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缪氏子與詩經·秦風|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14)

作者:小樓聽雨詩軒
缪氏子與詩經·秦風|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14)

編者按:

《一日一詩》為詩詞鑒賞家李元洛先生“古典回望系列”叢書之一,系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印行的最新修訂本。此書收集曆代優秀詩作(含詩、詞、曲三種體裁)365首,分十二個月,逐日編排并配有古代名畫,每篇附錄數百字品賞之獨幕喜劇文章,寸簡尺幅之中,力求貫通古今,橫覽中外,讓讀者一卷在手,不亦快哉。本平台經出版方授權擇發三十篇,每周一次二篇。以飨讀者。

缪氏子與詩經·秦風|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14)

《一日一詩》摘選

七月二日

賦新月

(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唐代是一個詩的時代。因為詩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中心,詩的氛圍是社會的主要文化氛圍,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兒童或少年之詩的早慧,便猶如春未暖而花已開,羽未豐而翅已展。

最有名的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他七歲時所作的《詠鵝》詩,今日已選入國小國文課本,童蒙均琅琅成誦。女詩人薛濤八歲時,她的父親指着庭院中的一株梧桐,吟成“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之句令她續作,薛濤應聲而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至今傳為佳話。

《全唐詩》記載說:“開元時,缪氏有子七歲,聰慧解文,以神童召試。賦新月詩,稱旨。”這首《賦新月》,首句以“弓”比喻新月的形态,活潑生動,結句預想新月将成滿月,頗有想象力,一片天真童趣,一派雲錦天機,即使置于成人之佳詩中也不遑多讓。不過,當代詩人楊景龍的《新月》,卻是另一番景象和天:“月如鈎/如女兒閑挂的小小銀鈎//收放羅幕,收放心緒/收放女兒的萬種旖旎溫柔//月如鈎/如男兒佩帶的森森吳鈎//鋒刃如霜,鋒刃如雪/渴血男兒讓天下生靈炭塗//月如鈎/欄杆拍遍,無言獨上西樓。”

缪氏子與詩經·秦風|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14)

十月二十四日

蒹霞

詩經·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新詩被定名為“朦胧詩”,在詩壇引起了激烈的争論。其實“朦胧詩”或具有朦胧之美的詩,古已有之,而且是遠古已有之,《蒹葭》篇就是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出示的明證。

杜甫也有題名“蒹葭”之詩。在舊時的書信中,“葭思”“蒹葭之思”“蒹葭伊人”成為懷人的套語。台灣作家瓊瑤有小說《在水一方》,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歌詞是:“青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願溯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而詩人楊景龍也以《蒹葭》為題賦詩:“望穿秋水無渡。大河無涯/蒼蒼的蒹葭。早生華發//溯洄從之。眉睫白露,頭上霜降/溯遊從之。寒衣綻開一路雪花//到了冬天。水面凝成一層堅冰/宛在水中央。終于可以抵達//所謂伊人。立冬之前已經還家。”真是反之複之,求之不得。由此可見,古今時空遠隔而詩心相通,在水各一方的詩歌也自有其母體的血脈。

缪氏子與詩經·秦風|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14)
缪氏子與詩經·秦風|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14)

李元洛:當代詩論家、散文家、學者、研究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多所大學兼職、客座、名譽教授,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出版《詩美學》《詩國神遊一一古典詩詞現代讀本》《唐詩天地》《宋詞世界》《元曲山河》(“詩文化散文三部曲"全新修訂夲)等詩學著作與詩文化散文著作約三十種。

編輯/章雪芳 稽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