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作者:真實的曆史故事

【題記:本文為長篇傳記式曆史小說《前秦風雲》第一部「氐族少年」第十一章「化家為國」第十三節】

【導讀】

◇上節内容回顧:魏國皇帝冉闵兵敗被俘押至薊城,勝利者燕國國君慕容俊對其進行羞辱。冉闵甯死不屈,慕容俊希望以和平方式奪取傳國玺的盤算落空。冉闵在燕故都龍城被害。慕容俊稱帝。

◆本節内容簡介:作為傳國玺的正宗傳人,東晉君臣對其下落也極為關注。适逢困守邺城的冉魏大将軍蔣幹求援,因許昌之敗而被降職的謝尚獲得此物。當丢失數十年的傳國玺物歸原主時,建康城内一片喜慶。

★故事發生時間:352年八月。地點:建康城(今南京市)。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在冉闵被押赴龍城期間,燕國輔弼将軍慕容評已率一萬精騎兵臨邺城。攻克冉魏的都城,并将那枚傳國玉玺搶奪到手,是這位燕王叔父的兩大任務。

中古時期發生在邺城的攻守戰總是異常慘烈,這一次也沒有例外。在城外據點全部丢失後,冉魏大将軍蔣幹和太子冉智緊閉城門,頑強堅守。此時,城中的糧食已經吃光。石虎父子當年強征的數萬民女,被用作“軍糧”充饑,上演了一幕慘絕人寰的悲劇。

山窮水盡之際,蔣幹派人奉表去向東晉朝廷請降,又直接向離得最近的晉安西将軍、豫州刺史謝尚求救。對傳國玺魂牽夢繞的慕容俊放心不下,派殿中将軍慕輿根、右司馬皇甫真等率步騎二萬前來增援,将邺城圍成鐵桶一般。

此時的黃河兩岸,到處都是厮殺的戰場。自壽春一晤,謝尚和姚襄結下交情。遵照會稽王司馬昱和中軍将軍殷浩的指令,謝尚于六月間溯颍水北上,姚襄自谯城西來,聯手向許昌發起了攻擊。謝尚最先見到冉魏的使臣,他雖同意救援但自顧不暇,便讓河南太守戴施進駐枋頭,令其設法救援蔣幹。

盤踞許昌的張遇也沒有坐以待斃,他自知獨木難支,于兩個月前宣布歸順苻秦,立即獲得了征東大将軍、豫州牧的任命。秦君臣決定抓住這一東出的有利時機,由丞相、東海王苻雄和衛大将軍、平昌王苻菁率步騎二萬,出崤函道前來救援張遇。

許昌古稱許,其得名與曆史上的傳說人物許由有關。相傳堯帝曾打算讓位給賢人許由,可是超脫塵俗的許由不僅不接受,而且還為此洗耳颍水,以正視聽。周武王将炎帝的後裔伯夷分封于此,史稱許國,後為鄭國所滅。戰國時原許國故地被韓、魏瓜分,秦統一後在原南韓轄地設定颍川郡,以許國故地為許縣。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東晉戴施獲得“傳國玺”路線示意圖

這裡是曹操當年發迹之處。公元196年,曹操将東漢最後一任皇帝漢獻帝劉協接到許縣,從此取得“以天子号令諸侯”的優勢。曹丕稱帝後飲水思源,認為“魏基昌于許”,便把許縣更名許昌,并将其作為“五都”之一。

“天下當朝正許昌”,這是陳壽在《三國志•鐘繇傳》内寫下的一句話。它說的是魏明帝曹叡曾因洛陽宮殿大修而到許昌暫住,弄得文武百官經常要在二都之間兩頭跑。這一記述并非隻是笑談,後人對許昌所處的位置,曾作出“自天下而言河南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适中之地”的評價。如此戰略要地,大家都要來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盡管謝尚和姚襄相處甚好,兵力加在一起也占有優勢,但在許昌西邊的穎水誡橋,他們還是被苻雄、苻菁叔侄和張遇打得大敗,死者多達一萬五千人。謝尚哪裡來哪裡去,順着穎水退歸淮南。姚襄表現得很仗義,他抛棄自己的軍需辎重,一直将謝尚護送至芍陂。謝尚很受感動,委托姚襄替他收拾留下來的爛攤子。

就在謝尚從許昌铩羽而歸時,他的部屬河南太守戴施在邺城方向,卻有了一個意外的收獲。

東晉朝廷此前跟冉魏沒有任何交往,謝尚在其垂亡之際願意伸出援手,無非擔心鮮卑人順勢南下、席卷中原。戴施由倉垣(今河南開封市東北地帶)前往枋頭,在棘津遇上蔣幹的使者。他直來直去,開出了救援邺城的價碼:必須交出傳國玺。随着冉魏氣數将盡,傳國玺的事情此時已鬧得滿城風雨,連鮮卑族的慕容俊都知曉此物的寶貴,飽讀詩書的戴施豈會不識貨?他此行也主要是沖着這個寶物而來。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河北臨漳縣及邺城遺址位置圖

冉魏使者傳回邺城禀報。正當蔣幹尚在猶疑,戴施帶着精心挑選的百餘名勇士摸進了邺城。他一面布置手下人協防“三台”,一面勸說開導蔣幹:“燕軍已将這裡團團圍住,道路不通,玉玺無法送出;你不妨先把它交給我,天子獲知傳國玺已在我的手中,也就相信你的誠意,必然會派人攜帶糧草來救援!”蔣幹清楚冉魏已無可救藥,他自己又沒有非分之念,這尊被奉為“天下所共傳寶”的傳國玺,眼前的價值對他來說還不如一口飽飯;他也曉知江左的皇帝極想得到此物,好摘去“白闆天子”的帽子。于是,他将傳國玺交給了戴施。戴施趕緊讓人以搬救兵為名,先揣着傳國玺前往枋頭。

