來說,是不是比原著進步點?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再則,本片勢必要重寫「紅顔禍水」論。就像拍《水浒》,你肯定需要重新構思潘金蓮的形象。否則,你過不了當代觀衆(不限于女性)這一關。‍‍‍‍‍‍‍‍‍‍‍‍‍‍‍‍‍‍‍‍‍‍‍‍‍‍‍‍‍‍‍‍‍‍‍

那妲己在本片的動機,一部分大概被解釋成是報恩。事實上影片沒有安排她主動做太多壞事,殺姜王後都算是有一層不得不自衛的理由。是殷壽,主動領下了罪行的第一責任人身份。‍‍‍‍‍‍

宗廟一場戲特别清晰地表達了這個意思,這時殷壽已經知道了妲己是狐妖,他無怨無悔還是站她這邊。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别把禍國殃民的鍋甩給女人。這種處理,不知在觀衆那兒能否過關。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本片還适當削弱了一些「男凝」,同時去提升「女凝」。

一群精挑細選的鮮肉經過增肌訓練,在半裸群舞以及赤膊殷郊繞着胸肌精心捆綁時達到凝視高峰,加之纣王更具雄性魅惑的頻繁袒露,讓本片的男性肉體濃度蓋過了女性,不知這是否就是烏爾善希望達到的陽剛屬性的「複辟」。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諸如此類場面的迅速出圈,不管它是吸引了腐女,還是非直男的觀衆,總之都是某種男色消費的審美趣味新階段。可以說是柳暗花明,但更可以說是無心插柳。

一如整部電影,在古典文本的架構裡試圖遊走出現代新意,往往是不經意要比經意要好。

反正這部影片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一點,還是因為影片有太多劇情對應上了後世不斷循環的真實曆史,客觀上可能幫助這部電影能夠更加長久地不褪色。

如何選擇正确的爸比?《封神》講這個

這裡面當然包括父殺子、子殺父的倫常悲劇,包括兒子偷聽父親說話「不太正确」後的第一反應是檢舉,包括身為統治者的殷壽言而無信、洗腦有術……都使得這部電影隐隐帶有上世紀特殊曆史時期傷痕創作的況味。

是以不管是奇幻也好,神魔也好,都得在真實的曆史坐标系裡落腳到一個被看得見的位置,一部電影才有他的意義,哪怕不是有意為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