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作者:真实的历史故事

【题记:本文为长篇传记式历史小说《前秦风云》第一部「氐族少年」第十一章「化家为国」第十三节】

【导读】

◇上节内容回顾:魏国皇帝冉闵兵败被俘押至蓟城,胜利者燕国国君慕容俊对其进行羞辱。冉闵宁死不屈,慕容俊希望以和平方式夺取传国玺的盘算落空。冉闵在燕故都龙城被害。慕容俊称帝。

◆本节内容简介:作为传国玺的正宗传人,东晋君臣对其下落也极为关注。适逢困守邺城的冉魏大将军蒋干求援,因许昌之败而被降职的谢尚获得此物。当丢失数十年的传国玺物归原主时,建康城内一片喜庆。

★故事发生时间:352年八月。地点:建康城(今南京市)。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在冉闵被押赴龙城期间,燕国辅弼将军慕容评已率一万精骑兵临邺城。攻克冉魏的都城,并将那枚传国玉玺抢夺到手,是这位燕王叔父的两大任务。

中古时期发生在邺城的攻守战总是异常惨烈,这一次也没有例外。在城外据点全部丢失后,冉魏大将军蒋干和太子冉智紧闭城门,顽强坚守。此时,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光。石虎父子当年强征的数万民女,被用作“军粮”充饥,上演了一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山穷水尽之际,蒋干派人奉表去向东晋朝廷请降,又直接向离得最近的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尚求救。对传国玺魂牵梦绕的慕容俊放心不下,派殿中将军慕舆根、右司马皇甫真等率步骑二万前来增援,将邺城围成铁桶一般。

此时的黄河两岸,到处都是厮杀的战场。自寿春一晤,谢尚和姚襄结下交情。遵照会稽王司马昱和中军将军殷浩的指令,谢尚于六月间溯颍水北上,姚襄自谯城西来,联手向许昌发起了攻击。谢尚最先见到冉魏的使臣,他虽同意救援但自顾不暇,便让河南太守戴施进驻枋头,令其设法救援蒋干。

盘踞许昌的张遇也没有坐以待毙,他自知独木难支,于两个月前宣布归顺苻秦,立即获得了征东大将军、豫州牧的任命。秦君臣决定抓住这一东出的有利时机,由丞相、东海王苻雄和卫大将军、平昌王苻菁率步骑二万,出崤函道前来救援张遇。

许昌古称许,其得名与历史上的传说人物许由有关。相传尧帝曾打算让位给贤人许由,可是超脱尘俗的许由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为此洗耳颍水,以正视听。周武王将炎帝的后裔伯夷分封于此,史称许国,后为郑国所灭。战国时原许国故地被韩、魏瓜分,秦统一后在原韩国辖地设置颍川郡,以许国故地为许县。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东晋戴施获得“传国玺”路线示意图

这里是曹操当年发迹之处。公元196年,曹操将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接到许县,从此取得“以天子号令诸侯”的优势。曹丕称帝后饮水思源,认为“魏基昌于许”,便把许县更名许昌,并将其作为“五都”之一。

“天下当朝正许昌”,这是陈寿在《三国志•钟繇传》内写下的一句话。它说的是魏明帝曹叡曾因洛阳宫殿大修而到许昌暂住,弄得文武百官经常要在二都之间两头跑。这一记述并非只是笑谈,后人对许昌所处的位置,曾作出“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的评价。如此战略要地,大家都要来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尽管谢尚和姚襄相处甚好,兵力加在一起也占有优势,但在许昌西边的颖水诫桥,他们还是被苻雄、苻菁叔侄和张遇打得大败,死者多达一万五千人。谢尚哪里来哪里去,顺着颖水退归淮南。姚襄表现得很仗义,他抛弃自己的军需辎重,一直将谢尚护送至芍陂。谢尚很受感动,委托姚襄替他收拾留下来的烂摊子。

就在谢尚从许昌铩羽而归时,他的部属河南太守戴施在邺城方向,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东晋朝廷此前跟冉魏没有任何交往,谢尚在其垂亡之际愿意伸出援手,无非担心鲜卑人顺势南下、席卷中原。戴施由仓垣(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地带)前往枋头,在棘津遇上蒋干的使者。他直来直去,开出了救援邺城的价码:必须交出传国玺。随着冉魏气数将尽,传国玺的事情此时已闹得满城风雨,连鲜卑族的慕容俊都知晓此物的宝贵,饱读诗书的戴施岂会不识货?他此行也主要是冲着这个宝物而来。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河北临漳县及邺城遗址位置图

冉魏使者返回邺城禀报。正当蒋干尚在犹疑,戴施带着精心挑选的百余名勇士摸进了邺城。他一面布置手下人协防“三台”,一面劝说开导蒋干:“燕军已将这里团团围住,道路不通,玉玺无法送出;你不妨先把它交给我,天子获知传国玺已在我的手中,也就相信你的诚意,必然会派人携带粮草来救援!”蒋干清楚冉魏已无可救药,他自己又没有非分之念,这尊被奉为“天下所共传宝”的传国玺,眼前的价值对他来说还不如一口饱饭;他也晓知江左的皇帝极想得到此物,好摘去“白板天子”的帽子。于是,他将传国玺交给了戴施。戴施赶紧让人以搬救兵为名,先揣着传国玺前往枋头。