謝尚因誡橋之敗剛剛被降号建威将軍,得知這個消息,他如獲至寶,趕緊派振武将軍胡彬帶兵前去迎接。

捱至八月,燕軍在冉魏降将的裡應外合下攻破邺城。戴施和蔣幹通過懸索翻牆逃出,前往倉垣。冉闵的妻子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鐘等,被俘之後也被送往薊城。尚書令王簡、左仆射張乾、右仆射郎肅等大臣,則選擇了自殺。冉魏滅亡。

很快就有一個消息從薊城傳出來:魏國董皇後将傳國玺奉獻給了燕國,燕王慕容俊為此将她冊封為奉玺君,魏太子冉智則被賜爵海賓侯。燕國君臣将假戲做得很逼真。

東晉永和八年(352年)八月的這一天,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隻因建威将軍、豫州刺史謝尚親自護送傳國玺來到建康,它才變得非同尋常。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東晉建威将軍、豫州刺史謝尚

所謂傳國玺,是一樁綿延數千年的公案。還有人将它跟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黏到一起,又為它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先說這傳國玺。作為封建帝王的禦用之寶,它肇始于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秦王嬴政實作大一統後,将皇帝作為自己的稱号,并制作了皇帝印玺。對此,《晉書•輿服志》和《通典•禮》均作有記載:

乘輿六玺,秦制也。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漢遵秦不改。又有秦始皇藍田玉玺,螭獸紐,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對于“乘輿六玺”的不同功用,古人也作出了诠釋:“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賜諸侯王書;信玺,發兵征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國,事天地鬼神。”“六玺”之外,那枚用藍田玉制成,刻有“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八個字的“玉玺”,就是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傳國玺。

雖然史書上面似乎交代清楚了,但這物件親眼見過的人畢竟極少,而盯着它的人卻衆多,上下手傳遞時,又非和和氣氣、心甘情願,是以很早以來關于它的來曆和上面的玺文,就有不同的說法,弄得越來越複雜、愈來愈神秘。其中影響很大的一個說法是,它系用“和氏璧”制作而成。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連環畫《卞和三獻寶》

再說那和氏璧。關于這塊璞玉的存在,也可謂言之鑿鑿。《韓非子》、《呂氏春秋》、《國語》等史籍裡面都有記載,且内容基本一緻。說的是春秋時有個名叫卞和的楚國人,他在山中尋得一塊璞玉,拿去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工鑒别真僞,被告知這隻是一塊普通石頭,他一氣之下令人剁掉了卞和的左腳。楚武王繼位,卞和再獻此玉,又失去了右腳。直到楚文王即位,才确認這是一塊寶玉。為了褒獎已經丢掉兩隻腳的卞和,楚文王将這塊玉命名為“和氏之璧”。

楚威王把和氏璧贈給了滅越國有功的相國昭陽,後來丢失。時人懷疑系張儀竊取,張儀為此去楚赴魏。趙惠文王時宦者令缪賢購得一玉,玉工說它就是和氏璧,于是趙王将其據為己有。秦昭王得知此事,竟提出願以十五城交換此玉,于是便有了《史記》中記載的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占邯鄲,趙幽王投降,獻出了和氏璧。從此以後,信史中再無關于和氏璧的記載和下落。由此看來,傳國玺究竟是不是用和氏璧制成的,實難定論。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不管後來人是否欣賞他,對于其實作中國曆史上首次大一統的功業,都不能不承認。雖然秦朝隻是傳遞了始皇、二世兩代,所謂傳之萬世的目标完全落空,但華夏九州應當大一統的理念,卻在超越姓氏、家族和種族的範圍後得以傳承。将皇權系于一石,凸顯天命、布政天下的做法,也為以後各王朝所遵循。盡管曆史上圍繞傳國玺的争奪,發生了一場又一場戰争,死傷無數,興衰無常,但它畢竟成了古代中國人對終極國家早有一個共同概念的佐證。這應該才是它的真正價值之所在。

前秦風雲:11、化家為國︳第十三節:傳國玺傳至建康時,百僚畢賀

晉愍帝司馬邺畫像

對于避居江左、守着半壁江山的東晉王朝來說,傳國玺的這次意外回歸,還多了一層失而複得、洗刷前恥的意義和作用,因而被視為一件大事,算作一段佳話。

永嘉五年,匈奴漢國大将劉曜攻入洛陽,俘獲晉懷帝司馬熾。五年後他攻入長安,又将西晉最後一位皇帝愍帝司馬邺俘獲。當這對失國的叔侄被送至漢國都城平陽時,都受到了漢國皇帝劉聰的羞辱:在跟大臣們飲酒作樂時,他令司馬熾穿着青衣為他們斟酒;責令司馬邺坐着羊車,光着膀子,嘴裡銜着傳國玺向他投降;外出狩獵時,又讓司馬邺戎服執戟在前面為他開道。

經過漢國、前趙、後趙和冉魏的傳遞,曆經三十六年的颠沛流離,這傳國玺又回到了司馬氏的手中,令人唏噓不已!也就難怪東晉朝廷要為此專門舉行盛大的朝會,文武百官則紛紛向朝廷上表祝賀。

建康城太極殿内,皇帝寶座上面坐着一位年紀尚不滿十歲的少年,他是晉康帝司馬嶽與皇後褚蒜子所生的兒子司馬聃。他的身後設有一道白紗帷帳,裡面隐隐可見一位坐着的婦人。她是垂簾聽政的皇太後褚蒜子。

眼下,這對母子就是傳國玺的主人。

上節:冉闵之死

下節:褚蒜子,一個傳奇的女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