谢尚因诫桥之败刚刚被降号建威将军,得知这个消息,他如获至宝,赶紧派振武将军胡彬带兵前去迎接。

捱至八月,燕军在冉魏降将的里应外合下攻破邺城。戴施和蒋干通过悬索翻墙逃出,前往仓垣。冉闵的妻子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钟等,被俘之后也被送往蓟城。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等大臣,则选择了自杀。冉魏灭亡。

很快就有一个消息从蓟城传出来:魏国董皇后将传国玺奉献给了燕国,燕王慕容俊为此将她册封为奉玺君,魏太子冉智则被赐爵海宾侯。燕国君臣将假戏做得很逼真。

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八月的这一天,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只因建威将军、豫州刺史谢尚亲自护送传国玺来到建康,它才变得非同寻常。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东晋建威将军、豫州刺史谢尚

所谓传国玺,是一桩绵延数千年的公案。还有人将它跟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黏到一起,又为它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先说这传国玺。作为封建帝王的御用之宝,它肇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秦王嬴政实现大一统后,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并制作了皇帝印玺。对此,《晋书•舆服志》和《通典•礼》均作有记载:

乘舆六玺,秦制也。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汉遵秦不改。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对于“乘舆六玺”的不同功用,古人也作出了诠释:“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征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六玺”之外,那枚用蓝田玉制成,刻有“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八个字的“玉玺”,就是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传国玺。

虽然史书上面似乎交代清楚了,但这物件亲眼见过的人毕竟极少,而盯着它的人却众多,上下手传递时,又非和和气气、心甘情愿,所以很早以来关于它的来历和上面的玺文,就有不同的说法,弄得越来越复杂、愈来愈神秘。其中影响很大的一个说法是,它系用“和氏璧”制作而成。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连环画《卞和三献宝》

再说那和氏璧。关于这块璞玉的存在,也可谓言之凿凿。《韩非子》、《吕氏春秋》、《国语》等史籍里面都有记载,且内容基本一致。说的是春秋时有个名叫卞和的楚国人,他在山中寻得一块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工鉴别真伪,被告知这只是一块普通石头,他一气之下令人剁掉了卞和的左脚。楚武王继位,卞和再献此玉,又失去了右脚。直到楚文王即位,才确认这是一块宝玉。为了褒奖已经丢掉两只脚的卞和,楚文王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楚威王把和氏璧赠给了灭越国有功的相国昭阳,后来丢失。时人怀疑系张仪窃取,张仪为此去楚赴魏。赵惠文王时宦者令缪贤购得一玉,玉工说它就是和氏璧,于是赵王将其据为己有。秦昭王得知此事,竟提出愿以十五城交换此玉,于是便有了《史记》中记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占邯郸,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从此以后,信史中再无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和下落。由此看来,传国玺究竟是不是用和氏璧制成的,实难定论。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不管后来人是否欣赏他,对于其实现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功业,都不能不承认。虽然秦朝只是传递了始皇、二世两代,所谓传之万世的目标完全落空,但华夏九州应当大一统的理念,却在超越姓氏、家族和种族的范围后得以传承。将皇权系于一石,凸显天命、布政天下的做法,也为以后各王朝所遵循。尽管历史上围绕传国玺的争夺,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战争,死伤无数,兴衰无常,但它毕竟成了古代中国人对终极国家早有一个共同概念的佐证。这应该才是它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前秦风云:11、化家为国︳第十三节:传国玺传至建康时,百僚毕贺

晋愍帝司马邺画像

对于避居江左、守着半壁江山的东晋王朝来说,传国玺的这次意外回归,还多了一层失而复得、洗刷前耻的意义和作用,因而被视为一件大事,算作一段佳话。

永嘉五年,匈奴汉国大将刘曜攻入洛阳,俘获晋怀帝司马炽。五年后他攻入长安,又将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愍帝司马邺俘获。当这对失国的叔侄被送至汉国都城平阳时,都受到了汉国皇帝刘聪的羞辱:在跟大臣们饮酒作乐时,他令司马炽穿着青衣为他们斟酒;责令司马邺坐着羊车,光着膀子,嘴里衔着传国玺向他投降;外出狩猎时,又让司马邺戎服执戟在前面为他开道。

经过汉国、前赵、后赵和冉魏的传递,历经三十六年的颠沛流离,这传国玺又回到了司马氏的手中,令人唏嘘不已!也就难怪东晋朝廷要为此专门举行盛大的朝会,文武百官则纷纷向朝廷上表祝贺。

建康城太极殿内,皇帝宝座上面坐着一位年纪尚不满十岁的少年,他是晋康帝司马岳与皇后褚蒜子所生的儿子司马聃。他的身后设有一道白纱帷帐,里面隐隐可见一位坐着的妇人。她是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褚蒜子。

眼下,这对母子就是传国玺的主人。

上节:冉闵之死

下节:褚蒜子,一个传奇的女人

继续阅读